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市场消息称,小红书考虑今年在美国上市,IPO规模高达10亿美元。(界面新闻)
市场消息称,小红书考虑今年在美国上市,IPO规模高达10亿美元。
小红书被传上市顶流难、破圈难、转化难如何向资本讲故事?
另一方面,有媒体报道称,小红书难以形成超级顶流导致用户增长停滞,加上“破圈”艰难,内容质量或堪忧。那么小红书被传上市的资本是什么?如何拆解其背后的商业价值?
小红书被传上市?它的上市资本是什么?
优质的UGC内容创作无疑是小红书的核心竞争力与社区生态的流量源泉,其商业价值转化聚焦在强消费能力的年轻人群之中。小红书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其月度活跃用户数已经过亿,其中70%用户是90后,95后用户占比50%。在UGC内容方面,资料表明,2020年用户在小红书发布了近3亿篇笔记,全年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超150%。其中2020年2月,美食类消费DAU一度超过美妆,成为小红书社区第一大垂直品类。
“我几乎每天都会打开小红书,有想搜索的内容都会去看看,因为小红书的社区内容这一块确实不错,我觉得它就像是美好事物后花园。”已经持续使用小红书长达4年的用户梁晶晶对《商学院》记者说,小红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从最初的观看受众变成了参与社区内容共建的角色,会种草也拔草小红书推荐的产品。
但是梁晶晶表示,自己基本不会进入小红书的商城进行消费,只是在内容贴中“种草”,去海淘、淘宝或者官网进行“拔草”。艾媒数据显示,仅28%左右的用户使用小红书会在其商城进行消费。同样是小红书资深用户的李野告诉《商学院》记者,自己曾经因为被内容“种草”而打开小红书商城,但是发现商城体验没有实质感,感觉在逛低配版淘宝,并且小红书也没有提供类似淘宝和抖音的优惠券等活动,自然不会在其商城进行消费。
对此,丁道师表示,“小红书的用户月活其实很客观,那么小红书这么大的一个影响力和它的盈利收入其实并不匹配,因为目前小红书还处于一个生态构建的阶段。因此小红书想上市完全可能,但是难的是接下来,小红书要如何和资本市场讲好一个故事是它目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破圈难,小红书难成超级“顶流”?
另一方面,2017年明星的大量入驻小红书让其享受到用户迅速增长的甜头,小红书开始签约红人,推出MCN合作计划。接着,2019年小红书搭上短视频快车道,2020年推出100亿流量向上计划,对视频创作者、直播创作者和泛知识、泛娱乐类创作者进行定向扶持。有媒体报道称,2021年小红书将大力发展直播与视频。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将其称为“以视频化驱动,进行社区2.0的升级”。
丁道师认为,小红书是走流量普惠的道路,“仅由某几位头部网红聚集流量会导致平台风险大。因为一旦网红出事或者离开平台,这些网红可能并没有给平台带来多大的价值却要让平台背负骂名,这是很不值的。因此如果太过依赖几个网红,平台一定遭殃。所以大型平台一定不能把流量和资源过分寄托在某几个人身上,而是让更广阔的用户群体来分摊这些流量,这是平台发展的长久之道。”
对于小红书破圈艰难问题,丁道师认为:“破圈有时候并非最优选。破圈有时候反而会使得平台整体的内容泛滥,质量降低,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就像郭敬明做《小时代》电影招来骂声一片,但从商业角度来看,他是成功的。因为他的定位就是女中学生,用户定位非常明确。所以小红书定位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群,它如果把这一条道路做到极致,那小红书的商业价值肯定足够了。因为一个产品是不可能取悦所有的用户,中国多元化的用户太多了,破圈有时候是得不偿失。”
流量是给他人做“嫁衣”,小红书商业化道路何去何从?
“小红书的商业路径还是比较明晰的,小红书让用户从被动的受众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内容的生产者以及平台生态的共建者,达成了内容和品牌产品的有机融合。”丁道师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出现,Z世代及千禧一代开始登上消费时代的舞台,他们不在乎模式和平台,更愿意遵循内心的想法来选择产品,换句话说,他们更想“把控和参与”他们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