“保险+期货”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推出一批有特色的农产品期货和期权品种,探索出“保险+期货”助农支农扶农新模式,广大涉农主体积极利用期货等衍生工具稳经营,为保护农民种植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期货力量。

“保险+期货”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保险+期货”作为创新型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已连续7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覆盖多种农产品的产品谱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发挥“保险+期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防范农业风险和金融风险的积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保险+期货”这一金融支农创新模式发端于国家推行的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改革之初,目的是有效控制和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解决多重农业风险加剧的问题,保障农户的收益。其运行机制为,保险公司以期货市场提供的期货合约为标的,设计保险产品来确定保险理赔额,并利用期货市场工具转嫁保险赔付风险。

“保险+期货”试点参与主体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逐渐扩大服务范围和规模,创新和优化项目模式,进一步促使农业保险和期货成为服务“三农”的有效“帮手”。但是现阶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期货和现货价格偏离带来基差风险。第二,期货市场发展不完善,交易品种和容量有限。第三,参与机构过多导致违约风险过度累积。第四,跨行业融合创新加大监管难度。

近年来,期货、期权工具在我国玉米产业得到广泛应用。得益于创新模式多元化、参与主体普及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等,我国玉米产业获得了高质量发展。

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目前在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三省一区,利用玉米期货、期权工具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玉米种植、收购与销售环节表现突出,种粮农民保收入、玉米贸易商库存保值、玉米深加工企业降成本和拓展销售渠道等,都离不开玉米期货和期权市场。

近年来,为助力玉米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商所还提出产融培育基地概念,目前已与全国众多产业企业及金融机构合作成立产融培育基地,主要通过交易所“搭台”、农业等龙头企业“唱戏”形式,带动中小企业乃至玉米等全产业链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提升其高风险管理水平。

2022年大商所立足产业需求,持续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和质量,农业品期货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客户结构不断优化,风险管理功能继续改善,价格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保供稳价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在品种工具研发方面,今年大商所顺利上市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继续扎实推动乙醇、原木、干辣椒、茶籽等农产品期货上市研究,并做好其他储备品种的跟踪研究,形成了“上市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新品种研发梯度序列。

在优化现有品种方面,大商所持续优化豆油、玉米、生猪、鸡蛋、胶合板等品种合约规则和制度,进一步增强期货产品与产业需求适配性。通过缩短豆油仓单有效期,在保障出库质量满足交割买方品质要求的同时,提升了豆油交割库的使用效率。通过实行协议交收业务,大幅提升产业企业参与生猪期货交割的灵活性。通过在玉米、生猪等品种增加集团交割库进一步扩大交割服务范围,扩大可供交割资源。同时,玉米交割质量标准调整、鸡蛋优化车板交割检验方式和调整地点升贴水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在服务保供稳价方面,大连期货市场通过远期价格信号和套期保值功能,引导企业合理安排产能、提前锁定利润,帮助企业稳定经营。现货管理部门今年两次在新闻发布会中引用期货价格作为分析未来生猪价格的参考,表示期货市场反映出生猪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区间。此外,大商所克服疫情影响,纾解交割难题,平稳完成玉米期货2205合约121万吨大规模交割,以期现有效对接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以国内外“期货农业”经营模式成功范例为佐证,国外用期货为农民服务的成功范例是美国,如美国政府将玉米生产与玉米期货期交易联系起来,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维持玉米的价格水平,替代政府的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玉米期货市场,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玉米定价中心。

郑商所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期货市场先行者、实体经济服务者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商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实体经济的需要出发,不断丰富品种、创新服务、完善监管,矢志于“让实体看见方向、助经济稳健运行”。

一方面,郑商所不断丰富品种工具,拓展服务广度、深度。产品工具是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增加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商所先后上市玻璃、菜籽粕等15个期货品种以及白糖、PTA等8个期权工具。其中,包括全球首个鲜果期货苹果期货、国内首个干果期货红枣期货、我国特有油料期货花生期货,这些农产品期货是郑商所精准服务“三农”发展的探索;而上市PTA、玻璃、纯碱、短纤等中间产品期货(期权),也是郑商所在中国特色期货产品方面的创新。

除丰富品种工具之外,郑商所还率先发布了基于自身上市农产品期货价格编制的易盛农期指数,率先上线了提供仓单交易、基差贸易等服务的场外综合业务平台,推动国内首批商品期货ETF挂牌上市,这些填补了场外业务、商品指数工具等市场空白,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

