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生病,买的保险差点没赔,就因为多说了一句话医保看病医生医疗险保险公司

很多朋友买保险都是为了防患未然,发生疾病或意外,可以用保险转移经济负担。

不过,近期有位@吴先生投稿,家里老人因病住院,但一直在缴费的医疗险,却一分钱没报销。

买了医疗险,因病住院,为什么没顺利理赔呢?

其实是因为看病过程中,一些细节没做好,导致了拒赔。

这种情况很可惜。

下面,懂保君就跟大家详细梳理一下,避免其他朋友再发生同样的事。

01

心脏病住院,买的医疗险没用上

我姓吴,今年30岁,在亲戚的推荐下,给全家人都配置了百万医疗险。

这位亲戚,前些年因为肺癌住院,花了几十万。

医保报销后,他自己买的百万医疗险,把剩下的医疗费几乎都给报销了,自己没花多少钱。

所以,受这件事的影响,我们对保险还是很信任的,优先给自己及家人买了百万医疗险。

想着以后万一要是生病住院,能够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没想到还真用上了,今年4月份,家里的老人突然呼吸不畅,我们赶紧挂了急诊。

以为是肺部问题,结果一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是心脏病发作:心衰引起了胸腔积液,导致呼吸困难,随时有猝死风险。

于是,老人就被紧急安排住院治疗,住院10天,期间打了3剂强心针,才慢慢恢复过来。

治疗期间,医生也找病人、以及我们家属交流过很多,包括询问病人之前的身体情况、以及当前的治疗方案等等。

每次和医生沟通的时候,我们选择用药、检查等,都是相对较好的,尽管被告知有些是医保不报销的,也没关系。

想着有百万医疗险兜底,医保不报销的,百万医疗险也能报。

出院当天,医保报销后,我们自己给了3万多的医疗费用。

然后咨询了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按照要求保留了住院发票、用药清单,以及打印了住院病历等等,准备出院后,就去报销。

结果,提交理赔资料之后,等了几天,被告知老人此次住院费用,属于既往症,不予报销。

这让我很是疑惑,之前从来没有因为心脏病住院,所有的流程都是按照规定来的,资料也准备齐全,为啥会被拒赔呢?

02

1个细节没注意,导致医疗险拒赔

这份保险信息如下:

保险每年都在交费,一直是生效状态。

如果按照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来看,那就是老人在买保险之前,也就是2021年之前,就已经确诊过心脏病,在投保时没有告知,自然就不赔。

这下明白了,可能就是老人无意间的口误以及自我诊断,夸大病情,导致医生在入院询问身体情况的时候,根据老人口述,在病历上写了以前有过心脏病,属于「既往症」。

了解到事情来龙去脉后,由于影响医疗险的报销,我赶紧向医生解释,并申请修改病历。

好在经过沟通之后,最后医生还是在病历上删除了既往病史的描述。

于是,我拿着新病历,再次和保险公司的理赔专员沟通,前两天又重新提交了理赔申请。

按照理赔专员的经验来看,我们这种口误导致病历信息不实的情况,多有发生。很多时候,只要保险公司再调查一下,确认不是既往症,基本上就能顺利理赔了。

总结

在此,懂保君也提醒大家两点:

①医疗险,对于既往症几乎都是不赔的,最好是不刻意夸大病情。

去一些大医院看过病的人,应该都有过候诊两小时,看病三分钟的体验。于是有一些老年朋友,为了引起医生的重视,能和医生多聊一会儿,就喜欢把自己的病情讲得很夸张。

家里如果有老人去看病,最好提前和他们说清楚,不要自我诊断、夸大病情,这样可能会影响商业医疗险的报销。

②保险理赔,只要符合理赔条件,该赔都会赔。

无论是在网上买保险,还是在线下买保险,保险公司都会完全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来承担保障责任。

只要投保时如实告知,理赔时符合要求,该赔的都会赔。

另外,也不用担心理赔流程会很麻烦;

