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助餐医疗养老金居家养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提高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供给,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持续推进其高质量发展。

发挥金融机构作用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养老金融机构专业化发展,商业养老金融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商业保险年金目前已积累养老金规模超过6万亿元,覆盖近1亿人;养老理财产品自2021年试点至今,11家理财公司在10个试点城市发行了51个产品,认购投资者约47万人,规模超过1000亿元;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自2022年启动至今,存款人数约20万人,余额接近400亿元;商业养老金自2023年试点以来,已累计开户超过59万个;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3年由试点转为常态化经营,截至2023年末,保单件数约74万件,积累养老准备金规模超过106亿元。

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金融机构在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维护资金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董事长王军辉表示,专业的养老金管理机构在个人养老金积累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大家做好两件事:一是“算好账”,通过退休收入支出测算、场景化养老需求分析、养老规划系统等帮助个人明确养老储备目标、制定养老规划和提供一揽子养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二是“管好钱”,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拥有丰富的管理长期资金的经验,投资理念与养老金投资高度一致,有实现稳定投资收益的一整套管理机制和投资方法论,有适配的投资策略和产品。

我国目前养老金3个支柱(包括战略储备基金)的市场投资总额合计9万多亿元,潜在规模大。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养老基金投向养老产业的政策优惠力度,以“养老钱”养“养老业”,把银发经济做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银发经济既是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也是年轻人为老年期做准备的经济。因此,老龄社会条件下的金融范畴应该更宽,包括生育金融、就业金融、健康金融、养老金融、照护金融等。

保险机构也在加快布局养老和健康产业。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总经理尹兆君介绍,目前,中国太平建立的医康养生态联盟成员已达26家,“自建+合作”养老社区达50家,自建自营养老床位突破1万张。同时,企业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逐步完善线上和线下适老化服务。

王军辉表示,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特点,能够很好契合养老产业的投资需要。同时,保险机构通过健康险、长期护理险等为老年人进行健康风险转移,持续拓展可承保人群,将保险产品与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供给有效对接,打造“产品—服务—支付”的闭环。(经济日报记者杨然)

探索市场运营机制

以政策为引导,发挥市场化运营力量,是青岛市养老服务的创新举措。目前,青岛已建成养老机构、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养老服务站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说,他们选了53家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投入青岛养老市场,撬动了3亿元社会资本,带动8000余人就业。目前,青岛已建成养老机构289家、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42家、社区(村)养老服务站813家。

位于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的万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投资运营。这个建筑面积1246平方米的养老服务中心设有长者托养中心、失能失智长者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智慧中心、助老餐厅等功能区,同时可以辐射周边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为附近的老年人提供助医、助餐、助洁等“六助”养老服务。

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总裁李欣南介绍,他们中心配备了包括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和后勤人员等在内的服务团队,并且安排了3辆服务快车,为周边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服务。

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促进了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市北区福山养老机构的颐养居家智慧养老业务系统,目前有1.2万多名老人使用,老人随时可以通过视频通话联系客服,完成专家门诊远程医疗,预约医疗康复、日常护理、打扫卫生、理发助浴等上门服务。

市北区民政局副局长郝曦表示,智慧养老提升了服务响应速度,能为老人提供更便捷、更放心的居家养老服务。

针对99%的老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实际,青岛还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建设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市北区目前已开办助老食堂87处,除了可以到食堂就餐外,各助老食堂还推出了线上订餐系统和代订餐系统;李沧区引入绿君源、咱家厨房等专业餐饮企业,精心打造助老食堂,目前已运营82处助餐点,签约老年人7100余人次,基本形成了“15分钟助餐服务圈”。

李沧区民政局副局长丛中笑说,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要始终把老年人福祉记挂在心,用一餐饭的温度,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据悉,通过建立政府政策扶持下的市场化运营机制,青岛市目前已建成运营1232处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13.5万老人享受到了每人每顿午饭3元的市级助餐补贴,共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助餐服务365万人次。(经济日报记者刘成)

构建智慧服务体系

近年来,合肥市打造“1+4+N”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即1个养老大数据平台,居家、社区、机构、康养4大监管体系,机构养老、社区活动、居家照护、助餐、助行、助医、心理咨询、文化娱乐等N项服务,全面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政府、机构、社区、社会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老年人提供便民化、智慧化服务。过去一年,合肥市1家企业、4个乡镇(街道)、2个县区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

今年86岁的陆业见是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的一名独居老人。2023年6月份,陆业见在家中突感身体不适,迅速按下了床边的紧急呼叫设备,平台工作人员在系统上看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联系其亲属并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将老人送至医院就诊。

陆业见使用的平台是包河区以义城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依托,第三方构建的智能化管理及服务体系。2023年6月份,义城街道在辖区范围内为符合条件且自愿参与的35名独居老年人安装红外监测仪、紧急呼叫一键报警以及毫米波雷达健康检测仪,为独居老人提供全天候的智慧安全守护。自启动以来,累计接收到有效异常数据警报约300条,有效主动呼叫2条。通过线上关爱,结合线下走访、社区主题活动等,有效提高了该群体的幸福感。

庐阳区双岗街道高河埂社区与当地快餐店携手推出了老年助餐服务。马福友是社区居民,随着年龄增高,他和老伴腿脚不大利索,而子女们又忙于工作,难以分身照料饮食起居。马福友说,这里的饭菜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让人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助餐点还提供刷脸支付,极大方便了老年人。

庐阳区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打造15分钟老年人助餐服务圈,建设智慧助餐服务系统,持续推进助餐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打造“就近吃、便宜吃、安心吃、开心吃”为民服务品牌。2023年,庐阳区新增22个老年食堂和助餐点,全区现有老年食堂(助餐点)90家,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

