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龚明华: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龚明华「中国保险学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农业强国具有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共同特征。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的基本国情农情,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可谓任重而道远。保险作为分散、转移和管理农业风险的市场化金融工具,作为政府农业支持政策的有效载体,在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着“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

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国内外实践

发展农业保险并对农业保险提供财政补贴和再保险支持,是世界农业强国在世贸组织“绿箱”政策框架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风险、提升农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农业保险采用公私合作模式,商业保险公司承保,政府提供保费补贴和再保险支持,联邦农作物公司与商业再保险公司共同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其农业保险补贴品种达130种之多。加拿大采用政府经营模式,公营部门经营农业保险,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共同管理农业保险和发放补贴,还分别设立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再保险基金,开展农业保险再保险业务。日本由设在市町村的农业共济组合向农户提供农业保险服务,政府给予保费和经营费用补贴,合作性质的都道府县农业共济组合及中央政府合作提供农业保险再保险支持。

我国是全球农业保险第一大国。保险机构在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助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保险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保险机构开展农机设备保险服务,推广农业传感器、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应用,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发展。开发农村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险,为农业科技公司农机研发提供风险保障。推出一揽子综合险服务,为农机大棚等农业生产设施和设备提供保险服务。提供“保险+信贷”的保单质押融资服务,为农业科技装备升级提供融资支持,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是保险培育农业经营体系。保险机构提供财政补贴基本险、商业险和附加险等多种产品,创新收入保险、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广“保险+订单农业”模式,联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各主体,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稳步发展。提供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缓释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违约风险,保障土地流转交易正常进行。

五是保险提升农业竞争力。保险机构构建多层次、多种类的保险产品体系,加强农业风险减量管理,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发挥融资增信功能,降低农业生产要素成本,推动形成农产品价格优势。提供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保险,助力发展高产值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向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一揽子保险产品和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服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优化风险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拓展农业保险覆盖深度。根据农业强国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将政策基本险与商业险和附加险有机组合,把风险保障范围拓展至农业全产业链,覆盖研发、生产、加工、储运、品牌、消费、服务各环节,提供农业全产业链风险保障,实现由“小农险”向“大农险”的根本转变。活用“农业保险+期货+信贷+担保”等双边或多边融合机制,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乡村特色品牌。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主体多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伴生风险复杂,风险保障需求多样。应契合新型主体特点,开发“多险合一”的全链条保险以及农业生产托管全流程一揽子保险,厘定新型主体保险产品的分阶段赔付系数和免赔比例,提高其整体风险保障水平。可借鉴美国设立基本单元、可选单元、企业单元和全农场单元四类保险单元的做法,创新多层次保险产品,提升服务灵活性,满足新型主体对产量风险、价格风险、收入风险保障的多元化需求。

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面临的挑战

二是农业保险服务有待完善。保险覆盖率不高,尚有约73.7%的农业保险标的未被纳入保险保障范围。风险保障水平偏低,赔付金额只相当于实际损失的三分之一左右。产品多属成本类保险,需向保产量、保价格和保收入产品转型。产品定价基本沿用“一省一费”的粗放模式,存在基差风险,难以做到与实际承担风险的合理匹配。承包、理赔及经营各环节都存在成本偏高问题,影响农业保险整体效益。存在“补贴式”平均理赔现象,实际赔付概率高,亩均赔付金额低。

三是财税政策支持和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对农业保险的财税政策支持范围和力度还不能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需要。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只限于补贴三大粮食作物、特色农产品等部分险种的保费。财政补贴资金的结算效率有待提高。尚未联通中央、省、市、县等不同层级,以及同一层级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急需建设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保险共享数据库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业保险区划工作仍需大力推进。

四是巨灾风险分散转化困难。农业风险具有系统性和传染性,其赔付率变异系数约是普通财险的10倍。由于地域辽阔、环境复杂、气候多变,我国是全球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保险由单纯服务生产环节向服务农业产业链的转变,更会加剧系统性风险的集聚、传递和扩散。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亟待健全。保险机构计提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有限。国内外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不稳定,对价格保险、地方特色保险等承保意愿不强。巨灾风险基金还未设立,巨灾风险兜底机制缺失。

保险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的对策

优化农业保险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空间,将农业直接补贴转变为农业保险补贴。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力度,按照东中西部、产粮区和非产粮区划分实行差异化补贴,参照国际惯例同时实行农业保险保费以及管理费和再保险补贴。增加保费补贴品种,将渔业保险、地方特色农作物保险、特色养殖产品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构建完整的“大宗农产品+地方优势特色品种”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体系。在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背景下,增加中央财政在政府补贴中所占比例,降低或取消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级财政补贴比例。对于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由省级财政与承保机构据实结算。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运营保障体系。推进农业保险领域立法工作,完善农业保险组织管理和制度体系,加强农业保险领域重要政策沟通协调。实施涵盖灾害分析、保险业务分析、分区定价方案、防范对策分析等内容的农业保险区划,把握农业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厘定不同风险区域的费率,并为对不同险种、不同经营主体和不同保障水平实行差异化财政补贴创造条件。采集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区、各市场主体的农作物、产量、损失、气象、土壤、土地确权数据、流转数据、遥感和管理等农业保险数据和信息,统一数据标准,建立可共享的行业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有效破解信息分割和数据壁垒难题。

