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菜市口被命名
鹤年堂所在的大街被命名为“菜市口大街”。菜市口和鹤年堂的渊源。
当年行刑的场所,就位于鹤年堂大门的不远处。这里曾是监斩官们更衣休息的地方。或许是周遭戾气过重,鹤年堂里,总是传出骇人听闻的惊悚怪谈。
话说有一年夏天,菜市口处决了一个乱贼,尸体停在了鹤年堂斜对过儿不远处。当天晚上,窗外有人影晃动,掌柜起身找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正在这个时候,有人砸门,掌柜一问,是买刀伤药的。第二天天亮,人们惊讶发现,被砍的乱贼脑袋和身子居然连在一块了,身边还放着鹤年堂的刀伤药,从那以后,每当行完刑,夜里总有“人”来买刀伤药。
打这儿以后,老北京开始流行一句骂人的俗语:去鹤年堂讨刀伤药——死到临头了。
著名孝子,是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丁鹤年以73岁高龄为母亲守灵达17年,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收录的《丁孝子傅》和《丁孝子诗》详细记载了丁鹤年会向送葬父母遗骨的经过,诗开头就赞叹:“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鹤年诗集》及《丁孝子师傅》先后收入《永乐大典》《明史》和《四库全书》。
1407年(明·永乐五年)
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所著《丁鹤年诗集》刊印,名士戴良专门赞颂丁鹤年的遗作《高士传》收入《永乐大典》。
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
著名史学家乌斯道撰《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详细记载了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回乡迁葬父母遗骨的经过。诗开头就赞叹道:丁鹤年精诚之心上达九天;丁鹤年精诚之心下达九泉。由此,丁孝子之名广为传诵。
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
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的《鹤年诗集》及《丁孝子传》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
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生平载入宰相张廷玉编撰的《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1740年(清·乾隆五年)
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的诗集由国子监重刻,“艺海珠尘”本即以《丁孝子诗集》题其集名。
刘一峰的鹤年堂开业伊始,他就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励精图治,根除堂内的陈规,立新的章程;二是续写鹤年堂经年久远的汤剂饮片历史,在药材的选用上一定要精,地道;加工一定要细,讲究,把好关。三是重点钻研原鹤年堂“四宝酒”宫廷供方,使其重新面世。
在开张仪式上,刘一峰对于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拱手相谢,春风得意:“请列位放心。鹤年堂过去的汤剂饮片,绝不会从我刘家丢落;列位也看到了,饮片的刀工,比当年曹氏掌柜时还讲究。”说着刘一峰拿出郁金、杭芍等极薄的切片,举着让大家看。甚为美观,众人啧啧称道。接着刘一峰又说:“在药酒中,我想除了保留原店的老方虎骨酒外,再增加我从先严手中转来的桔红药酒,佛手药酒,玫瑰药酒和茵陈药酒等新的品种,这些药酒都是先严在宫中,四时为老佛爷慈禧太后健身活血用的御酒。先严在世时不准我们用这些方子,现在皇上也没了,我们就把他的药酒献给列位了。”
送走了众宾朋,鹤年堂开业减半价三天。生意相当兴隆,自此菜市口的西鹤年堂走上新的发展时期。
以“鹤年茵陈酒”为主的“鹤年四宝酒”一问世就以高贵、醇雅的品质深受世人喜爱,许多驻京外国使馆官员们争相求购《鹤年四宝酒》。
1949年10月
西鹤年堂掌柜刘一峰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并连任三届。柜刘一峰当选中
西鹤年堂掌柜刘一峰当选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1949年11月15日
西鹤年堂掌柜刘一峰当选北京市工商联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国药业同业公会主,并连任三届。
1950年
西鹤年堂掌柜刘一峰召集北京著名中医,在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整理出版《北京市国药暂行统一配本》专辑。柜刘一峰召集北京著名中医,在北京市卫京市国药暂行统一配本》专
1951年
刘一峰退休,鹤年堂交由其子刘侣笙打理。
1955年
西鹤年堂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将自家大院出售,资金投入西鹤年堂改造工程鹤年堂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刘德生,私方代表刘侣笙,隶属于北京市公司前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