为促进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合肥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地方立法,公布实施《关于加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决定》,建设老年食堂(助餐点)1116个,统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形成“三个一体化”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此外,合肥还打造了智慧养老产业集群,积极支持中国康养集团、国药创服等一批央企及省属、市属国企在合肥布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服务。(经济日报记者梁睿)

THE END
1.2024年老年经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三、老年人消费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8 四、老年产业呼唤多业态服务 产 第四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 业 一、中国老龄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调 二、中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研 三、中国老龄化对经济的持久性影响 网 四、中国老龄化影响的两种观点 w 五、中国老龄化的潜在风险分析 w 第五节 中国老...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02/LaoNianJingJiWeiLaiFaZhanQuShiYuCe.html
2.远离金融消费风险护航老年幸福生活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刘宁宁 记者 赵修彬)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金融消费者素养和风险意识,11月1日,农发行黑龙江建三江支行开展了以“远离金融消费风险 护航老年幸福生活”为主题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该行充分利用营业场地,播放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非法金融等宣传视频,并在网点设置专柜负责答疑解惑,营造浓厚的金融消费知识宣...http://www.cbimc.cn/content/2024-11/06/content_533467.html
3.头条文章4.5.4.3 不保高风险运动 4.5.5 不同年龄段的意外险选择总结 4.6 儿童保险 4.7 老人保险 5. 购买渠道 5.1 深蓝保 5.2 支付宝 5.3 小米金融 5.4 其他 6 总结 1. 几个你可能会有的疑问 1.1 保险不敢买小公司,怕倒闭 这个我一开始也是害怕的,因为完全不懂。国内目前在网上比较厉害的两位大牛,深蓝保和知乎的...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34621490842811
1.报告:应逐步构建涵盖风险保障与储蓄功能的多层次中老年保险保障体系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3月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中国中老年人风险保障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提出完善我国中老年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商业保险市场发展,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建议。 在健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报告》建议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风险保障与储蓄功能的多层次...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2403-5206937.htm
2.报告:养老焦虑开始呈年轻化趋势,未来线上购险有望反超线下《报告》指出,传统保司线下网点/代理人渠道仍是当前购险首选,但相较于2022年,2023年各年龄段消费者的线上购险率普遍提高,线下购险率均有降低。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城市等级越高,越倾向于在线上渠道购买保险。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对线上的偏好度显著提升,51岁至60岁的老年人受访者线上购险率,由...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37033
3.关于老年消费者防范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君康人寿官网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君康人寿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在面对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宣传时,务必保持警惕,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常见的四种诈骗手段 骗局1:“代理退保”骗局 犯罪分子利用不法手段获得的保单信息联系老年人,通过诋毁保险产品、承诺更高收益等手段,鼓动老年消费者退保并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待...https://www.jklife.com/views/cafri/1885.html
4.关于中老年群体保险消费的风险提示近年来,陕西银保监局在日常消费投诉处理中发现,中老年群体参与保险消费活动日益频繁。但是,由于部分中老年人金融知识较为缺乏、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引发了一些金融纠纷,甚至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的案例。在此,陕西银保监局温馨提醒广大中老年保险消费者: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配置保险产品,保险消费切勿轻信一面之词,应...https://www.minshenglife.com/mobile/articleview/3016
5.风险提示老年人须警惕五大消费“陷阱”银行和保险公司应当严格遵守上述规定。老年人在理财时要树立风险意识,注意甄别银行存款和保险产品。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三思而后行”,充分了解理财产品的性质、收益率、风险等级等信息,警惕任何所谓“高收益”理财信息。 康复辅助产品质量低劣 案例:2022年6月,消费者陈先生向中国消费者协会来电反映,称其在某网络平台...https://credit.hanzhong.gov.cn/wcm/content/detail/20221124145214_100859.html
6.2022年保险行业专题研究主力消费群体降险及储蓄型产品专题...消费群体已逐渐构筑 “责任-价格-核保”三角需求模式。在经历了“买人情”、“买专业”后,消费者逐渐过渡到 当前“买产品”阶段。从“要不要买保险”变成“需要买什么保险”,消费者已经逐渐进入主动购买保险的阶段 并建立起“价格-责任-核保”的三角需求模式,即在符合自身能力的预算下,能够顺利通过保险的风险管理属...https://m.vzkoo.com/read/2022071903416be9aa9d9da7e1267556.html
7.广东省保险消费调研显示:疫情大幅提升消费者风险意识此轮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业带来深刻影响,一方面寿险新单业务下降、营销队伍发展受阻、相关业务受到冲击;另一方面,疫情推动了健康险的发展及新险种的开发、线上业务的发展,为保险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疫情影响之下,公众保险意识、保险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当下的保险业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保险业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保...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8/05/c3856545.html
8.关于老年人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转自银保监会网站)近期,监管部门接到保险消费者反映保险销售人员涉嫌欺骗老年人购买保险的投诉。为使广大保险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示您: 一、购买保险是一项民事法律行为。老年人在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保险条款内容和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对保险销售人员的表述存在疑虑,可以致电保险公司的统一客服热线进行咨询,切忌不明不白买...https://www.cntaiping.com/service/73053.html
9.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中邮保险与您共同防范非法集资风险为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和银保监会《关于开展2020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0〕595号)工作部署,进一步落实保险机构的主体责任,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中邮保险制作了“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专题,帮助保险消费者增强非法集资风险识别和...https://www.chinapost-life.com/bcp/bcp5/202205/t20220509_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