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本习题及答案

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思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

什么主要的区别?

思路: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1)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2)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主要的区别表现为

(1)贸易量迅猛增长。

(2)贸易依存度加大。

(3)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

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

思路:二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1)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贸易成为必然。

(3)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4)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

补充:可能政府的出口鼓励、人口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大大推进世界贸易。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思路:新趋势包括

(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大。

(2)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

(3)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成为主流。

(4)行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5)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加强。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都不及西欧?

思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特别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大限制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反,西欧各国割据,资源短缺,急需对外扩张,进口本国所需的产品,于是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6.比较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

达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

因。

思路: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开放拓展和对外贸易乃至经济有实质性的推动。究其原因,远航的主要性质是“宣威异域“的“朝贡贸易”。当时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对从事海外贸易而获利没有兴趣,政府禁止任何私人出海贸易,所以即便发现了通向它国的新航道却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海外贸易。

相反,西欧的地理大发现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大发现”,极大地刺激了国际贸易和西欧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大发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向外输出商品需要的探险行为,政府也极力借助发现新航道对外掠夺和殖民扩张。

7.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思路:本章用中国和世界的数据说明了贸易与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国际贸易不仅仅是国际商品交换而且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开放经济的发展要快于封闭经济的发展,一国要发展决不能忽视贸易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加入WTO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8.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

思路: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斯密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差异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有一些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为什么发生贸易,主要从偏好差异和收入差异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9.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

思路: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的差异

(1)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以规模报酬不变。

(2)新古典学派假设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而且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

10.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

来分析国际贸易?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

为什么?

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

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

3.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

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4.“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

思路: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说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这不仅可以从Sachs和Warner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说明。

THE END
1.2024年车载GPS导航市场调研与前景预测一、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二、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十二章 2024年中国车载GPS导航仪产品市场产业链分析 第一节 2024年中国车载GPS导航产业链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24年中国车载GPS导航仪芯片市场分析 一、中国车载GPS导航仪芯片市场概况 二、重点厂商 三、技术发展进程 四、车载GPS导航仪芯片价格走势 第三节 2024年中国...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68/CheZaiGPSDaoHangShiC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html
2.美方限制对华出口芯片外交部商务部回应8月31日,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英伟达称被美国政府要求限制向中国出口两款被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务的最新两代旗舰GPU计算芯片A100和H100。9月1日,外交部、商务部分别就此回应—— 外交部: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科技霸权主义 9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回应,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科技霸权主义,美方一再泛化国...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565279827136860161
1.起底美国出口管制“黑名单”:261家中企被纳入,连续打压中国5G...2019年5月16日,BIS将华为及其分布在全球26个国家(地区)的68家子公司纳入实体清单。此次新增是首次针对一个公司,而且是一个公司及其众多子公司。 在针对中国5G上,实体清单有哪些措施? 除打压华为中兴之外,去年8月1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以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利益为由,宣布在美国政府“出口管理条例”名单...http://pc.nfapp.southcn.com/1367/2247052.html
2.美限制AI芯片出口中东,分析人士:为防止中东国家将芯片转售中国【环球时报报道记者赵觉珵】路透社8月30日报道称,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和AMD均已收到美国政府限制向中东国家出口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要求。分析人士称,此类举措是为防止中东国家将这些芯片转售中国。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英伟达在本周提交给监管部门的一份文件中披露了新的出口管制要求。“在2024财年第二季度,(华盛顿...http://cacs.mofcom.gov.cn/article/flfwpt/jyjdy/cgal/202309/177745.html
3.美国被曝施压荷日德韩四国对中国扩大实施芯片出口管制,但遭一些...对此消息,阿斯麦、荷兰贸易部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均拒绝置评,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也拒绝置评。 彭博社指出,自2022年以来,拜登政府一直紧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对先进芯片制造机器和用于开发人工智能复杂芯片的出口实施全面控制。作为芯片制造设备开发的两个关键国家,荷兰和日本去年也加入了美国的这一行列。然而...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4_03_07_727541.shtml
4.盘前有料丨MSCI将于明日公布是否扩大纳入A股多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今日...27日,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官方微信宣布,近日公司已获得6亿美元B轮融资,SK中国、SK Hynix以及数家中国一线汽车集团(与旗下基金)联合领投。B轮融资后,地平线估值达30亿美元。地平线介绍,这是继2017年下半年公司获得由Intel领投的超过1亿美元的A+轮融资之后的再次融资。至此,全球三大半导体企业中的两家(Intel、...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2281055533328.html
5.和评理以“国家安全”为由的芯片出口管控,让美国芯片巨头没了...继本月初宣称对中国人工智能算力新型芯片实行禁售规则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近日正与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讨论该公司为中国开发的三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的细节。 英伟达表示,所有程序均遵循美国商务部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限制,但雷蒙多周一表示,商务部正在调查上述三款芯片的具体细节,以确保不违反出口管制。 https://mobile.my399.com/p/290250.html
6.半个月前简化程序,如今又考虑收紧?美国芯片出口限制政策“反复...早在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首次发布了针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法规,禁止美国制造商向中国出售一些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以及相关设备。 一年后,美国扩大政策范围,限制英伟达、AMD等美国芯片公司向中东、非洲和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必须先获得出口许可证),以防止一些中间商将芯片转移到中国。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80730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家密码管理部门依法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且具有加密保护功能的商用密码实施进口许可,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中国承担国际义务的商用密码实施出口管制。商用密码进口许可清单和出口管制清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家密码管理部门和海关总署制定并公布。 https://www.yncjxy.com/baoweichu/falufagui/20964/
8.国产汽车芯片潜力巨大中国企业份额汽车半导体2023年,中国车用半导体中的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约在10%。我们预测到2030年左右,中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应该有机会接近40%,这是非常显著的提高。2024年预计新能源车产销1150万辆上下,新能源车占有率37%,一辆新能源乘用车大概需要用到1500颗芯片,全球汽车芯片2025年将达到800亿美元。汽车芯片国产创新势在必行。 https://blog.csdn.net/sinat_36668944/article/details/14236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