现在很多理赔案件,从报案到理赔金到账,都是通过线上完成的,保险公司都会有操作指引的,非常便捷。

THE END
1.头条文章先说明,我所说的仅仅是个人经验分享,完全不专业,仅作参考。这里面很有可能有一些信息错误,如有错误,欢迎指正。文章里的保险对比图大部分来自深蓝保,为保证版权,我都附了原链接,请大家关注公众号阅读原链接。 保险产品的更新非常快,这篇文章是于19年1月写的,如果你是在20年之后看到这篇文章,非常建议你们关注深蓝...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34621490842811
2.宠物险投保,花费539元理赔不到4元社会济南频道提起宠物保险,许多铲屎官并不陌生,每当爱宠生病,总要破费不少,此时,宠物保险就派上用场了,一次理赔70%,让不少人的钱包回了一波血。而在生活中,不少人却遇到保险理赔难的问题,宠物主人李女士的小猫生病后共花费539元,但理赔时,却被告知有334.44元不在保险范围内,此外还有200元的免赔额,最终只能赔付不到4元钱...http://jinan.subaoxw.com/sh/2024/0902/177951.html
1.有病之后再买保险可以吗有病之后再买保险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保险公司在承保时会进行健康评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虑因素:1...https://m.shenlanbao.com/wenda/11-475839
2.大病保险赔付后还能再买回大病保险吗?可以具体讲一下吗?这是不可以的了,因为已经患过大病的人,说明身体已经出现问题了,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肯定会增加,出于规避风险,保险公司对于已经患过大病的人,都会拒绝他们再次购买健康险,不再受理她的投保申请。但是意外险和储蓄险等还是可以购买的。【五星重点补充】千万别漏掉的... ...http://wjcfc.com/ask/qa/139620.html
3.重疾险理赔解析,能否重复理赔及购买两份重疾险的赔偿规则摘要:关于重疾险是否可以重复理赔以及购买两份是否可赔双倍的问题,只要满足保险合同中规定的条件,是可以进行多次理赔的。但具体能否获得双倍赔付,取决于购买的保险产品和条款。购买重疾险时,应了解保险的具体条款和要求,确保在需要理赔时能够顺利得到赔付。在投保时,https://www.1000c.net/post/40785.html
4.www.un29.com/#/ArticleDetailes/d9f89285867c4b26bf142233bed1f89b关注疾病的分组情况:对于分组赔付的产品,需要了解疾病的分组情况,确保自己关注的疾病在不同组内,以增加多次赔付的机会。 五、结论 多次赔付重疾险为被保险人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健康保障,能够在初次赔付后继续提供保险保障,有效缓解了因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然而,在选择此类产品时,需要仔细了解保险条款、赔付条件以及...https://www.un29.com/#/ArticleDetailes/d9f89285867c4b26bf142233bed1f89b
5.购买保险后,在等待期内生病了,保险公司会不会赔?选择等待期出险,合同继续生效的重疾险。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小编建议大家对条款留心一下,选择即便等候期出险,生了病虽然不赔,但合同继续生效,其他疾病也可以继续保,毕竟我们买保险就是买保障。 趁早买保险 身体越年轻,等病的可能性就越小,等待期内生病的机率就越低,我真诚地建议大家,早买保险早保障。 https://www.cpic.com.cn/c/2021-02-09/1619104.shtml
6.生病了再买保险赔不赔导读:患病后购医疗保险,应如实全面告知健康状况。获正常承保后,风险事故可按约获赔。若隐瞒病情或带病投保,或被除外承保,保险公司将不予理赔相关费用。诚信投保,保障权益。 生病了再买保险赔不赔 一、生病了再买保险赔不赔 在不幸患病之后,若决定购买医疗保险,应恪守诚信原则,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全面的健康告知。如果保...https://www.64365.com/zs/3041111.aspx
7.等待期内生病,买的保险是不是就作废了?日记你想想,小张要是觉得不舒服,赶紧去买个保险,保险公司承保后,他就去检查,结果生了大病,立马找保险公司赔钱。每人都这么干,保险公司不得赔穿嘛。 所以设立了“等待期”这么个事,双方约定,在这个期间内出了事我不赔。 那过了等待期,出的责任保险公司就要承担了,各个险种对等待期内生病约定各不相同。 https://m.douban.com/note/733302359/
8.“拧巴”保险,为什么成为了新中产的甩锅方式?澎湃号·湃客保险赔不赔是有规则和标准可依的。比方说重大疾病险,什么叫重大疾病?一定是要满足国家规定的那几种或者那几十种才可以。所以多了解一些保险知识,就会知道很多时候保险不赔,只是因为我们错误地认为它应该有这个功能。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跟大家说,如果你们把保险四大金刚都配全了,医疗险也包含了小额的门诊责任,那么在...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518758
9.关于保险投保5年了!现在查出来说带病投保不肯理赔,免费法律咨询即使带病投保成功,出险了也不代表保险公司就一定赔,毕竟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具体不赔的情况有几种。情况1:投保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自己得了重疾或发生其他事故风险了,两年后再申请理赔是不会获得赔偿的,保险公司还可拒赔解约。情况2:投保后两年内罹患了重大疾病或发生其他风险事故的,两年以后才准备去理赔...https://www.66law.cn/question/5649504.aspx
10.官方通知:这34款常用药已被禁用,赶紧扔!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年轻硕士,虽然肝肾衰竭在重疾险的轻症和重疾种都有保障,但由于是自己过量使用药品导致,所以没法赔。 定期寿险:如果最后导致身故,就可以赔。 意外险:不赔,虽然听着像意外,但其实并不满足意外险对意外,非疾病、外来、突发的定义。 当然,不管保险赔不赔,安全用药还第一位的,保险只是作为事故发生...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83361676&efid=PAsz8w4eZThE29UXdNjo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