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险按照医院报销范围和保障责任的全面性,从低到高,分别有医保、单位团体补充医疗险、城市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高端医疗险。此外还有针对防癌、特定药品、孕产、牙科等专项医疗险。
1、基本医保,小病报销,只保基本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特点是保基本广覆盖,可以保既往症,在医保目录清单内的药品、医疗设施等100%报销,或按一定比例报销。
医保目录外的,需要自己掏钱购买。实际当中,医保目录内药品只占总药品的2%左右。各地医保政策不同,医保报销有一定起付线和封顶线。在公立医院普通部看病才能报销,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私立医院不能报销。
2、城市惠民保,低配版的百万医疗险
由各地政府背书,由商业保险公司设计的普惠性质的医疗险。它的特点是必须要有当地社保才能购买,无社保人员不能购买。只能到公立医院普通部看病报销,免赔额,也就是起付线比较高,报销比例比百万医疗险低。
以北京普惠保2024为例,它的医保目录内个人起付线是大病标准起付线金额30404元,一般的疾病很难达到理赔标准,非特定既往症报销比例为80%,剩余20%要自己支付。
特药责任方面,这部分主要是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一般一个疗程一两万甚至更高,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其中健康人群报销比例60%,也就是剩下40%要自己出钱。假设长期服务抗癌特效药费用30万,那么有12万需要自己掏。而在百万医疗险里面,这类是100%报销的。所以,我把惠民保叫作低配版的百万医疗险。
惠民保,它最大的好处,只要有当地社保,上至90岁老人下至0岁儿童,都可以投保,有既往症也能有一定报销。如果是百万医疗险许多50岁以上购买,保费贵是一方面,许多会因为身体状况被拒保。
3、百万医疗险:入门级商业医疗险
同样只能在公立医院普通部看病报销,其他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私立医院不能报销。它比惠民保好的地方在于免赔额只有1万,有的医疗险产品会有无理赔优惠,如果前几年无理赔,免赔额还会下降。
报销比例,以社保身份投保和看病,100%报销,投保时以有社保身份投,但看病以无社保身份看病,只能保险60%,专业词叫医保罚则。
百万医疗险的保费和城市惠民保的保费,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在报销上要比惠民保好得多。
在百万医疗险里,我优先会给我的客户推荐保障续保20年的长期医疗险,如果身体情况不允许,就为对方推荐一款无健康告知的医疗险。
4、中端医疗险,有一定特权的医疗险
如果说以上前3个只是解决有钱看病的问题,那么中端医疗险和后面的高端医疗险,则是在解决有钱看病的基础上,享受一定的医疗“特权”。
中端医疗险不受医保身份限制,看病报销范围,从公立医院普通部,拓展到了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甚至某些指定的私立医院。而且除了住院报销外,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免赔额可以为0。
一句话,有了中端医疗险和后面的高端医疗险,除掉自己设置的免赔额外,基本上看病花了多少钱,就报销多少钱。当然,必须是合理且必需的疾病治疗花费,不包括康复方面的花销。
所以,对于收入不错的人来说,最低配置一份中端医疗险,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就医体验,不用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
中端医疗险当中,平安健康、安盛天平、MSH、复星联合,它们的中端医疗险都非常不错。这也是我做保险经纪人的好处,可以帮助客户挑选适合他的产品,而不是向他推销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5、高端医疗险,可实现医疗自由,拥有看病特权
首先从医疗报销范围上,公立医院门诊、公立医院普通部、公立医院特需部或国际部、私立医院,还有港澳台、日韩、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各大医院,根据产品责任,都可以到那里看病报销。
在报销比例上,高端医疗险除非特别说明,包括院外药、癌症特效药,绝大多数治疗和药品都是100%比例报销。
我认为高端医疗险比其他医疗险最优越的一点是,它拥有自己的医疗服务网络,特别其中的直付医疗网络。下图是MSH万欣和的服务网络,在中国各城市和全球各国家,它都有自己的合作医疗医院。
高端医疗险方面,MSH、安盛天平、招商信诺、美亚、京东安联,他们都有不错的产品。
6、专项医疗险,适用于个性化需求的保险
医保、普惠保、百万医疗险、中端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这五类医疗险,在看病过程中不管是哪类疾病,只要符合保单合同条款就可以报销。
除了这种面向所有疾病的医疗险,还有针对性某些特定场景的专项医疗险。这类保险有:防癌险、特定药品保险、门急诊保险、重大疾病住院津贴收入保障保险、乳腺癌术后防复发保险、孕中险、齿科保险、眼科保险、留学生保险、海外医疗保险、试管婴儿保险、听力损失保险。
其中,防癌险主要转嫁的是治疗癌症的医疗费用损失。我们都知道,除了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早期癌症,许多癌症治疗,一是用药贵,二是治疗周期长,总体下来花费非常高,而有了这类防癌险,就可以减少这方面的医药开支。
防癌险适用两类人群:
1.适合体况复杂,因为身体小毛病较多、商业医疗险拒保或者除外保障责任非常多的人群购买。
2.年龄50岁以上,觉得购买医疗险保费贵,那么可以替换成防癌险,只预防患癌所导致的超大额医疗花销。
特定药品险是治疗癌症药物的专项医疗险,在这个保险当中有一个治疗癌症的药物清单,一旦治癌症当中用到其中的药品,就可以报销。
特定药品险经常和百万医疗险搭配一起使用,因为以有医保身份投保的百万医疗险当中,绝大多数治疗癌症的药医保是不能报销的,在百万医疗险当中,只能保险60%的比例,剩余40%要自费。
孕中险,主要是怀孕期间为了防止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婴幼儿住院导致的大额医疗花销的专项保险。我在《35岁以上高龄孕妈,如何应对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风险?》里面详细介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
1.不孕或不育患者,如排卵障碍、输卵管缺陷、输卵管阻塞导致精子、卵子无法结合,以及内分泌失调导致不孕,甚至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性不孕症等疾病,男方精液夫妻双方染色体异常;
2.携带基因遗传病,习惯性流产者;
3.高龄人群,35岁以上通过自然怀孕受孕不成功的人群。
齿科保险和眼科保险,就是专门针对看牙和看眼睛的保险,可以在看病前购买,有专门的合作医疗机构,到这些机构看就可以报销。
乳腺癌术后防复发保险,主要是防范乳腺癌手术术后复发继续治疗导致的医疗费用损失,当复发后,这类保险可以给予报销。
7、小结
好了,以上就是不同类型的医疗险,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保障责任和看病报销范围,以及配套或多或少的医疗服务。
特别是医疗服务,比如专家预约、快速住院、陪诊服务、二诊诊疗、出院协助等等医保、惠民保、百万医疗险和专项医疗险,都没有这些服务,仅仅解决大额医疗花费问题。中端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在解决看病大额花费问题的同时,还配套有体验非常好的医疗服务,让看病这个让人不愉快、难受的经验,变得舒心、放心。
建议大家自己购买互联网医疗险的时候,一定要找找自己以前的体检报告、病历,然后根据健康问卷如实告知。如果拿不准的话,也可以找我为你解读体检报告和协助投保做好健康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