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8号尚都国际中心A座六层619室和七层
超过60岁退休年龄员工伤亡,雇主责任险要赔
事故发生在2019年10月6日早上7点左右,当时,老张驾驶着摩托车,带着老王一起去上班。在一个丁字路口,不幸与案外人驾驶车辆发生碰撞。此前不久,两人一同入职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劳务公司),工作内容都是被派遣到一家钢铁厂从事清洁工作。
老张和老王两人都不幸去世。然而,两人去世后得到的赔付却完全不同。老王有当地劳动人事部门的裁决仲裁书,被认定为工伤,拿到了工伤赔付。可老张却没有被认定为工伤,原因是他是超过60周岁后再次被企业聘用的,一般不被认定为与企业之间构成劳动关系,而只是劳务关系,所以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保障规定。
虽然没有拿到社会保障的工伤赔付,但雇佣方劳务公司还是给予了老张赔付。劳务公司之所以给予赔偿,一方面,是因为公司与老张的劳动合同中,明确写明了对员工上下班途中的人员伤亡负责;而另一方面,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劳务工作的单位,公司还在保险公司投保了雇主责任险。
事后,劳务公司向投保的某保险公司提出理赔60万元的要求。可没想到,保险公司却不予赔付。
保险公司的理由是,老张已经超过60岁的退休年龄,与劳务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没有劳动关系的员工在上下班期间伤亡的,企业并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所以雇主责任险就缺乏触发的前提条件。
劳务公司将某保险公司诉至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二审开庭审理此案。
劳务公司指出,在他们投保的雇主责任险的条款里,明确规定涵盖了上下班期间。
保险公司认定,因为双方没有劳动关系,所以雇主方没有赔偿责任,从而保险公司也无需赔付雇主责任险。
劳务公司提出,老张其实与公司签订过劳动合同。然而遗憾的是,后来合同原件弄丢了。为了证明此事,上诉方提交了同公司人员的7份劳动合同,还传唤了几位证人,包括老张的儿子、同事,以及派遣单位钢铁厂的管理人员。
对于该项约定,劳务公司还说明,这是根据当地情况而专门设立的条款,因为在当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特别多,并且上下班途中骑电动车和摩托车的人员也特别多,要是单位不对员工写上这么一条,或者在入职时不对他们表明可以拿到这样的一个条件,大多数员工可能不会来入职。
对于这一情况,派遣单位钢铁厂也在法庭上作了印证。
这起诉讼的事实算是搞清楚了,难题摆到了法院面前。虽然劳动合同上有明确约定,可老张本人的合同却丢失了;虽然保险公司予以承保了,可老张与公司的用工关系却颇有争议。
最终,上海金融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保险公司需要进行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