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保险公司的第二周,就看到天天给我讲保险的意义与功用的主管在朋友圈里发起了众筹,父亲重病而自己无力承担高额的医药费,着实让我觉得意外。
第二周上班的时候就没有看到主管,等到快下班的时候才发现主管在朋友圈里面发起了大病筹款,因为他父亲得了胃癌,而医药费高达30多万,主管房贷尚且还在还款之中并且小孩也才出生不过几个月,手上存款并不多。
看到主管大病筹款的内容我都惊呆了,明明自己就在保险公司上班,给我讲解保险意识、预防意外的主管为什么不给自己的父亲买一份保险呢,这样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不就可以通过保险理赔来负担医药费了吗?也不至于需要在朋友圈里面发起筹款。
又过了两周,主管才再次到公司上班,本来身材就比较瘦小的主管感觉又瘦了一圈,不过上班的状态倒还是挺好的。
在保险公司待了没多久我就离职了,不过倒是加了许多之前的同事,虽然平时没有什么交集,但是时不时的也会在朋友圈里面看到发起大病筹款的信息。根据这些人的情况,大致可以将保险从业人员发起众筹分成下面四种情况:
①不符合投保要求
②收入水平比较低
③只把保险当作一份工作
不得不说在保险公司上班的人确实蛮有意思的,有些人是没有业绩就拼命的给自己或者家人买保险,而有些人则是自己一份都不买但是业绩还是很厉害。他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认可保险,只是把销售保险单纯的当做一份工作,而自己则不购买。这样的人在生病之后因为无法去申请理赔,那么就只能发起众筹来筹集医药费了。
④买了保险还要众筹
还有一种很恶心的人,就是明明自己有钱或者经过保险理赔之后,却还要在朋友圈里面发起众筹,感觉就像是在发“疾病财”一样。
之前就有个同事是这样的,自己家里也还挺有钱的,而且也给自己买了保险,后来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意外还是生了重病,就在朋友圈里面发起了众筹,筹20万医药费。
后来和之前的主管吃饭的时候聊到这个同事才知道,原来他医药费一共花了30万,保险就给报销了29万(1万的免赔额),然后众筹目标是20万,虽然没凑齐但也筹了14万。也就是说一场病下来不仅没花一分钱,还挣了13万。
其实最初看到保险从业人员发起众筹,我觉得挺可笑的,自己在销售保险但是却没给自己买一份,生病了还是要发起众筹,那你怎么有理由去给别人推销保险的。不过后来了解到的保险的内容多了以后,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①情有可原
上一段写了四种保险从业人员发起众筹的原因,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也就是因为个人身体原因,保险公司不承保,在这种情况下生病之后发起众筹,我个人觉得是情有可原的;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虽然谈不上情有可原,但是也算是事出有因,保险确实应该有,不过前提是在不至于因为买保险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甚至是负债购买保险。
②可悲与可笑
如果说是第三种情况,也就是自己明明都在从事保险销售的工作,但是却不给自己配置一份保险,对于这种人我只能说很可悲。如果连你自己都不信保险,那么你在给别人推销保险的时候是怎么有脸去推销的呢?
如果是第四种情况,只能说可笑至极,偏偏现实生活中还真的有不少这种人。
综上:如果说保险从业人员因为身体原因保险公司不承保或者是收入水平太低没有购买保险,在生病之后发起众筹,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会选择帮助;如果说只把保险当做一份工作,自己不购买保险,或者是购买保险之后还发起众筹,这种人虽然说生病了有点惨,但是却并不值得同情,我看到了也不会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