完善农业保险直保和再保险体系。推进物化成本保险向完全成本、产值保险、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转化,建立健全农业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围绕服务农业产业链,将保险保障范围从生产环节延伸至加工、流通、存储和销售各环节。适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提供一揽子综合性农业保险服务。积极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实现直保公司巨灾风险准备金、农业保险再保险、政府巨灾风险基金有机衔接。允许保险机构税前足额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中央和省级政府分别按当年农业增加值的一定比例提取并建立巨灾风险基金,中央政府承担最终兜底责任。当再保险不足以弥补直保公司赔付损失时,可逐级启用巨灾风险基金补偿损失。

推进金融科技与农业保险融合发展。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保险机构综合业务平台。在产品设计方面,有效利用大数据、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开发新产品。在种植业保险承保和理赔方面,应用遥感卫星、无人机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获取地块边界信息,区别作物类型,监测作物长势,模拟实时产量,评估受灾损失。在养殖业保险承保和理赔方面,运用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技术,识别标的个性特征,提高承保理赔效率和精准度。在防灾减损方面,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实施森林火灾监控和有害生物防治。■

THE END
1.什么是黄金期货黄金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它允许投资者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以预定价格买入或卖出黄金。与实物黄金不同,黄金期货是一种纸上交易,投资者通过交易所进行买卖。黄金期货的交易是基于标准化合约进行的,合约规定了交易的数量、交割日期和交割地点等细节。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多头合约来获得黄金价格上涨的收益,或者通过卖出空头合...https://www.xyz.cn/toptag/huaxiarenshoubaojianhui-19458.html
2.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6月24日,黑龙江证监局联合我市金融服务局共同举办“服务实体经济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保险+期货’”培训会议,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层次,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范围,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收。黑龙江证监局机构处二级调研员王哲、我市副市长崔立东出席会议。 崔立东指出,“保险+期货”是农户提高收入...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1/06/25/058669026.shtml
1.国内外保险投资市场的对比分析保险类理财财经1. 投资产品:国内保险投资市场以债券、股票为主,而国外市场则更为多元化,涉及私募股权、对冲基金、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这表明国外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更为灵活,能够更好地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2. 投资策略:国内保险公司多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注重风险控制。而国外保险公司则更加注重长期价值投资和多元化配置,通过...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1724.html
2.美股前瞻三大股指期货齐涨市场迎来重磅一周1. 11月4日(周一)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12%,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21%,纳指期货涨0.18%。 2. 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涨0.0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63%,法国CAC40指数涨0.27%,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0.21%。 3. 截至发稿,WTI原油涨3.05%,报71.6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2.86%,报75.19美...https://finance.jrj.com.cn/2024/11/04195344915550.shtml
3.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财产保险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研究和预测2024第二章:分析全球市场及中国生产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财产保险主要生产商的竞争态势,包括2023年和2024年的产量 、产值(万元)、市场份额及各厂商产品价格。同时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以及国外先进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SWOT分析。 第三章: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全球主要地区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财产保险产量 、产值(万元)、增长率...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000537.html
4.如何从地域角度探讨美黄金期货的趋势特点?这些特点对投资者有哪些...在金融市场中,美黄金期货的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域因素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从地域角度来看,美国本土的经济状况对美黄金期货趋势有着直接且关键的作用。当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就业数据良好,通货膨胀处于温和可控水平时,美元往往走强,这可能会对美黄金期货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制。反之,若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https://gold.hexun.com/2024-11-10/215456954.html
5.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首先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接着初步界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险、农产品收入保险、农产品“保险+期货”(包括“价格保险+期货”与“收入保险+期货”)、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及价格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而给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首先分别梳理...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413944.html
6.保险+期货的模式是什么?即保险公司和投保该产品的农户都利用期货市场所具备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两项基本功能来进行自身风险的...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11-233420
7.“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国际比较与发展探析摘要: 农业保险创新模式中的“保险 + 期货”模式是中国独有的,该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农业保险具有更准确的风险定价和管理能力,提供市场价格风险保护,综合管理农业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农产品“保险 + 期货”项目已经进入稳步扩大的阶段,模式逐渐完善,尽管该模式在农业风险管理...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71189
8.推广“保险+期货”场外期权产品至关重要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外针对“保险+期货”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应用实践也已经非常成熟。相比而言,国内目前的研究和探索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表明,“保险+期货”的业务模式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面对价格波动、风险管理和产业优化的必然选择。 http://money.sohu.com/20161107/n472456679.shtml
9.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全力护航现代特色农业后续,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林企沟通拜访力度,持续完善保险方案,为青岛特色林企保驾护航。 五、创新“保险+期货”运作模式 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分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以三大商品交易所平台为依托,加强三大期货交易所互动拜访,开展“保险+期货”试点,拓宽农业市场风险管理渠道。运用金融保险工具,通过资本...https://finance.qingdaonews.com/content/2023-09/20/content_23492398.htm
10.专家视点“保险+期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把期货价格作为保险产品的目标价格和理赔价格依据;二是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把期货作为农民投保的作物价格下跌风险分散的工具。 2014年国家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实行价补分离,这是我国在农产品价格改革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https://www.cirs.tsinghua.edu.cn/zjsdnew/20200624/3193.html
11.风险理财措施2023年注会战略预习知识点(2)应急资本是一个综合运用保险和资本市场技术设计和定价的产品。与保险不同,应急资本不涉及风险的转移,是企业风险补偿策略的一种方式。 (3)应急资本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的融资选择权,公司可以不使用这个权利。 (4)应急资本可以提供经营持续性的保证。 https://www.dongao.com/zckjs/gsz/2022121540548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