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买保险都是为了防患未然,发生疾病或意外,可以用保险转移经济负担。
不过,近期有位@吴先生投稿,家里老人因病住院,但一直在缴费的医疗险,却一分钱没报销。
买了医疗险,因病住院,为什么没顺利理赔呢?
其实是因为看病过程中,一些细节没做好,导致了拒赔。
这种情况很可惜。
下面,懂保君就跟大家详细梳理一下,避免其他朋友再发生同样的事。
01
心脏病住院,买的医疗险没用上
我姓吴,今年30岁,在亲戚的推荐下,给全家人都配置了百万医疗险。
这位亲戚,前些年因为肺癌住院,花了几十万。
医保报销后,他自己买的百万医疗险,把剩下的医疗费几乎都给报销了,自己没花多少钱。
所以,受这件事的影响,我们对保险还是很信任的,优先给自己及家人买了百万医疗险。
想着以后万一要是生病住院,能够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没想到还真用上了,今年4月份,家里的老人突然呼吸不畅,我们赶紧挂了急诊。
以为是肺部问题,结果一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是心脏病发作:心衰引起了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随时有猝死风险。
于是,老人就被紧急安排住院治疗,住院10天,期间打了3剂强心针,才慢慢恢复过来。
治疗期间,医生也找病人、以及我们家属交流过很多,包括询问病人之前的身体情况、以及当前的治疗方案等等。
每次和医生沟通的时候,我们选择用药、检查等,都是相对较好的,尽管被告知有些是医保不报销的,也没关系。
想着有百万医疗险兜底,医保不报销的,百万医疗险也能报。
出院当天,医保报销后,我们自己给了3万多的医疗费用。
然后咨询了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按照要求保留了住院发票、用药清单,以及打印了住院病历等等,准备出院后,就去报销。
结果,提交理赔资料之后,等了几天,被告知老人此次住院费用,属于既往症,不予报销。
这让我很是疑惑,之前从来没有因为心脏病住院,所有的流程都是按照规定来的,资料也准备齐全,为啥会被拒赔呢?
02
1个细节没注意,导致医疗险拒赔
这份保险信息如下:
保险每年都在交费,一直是生效状态。
如果按照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来看,那就是老人在买保险之前,也就是2021年之前,就已经确诊过心脏病,在投保时没有告知,自然就不赔。
这下明白了,可能就是老人无意间的口误以及自我诊断,夸大病情,导致医生在入院询问身体情况的时候,根据老人口述,在病历上写了以前有过心脏病,属于「既往症」。
了解到事情来龙去脉后,由于影响医疗险的报销,我赶紧向医生解释,并申请修改病历。
好在经过沟通之后,最后医生还是在病历上删除了既往病史的描述。
于是,我拿着新病历,再次和保险公司的理赔专员沟通,前两天又重新提交了理赔申请。
按照理赔专员的经验来看,我们这种口误导致病历信息不实的情况,多有发生。很多时候,只要保险公司再调查一下,确认不是既往症,基本上就能顺利理赔了。
总结
在此,懂保君也提醒大家两点:
①医疗险,对于既往症几乎都是不赔的,最好是不刻意夸大病情。
去一些大医院看过病的人,应该都有过候诊两小时,看病三分钟的体验。于是有一些老年朋友,为了引起医生的重视,能和医生多聊一会儿,就喜欢把自己的病情讲得很夸张。
家里如果有老人去看病,最好提前和他们说清楚,不要自我诊断、夸大病情,这样可能会影响商业医疗险的报销。
②保险理赔,只要符合理赔条件,该赔都会赔。
无论是在网上买保险,还是在线下买保险,保险公司都会完全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来承担保障责任。
只要投保时如实告知,理赔时符合要求,该赔的都会赔。
另外,也不用担心理赔流程会很麻烦;
现在很多理赔案件,从报案到理赔金到账,都是通过线上完成的,保险公司都会有操作指引的,非常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