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诞生于1949年6月1日,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报头,是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省最具权威性、指导性的第一大报。2021年河南日报日发行量超过54万份,居全国省级党报前列。近年来,以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河南日报已从一张党报发展成为包括报、网、端、微、屏等在内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媒体矩阵。人民网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党报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中,河南日报客户端下载量全国第二,传播力全国第四、省级第二。
河南日报部分媒体品牌展示
2.媒体社会责任理念
河南日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准确、深入宣传阐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河南舆论战线主力军、主阵地、排头兵作用,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凝聚强大力量。
2021年2月26日1版
3.媒体在2021年度获奖情况
2021年,在第3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大河网联合河南博物院出品的《中原藏珍》获一等奖新闻名专栏奖,河南日报《谁是“老李”》获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大河网《记者直击黄河岸边凌晨抓捕盗猎者护鸟志愿者足迹遍布长垣等地》获短视频现场新闻三等奖。第38届河南新闻奖评选中,河南日报共计38篇(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13件;新闻论文奖5篇,其中,一等奖4篇。
2021年,全国文明单位通过复核验收;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雅鸣当选中国记协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磊,河南日报总编室主任万川明当选为理事会理事;周青莎荣获全省普法工作先进个人;河南日报三农新闻部、河南大河速递有限公司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等等。
河南日报中国新闻奖获奖证书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2021年5月15日1版
2021年5月15日2版
2021年5月16日《丹水浩荡润民心》
二是多点发力,用心用情做好庆祝建党百年重大主题宣传。紧扣建党100周年主题,推出“走上新的赶考路”“追寻初心中原印记”等特色专栏,策划“红色宝藏馆长来荐”“经济视角话党史”等系列报道,掀起党史学习教育高潮。“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地图连线互访活动”,与安徽、湖北、河北、吉林、福建5省联动,让红色文化“出圈”。连续推出“探寻百年风华背后的数字密码”七一系列特刊,“致敬”“赶考”两个海报式、极简风头版,受到业内外广泛好评。
海报式、极简风版面独树一帜
百年华诞党报见证
红色地图连线互访
十九届六中全会部分融媒产品
四是把握大局,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发力。着力做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道,12个版的《答卷》特刊,以11个“一”为题眼,系统回顾了五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12个版的《学习》理论特刊,对省委提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进行全面解读。聚焦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推出7篇“看麦收话重任”述评,被中宣部《新闻阅评》专期阅评。
河南日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摘要与导读》特刊
河南日报客户端创意海报
2.舆论引导
河南日报网评品牌豫论场
3.舆论监督
河南日报重视舆论监督,坚持科学、准确、依法、建设性开展监督报道。2021年,进一步完善监督报道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意见、建立奖励机制、强化联络员制度,加大监督报道力度。聚焦改革发展、耕地保护、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等推出深度报道,既对不良现象曝光揭露,让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澄清谣言谬误,以正视听,还真相于受众。7月15日,在“7·20”特大暴雨前,基层之声版头题刊发《城市修路,为何经常让市民闹心》,预见性提出汛期施工还应考虑防涝,发挥预警作用。
2021年7月15日基层之声版《城市修路,为何经常让市民闹心》
4.对外传播
在内容传播方面,挖掘本地亮点,立体发声,讲好河南故事。除了在纸端推出《留学在河南》、“百年圆梦豫来豫好”等系列报道外,还推出《多国网友点赞河南暴雨中的温情救援》等融媒产品,单篇阅读量就超500万。特别是在文化报道上,聚焦“中国功夫”“华夏古都”和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根亲文化等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标识,多形态多渠道传播,持续扩大河南海外知名度。
在平台建设方面,新成立对外宣传部,专人专岗做外宣报道;与新华社、参考消息等合作,探索建立对外合作联动传播体系和正面报道河南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以@HenanAmazing、@HenanWonderful为代表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已初步形成海外传播矩阵,网页英文版自上线以来,访问量持续攀升,总浏览量超1.2亿。
对外宣传出新出彩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2.融媒体报道
河南日报融媒产品截图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按照“编委管总、媒体主建、融合主战,平时即战时、战时即平时”的原则,大河云融媒机制和顶端新闻先后上线,双层架构运行良好,重塑内容生产生态体系。大河云融媒机制上线半年多来,各媒体内容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移动端图文、视频稿件生产较以往增长30%;在新浪微博主持的话题有近80个登上全国热搜榜。
2021年6月1日,大河云融媒机制正式启动。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2.社会服务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出“我想@领导”河南问政新平台,通过建立“列单、交单、办单、清单”闭环流程,协助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群众关切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同时,各平台针对战“疫”、抗洪救灾、惠企、助农等方面开设特殊通道,设置求助专题。
“我想@领导”河南问政新平台
开辟助农灾后重建救援通道
河南日报智库产品《“两个确保”与“十大战略”怎么看怎么干》
3.公益活动
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奉献你我热血同行”无偿献血活动,61名河南报业人献出热血2万多毫升。防汛救灾期间,联合爱心企业,为受灾最严重的村镇、社区送去价值上千万元的救灾物资。在疫情防控一线,封控区特别报道组的记者,身穿防护服,实地探访隔离病区,不仅发回大量报道,还成功帮助100多名透析病人搭建生命通道。
扎实助推乡村振兴。2021年,在日常开展结对帮扶、振兴乡村等工作的基础上,实地解决帮扶村实际困难,直接投入帮扶资金共计30万元,用于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驻村工作考核结果为优秀。此外,还立足报道积极助农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通过直播等为黄河滩区农民销售2000多吨的滞销苹果。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2021年11月7日3版
