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便和新中国相伴相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养老保险基础得到巩固、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完善,养老保险发展态势趋于良好。但是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支付危机凸显。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

1.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冲击很大

2.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不足

基金风险大、保值增值难、投资渠道狭窄,保险基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难题,并且养老保险资金的增值难是催生基金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基金管理和增值,依然缺乏更加具体、可操作的安排。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和管理,仍然只能存银行或是买国债,束缚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渠道。我国目前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国务院于1997年出台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除预留相当于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账户,严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事业。这样严格的强制性措施,实际上限制了基本养老金的入市投资。

3.隐性债务呈递增态势

隐性债务指的是在现收现付制下尚未支付、未来需要支付给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于从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转变,已经工作和退休的人员过去没有积累,但按照新制度看,本应该有这种积累,于是隐性债务就显性化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只是说明政府或企业在养老保险方面潜在的债务趋势,如果不进行制度转变,隐性债务会一直存在下去。由于经历过现收现付制的人数非常庞大,加上平均寿命、职工工资增长率、养老金替代率等因素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存在巨额隐性债务。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养老金的隐性负债高达GDP的50%;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和美国安泰保险公司对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规模进行精算的结果表明,如果按目前企业和个人的缴费率、退休年龄和投资回报率计算,在未来30年,中国可能将负担7.6万亿人民币的隐性债。

4.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

一是缴费基数、比例不统一。目前,各省市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方面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档案工资为基数征收;有的地方按工资总额为基数征收;有的单位是以“单基数”征收,即以在职人员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有的单位是以“双基数”征收,即以在职人员工资总额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之和作为缴费基数。二是征缴计发办法不统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计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额征缴,全额拨付”,即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应征缴的保险费向事业单位全额征收,再按照应拨付的养老金全额拨付结算给单位;另一种是“差额征缴,差额拨付”,即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应征缴的保险费与应拨付的养老金的差额向事业单位征收或拨付保险费。三是社会化发放程度不高。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已基本实现100%的社会化发放,但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只有少数地方采取社会化发放的办法,大多数地方的养老金仍发放到参保单位,再由参保单位发放给离退休人员。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建议

1.企业采用弹性退休制度,延长退休年龄

中国当前实行男60岁、女55岁的统一退休年龄制度,并且工资替代率一直较高。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的退休年龄偏低。因此,一些行业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但直接提高退休年龄,会受到既得利益者强烈反对,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所以,将退休工资替代率与退休年龄挂钩。假如当前某企业法定退休时的工资替代率为80%,可以按每迟退休一年工资替代率增加的方式递增,这样,既可以发掘潜在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又减轻了社会的养老负担。

2.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体制

(1)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机制

政府应制定适当政策以引导养老保险基金向低风险高收益的领域投资,如基础设施、住房贷款、教育产业等。国家必须为养老保险基金创造更多适宜的投资渠道,放宽投资限制,允许养老基金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一方面能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能提高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2)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

①重视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设计的效率性。在制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成本与收益比,努力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最大化。②从严格监管制度向审慎监管制度转变。要想更好的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可有条件的使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③完善基金信息披露制度。

(3)加快基金专业化运营的探索

参考智利等国的经验,可考虑把基金委托给多家专业管理公司,按市场法则投资运作。专业基金管理公司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基金资产组合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政府不直接参与基金的投资,其主要职能是对基金公司进行监督。

3.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偿还隐性债务

(1)从国有资产或土地批租收益所得中划出一部分资产转入养老保险基金;

(2)各级政府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纳入养老保险金,进行补偿;

(3)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如开征遗产税、社会保障税,或提高现有税种如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用增加的收入补偿养老保险基金;

(4)发行养老保险债券。

4.加强各项改革配套环境

(1)科学合理地制定缴费基数和比例。在国家最新颁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指导下,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缴费基数和比例。

(2)建立征缴统筹机制,实行养老保险金的结构化计发办法。要改变现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征缴和拨付的单一体制,实行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机制。

(3)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政府应改变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一家事,两家管”的状况,将养老保险政策、离退休审批权限等统一纳入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以提高工作效能。四是逐步实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完全社会化发放。积极创造条件对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逐步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提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养老保险作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对老年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优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结构,从而不断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险体制。

THE END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docPAGE PAGE 36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第二章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我们分别介绍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情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借鉴前苏联的经济运行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配套,...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02/103850574.shtm
2.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和制度的完善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借鉴国外的一些经过实践而逐渐成熟的经验,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 现状 完善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https://bbs.pinggu.org/jg/lunwen_gongshangguanlilunwen_71247_2.html
3.养老专题之我国社保体系介绍(43页).ppt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沿革 传统体制 1951-1966 1969-1984 特征 国家保障 企业保障 内容 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正式的保险制度。 1955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1958年《工人职员退休暂行办法》,延续了这一制度,扩大了养老保障的覆盖面。 http://www.qzrbx.com/vip/125326.shtml
1.中国养老保险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什么新规定政策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 经济 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https://www.cpic.com.cn/baike/997.html
2.基本养老保险制度4、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城镇企业的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养老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又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通常意义上的养老保险主要是指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 https://www.ruiwen.com/zhidu/5810995.html
3.你知道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大致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吗养老保险养老金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首先,改革开放前,我国养老保险采用现收现付制,当期收缴的养老保险费完全用于当期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企业完全负担员工的养老费用。 在此期间职工的工资由国家制定,企业的利润也全部上缴,资源实行统筹分配,因此基于企业负担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实并未对企业产生任何影响。其次,始...https://3g.163.com/dy/article/GOLN25LN0552NGAS.html
4.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效率,但忽视公平,难以体现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 篇2: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中探讨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建议与对策,促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由...https://www.105188.com/fanwendaquan/17326604321685532.html
5.浅析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期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于辅助性地位,担当着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人,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类似西方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地位。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61122201049_1713.html
6.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大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这两种制度被公众舆论普遍称为“双轨制”养老金制度。自1992年起至今,我国实行的是“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歧视性退休制度:即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 https://m.shenlanbao.com/he/4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