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保险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表示,保险业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发展银发经济大局,找准定位,加强产品供给能力,构建中老年人服务网络,探索“保险+养老”之路,持续推动中老年人保障及服务事业发展。
瑞再寿险与健康险再保险首席核保官杜竹麟(JulienDescombes)表示,保险业需要以长期视角规划中老年人保险业务,在数据积累、科技应用、资源投入、人才储备等方面进行战略性部署。保险公司需持续加强核心承保与定价能力,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动中老年保险产品与业务创新,同时注重增强健康服务能力,共同促进中老年保险业务发展,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
《报告》系统梳理了中老年商业人身险供给侧发展状况。截至2022年底,在保障型人身险产品中,45岁及以上的被保险人风险保额占全年龄段的比例不足30%,其中针对中老年人高发风险的寿险和疾病险占比均为20%左右。中老年群体有效保单数量占全年龄段总量的比例约30%,其中寿险和疾病险占比分别为22%和26%。考虑到45岁及以上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例已达43%,且该群体面临的疾病、医疗、失能等风险发生概率将随着年龄增长而成倍上升,目前中老年群体保障程度显著偏低。
《报告》提出,完善中老年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商保市场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建议:
在健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风险保障与储蓄功能的多层次中老年保险保障体系,推动商保与社保形成有效衔接,使不同类型的保险形成相互补充、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保险业发展方面,目前市场上针对中老年群体的保障型产品总体有限。保险公司应积极创新,持续增加中老年人专属人身险产品供给。未来的产品创新可集中在三大方向:一是将风险保障与储蓄需求相结合的保险产品,二是具有适老化服务属性的保险产品,三是针对特定风险或特定群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此外,要注重增强中老年保险产品服务能力,深化保险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保险价值,并拓宽分销渠道,增强保险业务的可触达性。(记者房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