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来,多家银行集体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一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利率纷纷下调25到30个基点不等。可以说,下调存款利率已是大势所趋。这无论是对于银行本身,还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都是重磅利好。银行可能已经见到了未来几年息差的低点。而存款利率的下调有利于引导资金进入到了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
这类利率加点上限受到约束
据央行官网,2015年10月24日发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表显示,1天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为0.80%、1.3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官网发现,目前六大行1天和7天两个期限的通知存款挂牌利率均分别为0.45%、1.00%,协定存款利率为0.90%,而活期存款利率为0.25%。
不过,某大行App显示,5月10日,该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可高达1.75%,1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可高达1.25%;另一家大行App也显示,5月10日,该行7天期通知存款达到一定额度后,利率也可高达1.75%,并提醒称,预计年化利率并不代表转开通知存款子账户的实际利率,协议有效期内将根据央行基准利率和监管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此外,某股份行7天期智能通知存款利率加点后可高达2.00%。
同时也有大行App显示,目前这些银行1天和7天两个期限的通知存款利率均显示分别为0.45%、1.00%,与挂牌利率相比并无上调。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从严管控负债成本,不仅有利于控制银行存款付息率,更有助于缓解当前资金空转套利、虚增资产负债表的压力。存款成本管控仍有后手牌,“类活期”存款是重要抓手。
预计后续对于存款定价自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将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创新类活期存款纳入自律机制管理;同业存款套壳协议存款需继续纠正;期权价值过低的“假”结构性存款仍须规范,后续或将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期权价值)合计同时纳入自律机制上限,进一步压降结构性存款利率。
多家银行相继宣布下调利率
近期,多地多家银行相继宣布下调利率。
可以说,下调存款利率已经是大势所趋。事实上,近期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动作。5月份以来,就有多家银行集体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一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利率纷纷下调25到30个基点不等。
5月5日,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和恒丰银行三家全国性股份银行同时发布公告称,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3年、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已降至3%以内。今年4月以来,已有20余家中小银行、农商行等陆续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多轮下调后,当前多数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3年、5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已降至3%以下。
据中国商报5月10日报道,“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最大的意义就是对国内实体经济的让利,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雒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是利率市场化下的必然趋势,符合市场规律。从监管政策层面看,此举有利于传导央行的货币政策;从市场角度看,存款利率调降能够降低金融市场交易费用,加速资金周转,从而提升资金、市场运转效率。
据经济观察网5月10日报道,对于后续银行存款利率是否会继续下调,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主要取决于存款市场供求状况,各类型、各家银行自身资产负债,净息差,经营等多方面的情况。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近期市场环境看,后续部分大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可能性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尽管市场利率有所下行,但存款仍维持较高水平,市场供需可能继续推动部分银行调降存款利率。10年国债收益率由1月底2.94%高点回落至2.74%附近;其次,银行存款利率仍有调降空间。
国君固收覃汉团队在研报中指出,近年来,贷款和存款利率的非对称下行使得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逼近1.8%的监管下限,经营压力倒逼存款利率调降。调降存款利率,尤其是1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有助于资金活化,释放超额储蓄。基于净息差收窄程度、资金活化和释放超额储蓄等原因,预计2023年或还会见到两次系统性调降存款利率,存款利率调降还在“中途”。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日报、经济观察网、中国商报、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