THE END
1.保险行业深度报告:低利率系列报告之二:寿险公司应对低利率挑战的海外经...死差益更高的第三领域保险产品(健康保险/医疗保险)成为日本寿险业增长的主动力,业务占比由1995 年的12%攀升至2020 年的38%。1999-2002 年,在利差继续亏损,且利差损对三差的贡献高达负60%以上的情况下,日本寿险业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死差益和费差益。3)投资端:通过大量配置海外资产对抗国内低利率。https://stock.finance.sina.com.cn/stock/go.php/vReport_Show/kind/lastest/rptid/772733844663/index.phtml
2.2024《“保险+期货”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李华(2015)指出,期货相当于农业产品价格风险的二重保险,这是由于期货特有的套期保值功能可对于保险公司本应该直接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担。乔林生(2016)将“保险+期货模式与直接在期货市场交易机制做对比,得出这一模式在控制农产品价格风险方面更加具优势。张秀青等(2015)采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分别分析国内情况和国外情况进行...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809/5204133304011304.shtm
1.“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国际比较与发展探析摘要: 农业保险创新模式中的“保险 + 期货”模式是中国独有的,该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农业保险具有更准确的风险定价和管理能力,提供市场价格风险保护,综合管理农业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农产品“保险 + 期货”项目已经进入稳步扩大的阶段,模式逐渐完善,尽管该模式在农业风险管理...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71189
2.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首先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接着初步界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险、农产品收入保险、农产品“保险+期货”(包括“价格保险+期货”与“收入保险+期货”)、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及价格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而给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首先分别梳理...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413944.html
3.保险+期货的模式是什么?即保险公司和投保该产品的农户都利用期货市场所具备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两项基本功能来进行自身风险的...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11-233420
4.推广“保险+期货”场外期权产品至关重要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外针对“保险+期货”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应用实践也已经非常成熟。相比而言,国内目前的研究和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表明,“保险+期货”的业务模式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面对价格波动、风险管理和产业优化的必然选择。 http://money.sohu.com/20161107/n472456679.shtml
5.聚焦两会期货提案!发展碳期货金融产品,探索“保险+期货”金融创新...财联社3月8讯(编辑 陈侃迪)近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会议上有关期货市场的提案引发众多业内人士关注,“两会期间”部分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期货行业各方面提出的建议也一度成为焦点。 财联社整理相关内容显示,提案涉及到探索“保险+期货”等金融创新、增强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加强央企国企积极参与大宗商品现...https://m.cls.cn/detail/1287772
6.农业市场风险范文12篇(全文)2004年, 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在全国试点推广, 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因为存在经营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导致该项政策大范围推广存在难度。三是推行农产品期货。从国外经验看, 农产品期货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有效手段, 对于管理农业风险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过多年发展, 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jcfbxcc.html
7.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全力护航现代特色农业后续,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林企沟通拜访力度,持续完善保险方案,为青岛特色林企保驾护航。 五、创新“保险+期货”运作模式 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以三大商品交易所平台为依托,加强三大期货交易所互动拜访,开展“保险+期货”试点,拓宽农业市场风险管理渠道。运用金融保险工具,通过资本...https://finance.qingdaonews.com/content/2023-09/20/content_23492398.htm
8.投资组合保险(精选十篇)投资组合保险利用期权、期货或模拟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和转嫁风险,充分体现了组合复制、风险动态对冲和无套利均衡等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1981年由M.Rubinstein和H.Leland(1981)提出。1987年10月27日(黑色星期一)股灾发生之前,投资组合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避股市风险以及在套期保值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对Merto...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70zo1q.html
9.风险理财措施2023年注会战略预习知识点(2)应急资本是一个综合运用保险和资本市场技术设计和定价的产品。与保险不同,应急资本不涉及风险的转移,是企业风险补偿策略的一种方式。 (3)应急资本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的融资选择权,公司可以不使用这个权利。 (4)应急资本可以提供经营持续性的保证。 https://www.dongao.com/zckjs/gsz/202212154054811.shtml
10.专家视点“保险+期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把期货价格作为保险产品的目标价格和理赔价格依据;二是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把期货作为农民投保的作物价格下跌风险分散的工具。 2014年国家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实行价补分离,这是我国在农产品价格改革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https://www.cirs.tsinghua.edu.cn/zjsdnew/20200624/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