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机构、组织或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以“代理维权”的名义,怂恿或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保险退保事宜,通过反复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煽动消费者过度维权、散播行业负面信息等手段向保险公司施压,逐渐形成一条披着“维权”外衣的黑灰色产业链,干扰了保险行业正常经营,损害行业声誉,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代理退保”黑产的组织形式
目前常见的“代理退保”黑产组织形式主要分为四类,具体如下:
(一)第三方经纪公司或代理公司等专门从事保险服务的企业代理
专门代理机构主要表现为利用互联网平台低成本获取客源,采用模板式投诉,内容同质化、模板化严重。同时,制定应对保险公司的标准话术和要求,通过社交媒体对客户进行全流程指导。
(二)民间团伙代理
民间团伙主要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保险公司客户信息,与客户签订所谓的《委托协议》协助或代客户投诉,承诺全额退保,并从中收取高额手续费,部分团伙在收取手续费用后,引导客户投保理财产品或其他保险公司产品并收取部分佣金,甚至由有不法分子参与非法集资。
(三)同业业务员撬单
掌握客户信息的离职业务员或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取客户信息的其他同业销售人员熟悉保险公司投诉处理流程,假借监管名义恶意扭曲原保险合同内容,唆使客户利用监管投诉、媒体曝光等手段施压,待客户全额退保后协助重新投保其所在的保险公司的保险,并获取佣金收入。
(四)雇佣陌生客户
二、“代理退保”黑产的常见套路
“代理退保”黑产以“代客维权”为幌子,实则是为自己赚取非法利益,常见的黑产诱导客户参与“代理退保”套路详见下图:
三、金融消费者风险提示
(一)正确认识保险功能,理性选择,谨慎退保
保险产品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保险产品责任、保障功能、除外责任等重要信息,并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保险产品或服务。由于退保行为会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原有保障丧失、再次投保缴费标准提高、重新投保保障权益受限或拒保等情况出现。因此消费者在退保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莫要轻信非法“代理退保”机构放弃当下的保险保障。
(二)拒绝参与“代理退保”,遵章守法,不违诚信
从事“代理退保”的不法分子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全流程中涉及侵害公民信息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等多重违法犯罪行为;当消费者被不法分子引导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恶意手段进行投诉时,不仅违背诚信,甚至会突破法律底线,一经查处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消费者应冷静判断,拒绝参与非法“代理退保”黑产,通过正规渠道合理维权,可直接联系保险公司核实,沟通解决问题。如与保险公司产生纠纷,可依法通过仲裁、调解、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