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资超150亿美元!喻渭蛟、汪力成、刘启宏等近4000位浙商奔涌向中亚?
随着与中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亚五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商机,正吸引越来越多目光敏锐、勇于探索的浙商、浙企进入。
浙哈领导嘉宾与代表团合影
7月初,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赴哈萨克斯坦,签约开通跨境快递物流业务;7月中旬,中亚华塔工业园总经理毕文臣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加紧推进中亚华塔工业园项目;此前,浙江服装企业新德集团创始人刘红军去中亚考察服装市场的情况;浙江人工耳蜗企业诺尔康公司总经理李楚也飞了一趟中亚,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医生培训……
以长龙航空为例,其商务总监王玉国正谋划加密杭州—阿拉木图的航班,从一周四班加到每天一班。过去五年间,他亲历了长龙航空中亚航线数从0条增加到6条,见证了客座率不断上升的过程。
近4000家浙企是中亚五国的贸易伙伴
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结合部,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途经地,新时代“一带一路”首倡之地。五国总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7700多万,2022年GDP总量约3685.72亿美元。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在中亚的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投资额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3月底,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50亿美元,累计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639亿美元。
浙江与中亚五国具有坚实的经贸合作基础。浙江财经大学中亚研究院院长余慕鸿撰文称,2023年1—7月,浙江与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达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公开数据显示,浙江对中亚五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3916家,民营企业表现尤为突出,进出口占比超9成。
面对不断涌现的市场机遇,越来越多浙江企业进入中亚五国,积极布局。
今年7月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邮政董事会主席正式签约。双方将完善一站式全链路中哈跨境快递物流服务体系。今年6月底,圆通速递中国哈萨克斯坦跨境快递物流业务正式开通,哈萨克斯坦成为圆通在中亚地区覆盖的首个国家。
6月下旬,浙江省贸促会带领31家浙江企业、近50位企业家代表,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商贸考察活动,华立、长龙航空、诺尔康、百佳荟等浙企与乌方签署合同总额3.7亿元的合作协议。
5月底,绍兴市柯桥区商务局主办的中亚纺织面辅料展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46家柯桥企业参展,展出面料、辅料、家纺等万余款多样化产品。仅展会首日,就吸引了33个国家近5000名纺织服装行业买家前来现场洽谈采购。
越来越多浙江人到“四金之国”掘金
作为中亚五国中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资源丰富,被称作“四金之国”:黄金、“白金”(棉花)、“乌金”(石油)、“蓝金”(天然气)。其首都塔什干是古丝路上的重要枢纽,中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毕文臣于2003年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在他看来,这里夏季漫长,气候干热,气温可达44摄氏度,“不过只要在树荫下就特别凉爽”。当地饮食与新疆接近,人们吃牛羊肉、手抓饭。夏季水果有西瓜、香瓜、梨子、樱桃等,也有从国内进口的芒果、桔子,“在冬天,蔬菜比肉贵。”
乌国通用语言是俄语,现在正大力发展本国语言,“正式谈判时,官员尽量都说乌兹别克语。”毕文臣告诉《浙商》记者,十多年前,当地会汉语的人非常少,找翻译特别难,因为当地青年一般到欧美、日本留学,而现在,乌国很多官员、商人都送子女到中国留学。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的中亚留学生数量接近2.8万人,在浙江的近3000人。
毕文臣说,过去河南人、山东人在乌国的较多,近来浙江人明显多起来,他们开中国超市、宾馆等。几乎每个月都有中餐馆开业,很受当地人欢迎。
华立于2004年起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实施“销地产”策略,至今已在塔什干成功建立并运营3个制造工厂。
2024年5月3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在塔什干会见华立集团董事会主席汪力成。
2024年6月25日,华立海外与塔什干州政府正式签署《乌兹别克中亚华塔工业园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启动项目。
今年6月25日,华立与乌方签订中亚华塔工业园投资协议。这是华立布局在中亚的第一个工业园,占地227公顷,位于塔什干州阿尔马雷克市,距离塔什干仅60余公里。“工业园正在招商,欢迎高科技产业、医疗器械、纺织、芯片、汽配等行业的企业入驻。”毕文臣介绍,当地政府给园区及外资企业提供了较优惠的政策。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实行10日入境免签政策。毕文臣表示,如果有浙商打算去乌国考察,华立团队能代办很多事务。
中亚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签约
除中亚华塔工业园外,在乌兹别克斯坦,温州市金盛贸易有限公司投资的鹏盛工业园已运营十余年,已入驻陶瓷、制革、制鞋、明胶食品等14家企业。该工业园曾被商务部评为“丝路明珠”项目。
“很多中国人去中亚寻找机会”
“乌兹别克斯坦GDP发展很快,首都塔什干新造的房子比较多,房价3年翻了2倍,地砖等建材生意很好。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利息高达百分之十几,企业能承受,说明投资回报率高。”刘红军告诉《浙商》记者,“现阶段小企业主、年轻人涌过去较多,在机场看到很多中国人,大家都想去看看机会。”
刘红军等浙商考察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
今年6月,刘红军跟随浙江省贸促会组织的浙商考察团来到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此行他有许多发现——中国央企、国企的建设单位较多,承担了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银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主要服务中国企业;华为、大华等大型民营企业已深耕当地市场;农业方面,由于畜牧业、皮革业基础好,温州人很早就在乌国开办制革厂;因当地棉花品质好,浙江纺织企业也有意进入。
刘红军考察了两国服装市场,发现新德集团服务的不少欧美、土耳其品牌在两国做得不错,而当地本土品牌较为“低小散”。他计划,下一步在服务好欧美、土耳其客户的同时,将在这里建立自有团队和销售渠道,以服务小客户。
诺尔康与当地合作方签约
6月25日,李楚代表诺尔康在乌兹别克斯坦与乌方签订合作协议。他介绍,协议约定,乌方将采购100台诺尔康人工耳蜗用以救助本国儿童;同时,诺尔康将帮助乌方开展医生培训。“8月中旬会有乌方医生、听力师来杭州,到我司培训,以加强当地耳科水平。后续乌方医院做第一台(人工耳蜗)手术时,我们的医生将也前往支持。”
李楚介绍,诺尔康产品正在乌国医药监管部门注册,预计3个月内完成。乌国将是诺尔康产品在海外落地的第一个中亚国家。
从0到6,航线快速增加
此后,为减少亏损,长龙航空总裁数次带队去乌国,协商调降航线费用,最终得到乌国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对收费标准进行了下调,同时长龙航空积极开拓市场,维持了航线运营。
2020年1月,成都—塔什干;7月,西安—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2023年9月,杭州—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12月,成都—比什凯克;今年6月,西安—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目前,长龙航空已开通中亚三国4个城市的6条航线,每周往返32架次,累计承运旅客超过14万人次,成为中国与中亚间第二大航司,在民营航司中领先。
乘机旅客中,除了撒马尔罕航线游客较多外,其他航线的旅客多为中资企业人士,也有少量旅游团,前几年多为中国旅客出游,近年入境旅客多起来,比如今年4月广交会期间的阿拉木图—杭州航班,许多中亚商人经杭州到广州参加广交会。
王玉国说,长龙航空下一步将加密杭州、成都、西安3地至中亚的航班。“航线是‘空中丝绸之路’,虽然目前市场还没那么大,但从趋势看,航路搭起来后,中国和中亚间的往来乘客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