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总能看到“可代理全额退保”消息。这种事情靠谱吗?
当然不靠谱!这种行为不仅会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最终还会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咱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简介
从去年3月起,某保险公司突然发现客户投诉量激增,投诉客户反映的问题五花八门,这引起了保险公司的注意。
经过与投诉客户访谈,发现最近某中介公司发短信告知客户去指定场所升级保单,随后告知客户将持有的保险升级到一款年化收益16%的理财产品,只要客户协助中介公司签署投诉委托书,中介公司就会替客户去办理全额退保,退保后就可购买这款理财产品。
保险公司在掌握证据后向公安机关报案。经查,发现这家公司披着保险中介外衣,实际上进行非法集资。
原来“代理退保”就在我们身边!
“代理退保”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01
冒充监管部门或银行保险机构人员。
以“监管部门退保服务中心”“保险公司产品升级中心”等名义获取消费者信任,然后进行虚假宣传。
02
诱导客户购买新的金融产品。
告知客户产品收益高诱骗客户。
03
诱使客户同意代理退保、退费。
谎称由其代理投诉或退费退保,可保证全额退还消费者各类罚息、手续费和保费,不成功不收费。诱使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签署代理投诉等,骗取个人敏感信息从事违法活动。
04
阻断消费者与监管部门、银行保险机构之间的正常沟通。
以“全权代理”为名,切断消费者依法合规维权渠道,骗取消费者支付高额费用牟利。
05
单线联系,避免追踪。
没有统一客服,办公室地点需预约,不然没有办法进入。一旦跑路,消费者无从查找。
“代理退保”行为对消费者存在以下风险
1
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
消费者退保后丧失了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2
资金受损风险
“代理退保”收取高额“手续费”“定金”,利用其所掌握的身份证复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
3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身份证、保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存在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
4
掉入非法集资诈骗陷阱风险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代理退保,需要提前缴纳数百至上千元不等的保证金,钱已到账就被对方拉黑。即便真退款,事后要被抽取30%-50%的高额佣金,或用退保金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掉入陷阱血本无归。
温馨提示
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谨慎办理退保
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功能、退保损失等信息,慎重对待,防止上当受骗。
注意保护个人重要信息
不要将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如果受到不法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
消费者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可通过官方维权热线等渠道或监管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