2.灾难和事故报道
河南日报防汛救灾部分版面
金图解《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河南这样部署!》
2021年7月20日雨夜,河南日报夜班全力保障报纸出版。
“大河报号”直升机向暴雨重灾区投运爱心物资
3.以人为本
六、文化责任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设“争做出彩河南人”“寻找身边英雄”“最美身影”等专栏,报道先进典型及暖新闻,正党风、淳民风、扬家风、树新风。《“超级英雄”搏激流》《百战老兵》《新“桐柏英雄”》《永不凋零的月季花》等,塑造了一大批感人的中原先进典型人物形象。独家新闻“郑大老师周荣方讲焦裕禄”短视频,全网总阅读量达34亿人次,中宣部《新闻阅评》专题表扬。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聚焦建党百年,推出10集短视频“中原文物讲述革命故事”系列报道,“河南非遗”讲述百年党史等主题报道。聚焦中国考古百年,纸端连续推出《文明绽放大河华章》《考古星空他们是闪亮的星》等8个整版特刊,重磅述评《文明之光生生不息》等。指端推出视频《仰韶玫瑰花开中国》、H5《穿越5000年做个仰韶人》、MV《一个叫“考古队”的人》等受众喜闻乐见的融媒产品,微博话题#致敬中国考古百年#登顶全国热搜榜,阅读量破亿。聚焦黄河文化,推出“奋进新时代出彩文脉河”系列述评,展现我省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此外,积极尝试融媒“破圈”,#河南文物局长哭了#、#河南发现3万年前现代人头骨#等多个话题冲上全国热搜榜前十,很多原创产品话题被央媒转载,有力提升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致敬中国考古百年”报道部分产品截图
“2021河南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全面报道科教发展最新成就。围绕科技创新主题,在院士入选、省实验室挂牌运营、郑洛新自创区5周年、省科学院挂牌等重点新闻上,推出有新意有深度讲速度的产品,“大国重器背后的河南人”、《中原澎湃第一动力》、《河南距离一流创新生态有多远》等深度报道反响热烈。围绕教育主题,推出了“高校实验室创新调查”“百年党史中的红色郑大”等系列报道,采写了《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的河南探索》《“双减”之后,能否安心?》等深度报道。
积极做好科学知识普及。开设专栏“大灾之后防大疫健康知识多一点”,推出26期科普报道,聚焦暴雨洪灾后疫病防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秋冬季传染病防治等,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推出“抗灾重建科协聚力”“科学防疫科协聚力”专题报道,为各地抗灾重建和科学防疫提供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知识。
多角度的河南日报科技报道
七、安全责任
河南日报严格贯彻落实三审三校制度,把住政治关、导向关、质量关,精编精校、安全刊播。一是以学用结合为抓手,强化业务基础。通过个人制定年度学习计划、青年理论小组交流等活动,做到学习无死角,成员全覆盖。二是针对工作中易出现的风险点建立制度,围堵风险点,形成制度链,强化安全责任建设。三是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应急预案,出台《出版安全提醒清单》、《政治性审读清单》等,实现精细化管理。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抓手,以学习培训、闭卷考核、“传帮带”等活动为依托,切实增强职业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存在刊发虚假失实新闻等情况,采编行为规范。
河南日报记者冯芸,2021年7月20日下午在暴雨如注的郑州,徒步蹚水2小时去采访,摔伤膝盖、筋膜破裂,但她直到稿子审定后才到医院处理外伤。
法直播团队不分昼夜,坚守抢险救援现场采访报道
2.维护社会公德
针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积极发声,自觉抵制不良之风,维护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同时,通过红色主题文艺汇演、“走进长征话初心”主题讲座及“平凡岗位出彩有你”主题讲堂等,传承红色基因,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强化道德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3.接受社会监督
河南日报严格遵守《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要求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报社公开多种渠道接受群众举报投诉,并定期在头版刊登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的投诉热线。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支持保护采编人员正常采编行为,2021年度无受到侵害的采编人员。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同职工签署劳动合同、足额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并依法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利。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报社严格执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范记者证管理。2021年,集中开展记者证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并制定集团管理办法,严格准入制度、申领程序和材料审核等环节。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短视频学习训练营
十、合法经营责任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始终严格遵守中央有关政策及新闻出版法规规章,合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
十一、后记
1.回应
针对上一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的不足,一是上线大河云融媒机制和顶端新闻,形成“一朵云”“一个端”的双层架构、双向赋能,建立集团层面的统一指挥调度体系,重塑集团内容生产生态;二是调整考评体系,改变原有考核框架,基准工作量由纸媒发稿量转为新媒体发稿量;三是通过实战养成和全面培训,助力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
2.不足
策划创意能力薄弱,缺乏现象级的爆款产品生成机制;技术底盘弱,面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运用,主动应变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差距;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并重的新闻作品还不够多,采编人员创新意识需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技术赋能的融媒产品创新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社会舆论监督报道需强化;内部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低,资源、网络等共享不畅;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短板突出,懂经营、金融、科技的干部少。
3.改进
一是继续探索大河云融媒机制和顶端双层架构、双向赋能,提升内容生产力和传播力;二是进行有效投入、沉淀数据要素、挖掘数字价值,让技术创新释放宣传、发展新动能;三是专班研究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信息互联互通水平;四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