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点是新闻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规律。
【点拨】
新闻的特点一般包括: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公开性这几个,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小伙伴们一定要重点理解。
2.新闻为什么必须真实和迅速?
(1)出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新闻为什么必须真实和迅速?这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出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人类作为聚众而居的高级动物,要面对来自自然界和其他群体的挑战,就必须及时地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以便及时做出决策,采取行动。一切正确决策的前提是情况报告(我们可以称为新闻或消息,亦可称作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全面的。而且采取恰当行为的前提是情况报告必须及时。
(2)在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3)新闻媒介争取受众、吸引受众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介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竞争的目的是争取受众,而归根结底,新闻媒介是依靠真实和迅捷来吸引受众的。任何一种媒介,只要受众认为这家媒介在隐瞒事实、歪曲事实,他就会被受众遗弃。
(4)决定了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社会体制下的新闻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何种媒介的传播工作,对他们的素质都有一个共同要求:首先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这一切都是从保证新闻的真实和迅速出发的。
这部分属于新闻学中的重点知识,除了记忆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与后真相下的新闻真实相联系,小伙伴们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哦!
【补充】
新闻的基本特性
(1)真实性:真实性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真实性含义的基本要点就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合。
(2)新鲜性:即新闻所报道的事实要有新意。新闻不等于事实本身,新闻必须是具有新意的事实和信息。事实本身具有新意,是新闻报道中新闻性的基础。
1.两种新闻定义
A.报道说: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B.信息说: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1)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给人们行为的预期。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对现代生活有何意义?
信息是人们一切行为(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军事的、生活的等等)的前提,而新闻就是提供信息的,新闻报道和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在一起。
这两种定义并不冲突,在不同场合有自己的内涵和功能。“报道说”将报道作为新闻的落点,是直接服务于当时对新闻的管理需求;“信息说”是学者将西方信息论引入已有的新闻研究中提出的观点。
补充:新闻和信息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表述;
2.都是接受者预先未知的事实;
3.都讲求新鲜、真实、准确;
4.都是可传递的。
◆区别
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2.新闻要求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问题作比较完整、全面的表述;
3.新闻是一种公开的、在较大范围传播的信息;
4.新闻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倾向性。
2.两种定义的辨析
(1)共同点
都概括或反映了新闻的“真”和“新”两个基本特点。
(2)区别
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形式,也就是我们通常从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上看到的新闻作品。
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实质。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信息是“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给人们行为的预期。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因素,没有信息、没有预期就采取行动,会产生严重后果。信息是一切行为的前提,而新闻就是提供信息的,这显示出新闻报道在现代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
补充:新闻的其他定义
1.事实说:将新闻看作是一种事实、事物、现象的本身
范长江:新闻就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功能说:把新闻归为一种实现某种目标、达到某种目的或完成某项使命的功能或手段,也成为“手段说”。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3.活动说:即将新闻视为一种报道或传播活动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信息说:即认为新闻是一种信息
项德生:新闻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信息。
宁树藩: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新闻的名词解释
1.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1)含义
新闻本源讨论的是新闻从哪里来的,或者说记者都从哪里去发现新闻。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是: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其对于我们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反对凭空捏造新闻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
新闻最主要的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新闻工作者不仅要从事实出发找新闻,而且要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
(2)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这是陆定一在1943年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概念。有了事实变动才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新闻是记者反映客观生活的结果。
(3)新闻本源的要求
记者不仅要从事实出发找新闻,而且必须从事实的变动中着手找新闻,因为,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这就是新闻最主要的功能: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那么就需要记者应该具有新闻敏感。
A.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B.揭示提供和散布新闻的意图。
A.记者采访他人;B.记者在现场目睹;C.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3.新闻起源
(1)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因。
(2)新闻起源于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
