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分别是: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接管期限为一年。
到了2021年7月16日,银保监会决定,将延长接管期限一年至2022年7月16日止。
根据《保险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接管期限届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决定延长接管期限,但接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也就是说,接管的期限最长是不能超过二年的。而按照7月16日的截止日期,这四家保险公司都已经无法再进行延期了。
当时我们认为,易安财险因为体量小,而且从事的是互联网保险业务,相比传统保险机构来说,更加轻资产,所以转让出售应该不会太难。
然而,没过多久,我们就又看到了银保监会发布的文件。
我们可以看看其中几个细节:
原则同意易安财产保险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也就是说,是易安主动提出了破产重整的申请;
所以,这件事至少在大半个月之前就已经敲定,只不过是近几天才披露而已。
如此一来,易安也算是开创了中国保险市场的一个先河——我们的市场上终于有破产的保险公司了。
当然,这件事到目前为止,也并非完全没有转机。尽管易安财险是处在资不抵债的状态,然而在破产重整期间,如果有合适的接盘侠及时出现,也有可能成功续命。毕竟,相比破产清算,破产重整还是要稍微温和一些的。
但是,后面的问题紧接着就来了:保险公司破产后,客户的保单怎么办?
对此,易安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存量保险合同继续履行的公告”和“关于依法保障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单债权人权益的公告”。
其中可以看到,对于存续中的保单,其保障效力是可以持续的,而对于需要发生赔付或者退保的保单,保险保障基金也会向管理人也就是易安的清算组进行申报。
需要进行申报的,对应到公告中的三条,其实说的就是这三种情况:
1、持有的保单到期了,已经申请了理赔,但是赔付还没有到账的;
2、持有的保单还没到期,但是已经出险,还没有申请理赔的;
3、申请了退保,但退保应退回的现金价值还没到账的。
在具体的赔付方案上,我们可以看看《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目前最新的版本是今年1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的有关内容是这样的:
而在上一个2008年的版本中,是这样表述的:
可以看到,对于保险公司付不起的保单,新办法对于保单持有人是更为有利的,个人是从原来的赔付90%上升到金额5万以下的全额赔付,5万以上的部分赔付90%;机构同样也是增加了5万这条线,比例则为80%。另外,新版本对于保单利益也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不仅是包括了保单出险赔付的情况,也包括了退保等情况下保险公司应该退回的保费或者现金价值。
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个客户出险了,假设易安正常需要赔付40万,但易安因为破产,只能赔到30万。对于剩下还没赔的10万,按照老办法,可以赔付90%也就是9万,最终客户赔到了39万;而按照新办法,10万中的5万可以得到全额的赔付,剩下的5万可以赔到90%也就是4.5万,最终客户可以赔到39.5万。相比之下,就可以多拿到五千块。
当然,在现实当中,我们认为并不需要担心易安的赔付问题。虽然现在是资不抵债的状态,但毕竟还是有3亿,保险债权人的优先级还是很高的,赔不起的概率本来就比较低。
另外,易安在2年前就已经被接管,而它本身又是一家互联网财产险公司。对于这类公司,正常情况下只能销售短期险,保障期限是不能超过1年的。在被接管后,易安也没有发售什么新的产品,拓展新的营销渠道,所以预计出现我们刚才提到的,客户赔不足的情况的概率,应该是很低的。
在易安这个案例当中,其实是只涉及到了短期险。那么,如果遇到了有销售长期险的保险公司发生破产的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实际上,相比短期险,长期险对于客户权益的维护会更加看重。比如寿险、年金险、长期的重疾险、医疗险等等产品,如果发生了保险公司破产的情况,这些保单也要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接收。对于没有保险公司接收的,监管会指定保险公司进行接收。
像前面提到的,破产的保险公司赔不起的情况,在长期险中,以个人保单为例,是由保险保障基金承担90%,接收的公司承担剩下的10%。这样一来,因为有了多重保险的机制,所以对于客户而言,保单的权益并不会发生明显的损失,更不会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保险虽然是金融产品的一类,但是因为侧重点在“保障”上,它的安全度实际上比很多人印象里要高得多。所以,我们在进行家庭财富配置时,不仅要注重资产保值增值的机会,也要将合适的的资金用在保险保障上,它可以有效地提升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