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强都会反问ta:1、如果担心通货膨胀,那么无论储蓄存款、股票基金,该通胀还是通胀。
2、难道就一定是通胀,就完全不会通货紧缩吗?
3、谁叫你今天才买?为什么不提前10年同样的保费可以买到50万保额?
4、谁告诉你,一定是在20年后发生大病风险呢?
5、哪怕是20年后,至少你还有30万,比你一分没有,是不是更强?
保险只是个工具,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个工具,能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就针对上面这个问题,详细地onebyone地谈论一下。
一:通胀的问题
先来看一张统计图
从这张图上我们就能看得出,我国近十年来通胀水平基本维持在2%,上下不到1%的范围内波动
看美国的部分,也是2%上下的通胀率是正常的,3%一般就是央行的警戒线,而5%以上就属于恶性通胀的范畴了
学财经的都知道,这个通胀率也是折现率,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计算未来的钱到底值多钱
那么20年后的30万,利用折现率,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在的30万放在那会到底值多钱
或者说这30万,他的购买力,放在现在等于多钱
不多说,直接看公式
折现值=30万/(1+2%)^20年=30万/1.486=20.19万元。
怎么样?30万的保额,放在二十年以后相当于今天20万的购买力。
这20万还是会起很大的作用的,并不是看不了病,并不是贬值的一塌糊涂。
二、难道只有通胀,就不会有通缩?
我们中国人经常会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因为我们4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GDP高速增长,自然带动较高的通胀。
我们一直在一个通胀的社会中,所以自然会形成万物通胀的问题。
但是在美国1929年至1933年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发展的大周期中,一定会有波动,有通胀也一定会有通缩。
三、为什么不早点买?
保险主要是保障一个人一生中发生意外和疾病后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对于一个人来说,年老时面临意外和疾病的风险比年轻时高出很多,所以年龄越大,保险公司承担给付责任的风险越高,风险高的同时保障成本就在增加,所以年龄大小与保费挂钩。在自己年轻,身体健康时为自己购买保险是科学规避风险的最佳工具。
但是事情上很多人却往往相反,很多年轻又健康的人觉得身体很好,想着现在还用不着,但是等待ta觉得身体有点状况的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根本买不了了。
没风险的时候谁都不想买保险,就像股票大跌的时候谁也不想碰股票,但是一旦股市涨了,或者人进了医院了,就都后悔了,当时要是买了该多好啊。
保险是用来对抗未来未知风险的,而不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哈哈,怎么会引用这个比喻)
Anyway,保险就是趁年轻趁健康的时候买,并且便宜又保障高!
四、一定是在20年后发生大病风险吗?
我们永远不知道疾病会什么时候发生,如果知道的话,那每个人在发病的前3个月去买保险就好了。
正因为无法预知,所以要未雨绸缪,交了一期保费后,发生重疾风险的大有案例,虽说发生疾病很不幸,但是不幸中的万幸是只交了一期保费,就拿到了全额的保险金,
这么大的杠杆是任何金融产品都达不到的,所以不要只去纠结20年后,20年内也可能随时可能发生风险。
五、20年后,至少你还有30万,不是吗?
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再展开了,同样是通胀的问题,上面已经详细计算说明了。
不管怎么样,20年后你至少还有一笔时刻备着的钱,用于发生疾病风险,如果你没有别的积蓄,那这笔钱就是救命稻草,如果还有别的存款,那这笔钱就是锦上添花。
总结:重疾险的产品通常杠杆率要比年金类的产品高得多的多。也就是缴费几千,保障几十万,对抵御风险有着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