(3)新闻是人类共同劳动过程中,为了协同动作、趋利避害而进行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产物。
(四)新闻要素·
1.新闻五要素——“5W”
(1)Who发生新闻的主角谁
(2)What发生的事情
(4)Where发生的地点
(5)Why发生的原因
2.明确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
(1)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2)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3)有助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新闻要素也是本章的重点,大家以名词解释准备就好。
1.以新闻内容来分类
在中国可以分为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和社会新闻。综合性日报往往以把报社分为政法部,经济部,教卫部,体育部等等。
2.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
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和地方新闻
(1)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2)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4.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硬新闻与软新闻
(1)硬新闻
(2)软新闻
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如社会花边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形式上通俗,注重趣味性。
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它主要出现在大众化通俗报纸。人们一般在硬新闻获得满足后才需要软新闻。
【举例】
如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关于新增确诊人数的报道,有关国家大事的报道,就是硬新闻,如:《本土确诊新增49例,浙江38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中国与尼加拉瓜建交》等就是硬新闻;
如娱乐新闻、社会新闻,能带给人们乐趣、人情味较浓的新闻为软新闻,如:《老父亲谎称儿子亡故,将秘密埋进“衣冠冢”》、《年仅25岁,入伍大学生在执行戍边任务中牺牲》等就是软新闻。
软新闻的特点:
第三,软新闻很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即人们所说的“散文笔法”。
(3)两者适用范围
A.虽然不同的人或群体对新闻有不同的需求,但从总体上说人类必须在硬新闻获得满足以后才会需要软新闻。
B.从总体上说,新闻媒介也是以传播硬新闻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
C.一般说来,严肃的高级报纸在中国以党媒为代表,以刊登硬新闻为主,大众化通俗报纸在中国以晚报为代表,则有更多的软新闻。
(4)“硬新闻软包装”
A.什么是“硬新闻软包装”
同一个题材,不同的重点、不同的视角,形成两类不同的新闻,以娱乐化的视角来报道硬新闻。
B.“硬新闻软包装”的产生背景
随着竞争加剧,尤其是部分媒体以盈利为目的,过分追求点击率和流量,把灾难性新闻当成娱乐新闻来对待。
C.慎重对待“硬新闻软包装”
严肃媒体、主流媒体要始终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原则,警惕一味追求新闻震撼的视觉冲击,而应着眼于报道事实本身,避免媒介伦理失范等问题。
硬新闻和软新闻在初试各高校中考察较多,大家需重点注意,其他分类了解即可。
以新闻写作标准分类,新闻的类别有:
1.一般性新闻报道
一般性新闻报道,又叫“纯新闻、消息”。它是一种以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被称作“报纸的文体”。“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简讯”、“动态新闻”、综合新闻等。②其写作简单,通常以叙事为主,以叙述为主要手法,只要将新闻的基本要素交代清楚即可。其特点是简明和客观,一般采用“倒金字塔”、“正金字塔”和“倒正金字塔结构”。
2.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是利用受众都容易理解的词句,将复杂深奥或者片面的新闻事实报道出来,并加以背景说明,指出其实质含义的一种报道方法。其着重回答五个W中的WHY。告诉受众新闻事实的意义及前因后果,对于复杂的事实进行整理和解释采写这类新闻,要求记者运用大量的事实,完整、清晰地交代必要的背景材料,揭示新闻事实的原因、实质、影响及发展方向。③一般而言,分析要有数据作为支持。
3.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入分析事实的意义的报道方法。它与解释性报道有明显区别:解释性报道只要求交代新闻事实的背景,主要是用事实说明。深度报道则不同,不仅要向受众报道新闻事实,还要求对新闻要素做进一步的深化,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里把握其真实性。深度报道就是昨天的新闻背景与今天的事实发生关联,以获得明天的意义。
4.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的一种综合,是一种以系统而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新闻报道形式。往往用于“批评性报道”,“揭黑性报道”,比如《华盛顿邮报》著名的掏粪运动就是调查性报道的典型代表。
【注意】
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可能会在实务部分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察,大家需要重点注意一下哦!
新媒体时代新闻类型的新发展
1.公民新闻
指的是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事件的新闻实践,由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新闻界提出。是一种交互性的新闻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垄断新闻内容产生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它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报道新闻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需求。公民新闻使得信源结构发生改变,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2.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是指基于一种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进而挖掘数据背后的关联与模式,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的可视化传播,创作新闻报道的新方式。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下产生的,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它为记者将传统的嗅觉与运用规模庞大的数据信息结合起来报道新闻创造了可能。具有为公共利益服务、客观性、公开的数据为基础、深度性等特点。
3.众包新闻
1.新闻要素;(2021年西安工程大学440名词解释;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334名词解释)
2.新闻真实;(2021年广州大学628名词解释;2021年四川社会科学院名词解释;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名词解释)
3.软新闻;(2021年上海大学440名词解释;22021年西安财经大学334名词解释)
4.硬新闻;(2021年厦门大学学硕703名词解释;2021年河海大学440名词解释)
6.新闻要素及其组成。(2021年上海理工大学440简答)
7.新闻真实性是什么?新闻工作是否要遵循本质真实?为什么?(2021年中南大学889论述)
8.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遭到了哪些冲击?请你谈谈有哪些应对措施?(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440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