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而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我国外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外贸经济的新增点,其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所谓跨境电子商务,广义理解为外贸领域内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对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言,从1993年国务院提出“金关工程”计划,到20世纪初如阿里巴巴、慧聪网等企业逐渐在互联网上搭建企业门户,再到此后各类跨境电商平台加大力度扩展产业链,打造一站式外贸服务链条。当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已经进入3.0阶段,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市场生态体系。
可以看到的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成果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从消费层面来说,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契合了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从产业层面来说,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为中国制造品在海外市场打造品牌形象创造了便利条件。
据了解,1993年国务院提出“金关工程”计划,旨在建设现代化外贸数字信息网,将商务、运输、金融、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和税务等多部门通过计算机进行互联互通,以电子数据交换方式进行无纸化贸易,进而实现国家进出口贸易业务的电子化。在此期间,我国先后搭建起的中国电子口岸、对外经贸合作部网站、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一批网站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从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到20世纪初,一批企业逐渐在互联网上搭建企业门户,网络黄页逐渐代替传统纸质黄页,尤其如阿里巴巴、慧聪网等跨境电商B2B信息平台开始崭露头角,标志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入发展正轨,而网络黄页的模式也被比喻为跨境电子商务的1.0阶段。在这一阶段,平台服务商大多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对外营销的窗口,尚且不具备在线交易的功能。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入2.0阶段是在2004年前后,彼时跨境电商平台逐渐摆脱信息黄页的模式,通过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电子化,实现在线交易。敦煌网可视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此外如eBay、亚马逊等国际零售巨头也是在这一时期,通过收购的方式加码布局中国市场。而在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传统外贸企业都在寻找增加进出口值的出路,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更是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自2010年起,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步入3.0阶段。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行为来看,各跨境电商平台不断加大力度扩展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如阿里巴巴在此时期宣布收购深圳一达通,形成了从“找外贸”到“做外贸”的一站式服务链条;2013年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企业跨境通成立,也是以提供包括融资、运输、保险、仓储等一体化全方位的外贸服务为主要业务。
碎片化、小单化、移动化成为这一时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词。对此,王健表示,上述特征标志着普惠贸易趋势的显现。所谓普惠贸易,指的是中小微企业,甚至于个人参与国际贸易的现象。区别于传统外贸大单交易的形式,碎片化的贸易形式更多指的是跨境零售,或者说小额的跨境贸易。以往要通过进出口商才能完成的外贸交易,现在通过互联网就能找到全球各地的买家,其中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普及起到了降低全球贸易门槛的作用。
商务部发布的《2017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海关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总额为902.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0.6%。同时报告中指出,近3年中国海关跨境零售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均在50%以上。
在王健看来,诸如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等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及成熟,让众多中小企业得以进入全球市场,这些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可以更容易地去创建自己的品牌,把产品直接卖给终端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其实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改变了传统贸易的形式,而这也正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所在。
普惠贸易趋势的显现进一步强化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力。从市场表现来看,2017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呈现出助推国产品牌“出海”的新特征。举例来说,去年“双11”前夕,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曾表示,天猫将在“双11”期间,助力包括海澜之家、格力、海尔、李宁等100家品牌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实现对接。
此外,平台型企业也在加速布局全球市场。如去年6月,敦煌网首家海外数字贸易中心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启动;去年11月,阿里巴巴首个海外eWTP试验区“马来西亚数字贸易区”在吉隆坡启动运营。
王健表示,跨境电子商务给全球贸易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结构发生的变化,其中包括市场的主体、交易方式等方方面面。就市场主体的变化而言,此前的传统贸易形式中,跨国大公司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如今其地位却在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平台作用逐渐提高。而在产品交易方式上,正如此前提及的普惠贸易趋势,碎片化,小单化等特点越发显现,中间商越来越少,这都是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对传统贸易形式的改变。就此预计,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当前表现出的趋势和特点,未来也很有可能会引领全球贸易新规则的出现。
“一带一路”的建设,也能体现出我国近年来国际合作的成果。今年是我国领导人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第五个年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值达7.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
《2017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提出,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政策逐渐放开,经济增长带来的可支配收入提升、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互联网普及率提高以及支付、物流等配套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质品牌也将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实现当地产业升级和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