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助文物踏上归家之路新华报刊

2020年4月24日,两位外国游客在展柜前欣赏展出的文物。

当日,“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环球》杂志记者乐艳娜

编辑/马琼

“我曾经站在万寿山山腰,眺望颐和园的秀丽风光。作为中国皇家园林仅存金属建筑的构件之一,我铜质的身躯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劫掠和1900年‘庚子国难’之后,我与另外30位兄弟,流散于全球不同的角落。1993年开始,在无数人的帮助下,兄弟们陆续踏上归途。而我,也终于在2024年1月11日回家,重新看到岚光叠翠巍云塔,湖影回廊漾梵楼。我的名字,是颐和园宝云阁铜窗芯。”

“我和我的兄弟们,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起美轮美奂的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我的身上雕满了西式番花、贝壳、牡丹、玉兰、荷花等精美纹样,是中西合璧的杰出代表。1860年后的百年里,我和兄弟们在美国和欧洲大陆上不断辗转,最后暂居于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2013年,家乡的人们发现了我,并立志带我回家。10年的艰苦谈判、审核、协调,2023年6月21日,我和另外6位兄弟,终于回到了令我们魂牵梦绕的圆明园。我们,以及许许多多仍然流落在外的兄弟,是圆明园石柱。”

“我是北朝至唐彩绘陶制人物骑马俑,文物走私分子将我贩卖到了澳大利亚,我出生的信息因此完全遗失。2023年10月25日,我与一尊隋晚期至唐铜鎏金佛立像和一件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潜龙化石,被一起交给了来自我家乡的亲人,他们将护送我安全回家。”

……

党的十八大以来,1800余件(套)“回家”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都可以这样讲述它们的故事。回家的路程虽远,历时虽长,但终能与翘首相盼的家人团聚。同时,还有不少流失文物仍在异乡,它们在等待某种机缘踏上回家的路,或让其“家人们”知道它们身在何方。

“让离家的国宝‘回家’,是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不灭的美好心愿。”上海大学教授、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平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这样说。这位撰写了《流失海外的国宝》《离家的国宝》等著作的专家30多年来奔走于海外博物馆、收藏机构追踪问迹,“以期凿凿有据,为推动流失海外文物的寻踪和追索贡献绵薄之力”。

有了像陈文平教授这样的“觅宝人”,国人们才得以了解流失文物的下落,以及它们当初如何离开了家园。寻踪之后,还有寻找它们被非法带出国境证据的“寻据者”,以及持续推动它们回国的“追索人”。离家文物的归家之路,是一个包含艰难追踪过程、繁琐追索程序和复杂司法协调的“三步走”的征程,这个过程中凝聚了无数愿意为之不懈努力的人们的“心与力”。

“觅宝人”30余年海外寻踪

唐开元二年(714年),郎将崔忻(一说崔)完成册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的使命,返回唐都长安途中在黄金山下(现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内)刻石题记,后人将此石称为鸿胪井碑。

大祚荣接受“渤海郡王”册封后,渤海成为唐王朝藩属。这一块唐碑,见证了唐朝册封管辖东北的过程,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日俄战争后,日本海军大臣斋藤实将鸿胪井碑交给日本皇宫,并最终将其安置在东京皇宫御府之一的建安府前院内。

多年来,包括陈文平在内的“觅宝人”不断收集有关资料,相继成立“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会”,并建立“唐鸿胪井刻石馆藏馆”“唐鸿胪井刻石纪念馆”“旅顺唐鸿胪井刻石纪念馆”等机构,开展追索返还运动,积极争取被劫文物早日回归祖国。

2020年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新闻发布会现场展示追索回的流失文物照片

陈文平在其2023年11月出版的《离家的国宝》中详细勾勒了10件国宝的流失真相,均是他多年细心调查的成果,其中调查最多的除了鸿胪井碑,还有昭陵六骏中的两骏。他告诉记者,“觅宝”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配合、不被理解的难题,但他常以“一念在兹,万山无阻”来鞭策自己,为了使流落海外的国宝不至于渺无踪影,他甘愿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寻据者”抄写10万页档案找证据链

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一般情况下都由“铁将军”把守,即使是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王储时期的查尔斯都曾被挡在门外。这个被称为“斯坦因密室”的神秘展厅,面积仅20多平方米,常年恒温恒湿,仅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学者开放,至今登记在册的进入者还不到50人。

斯坦因是中国人憎恨的“敦煌文物大盗”,也是让敦煌文物流散海外最早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曾以500两银子的价格,从敦煌藏经洞拿走经卷8082卷、木板印刷本20卷,以及图画、绣品等文物共29箱9000余件。

自1989年起,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冀青,成为“斯坦因密室”的常客。作为当时中英联合研究项目的一员,他白天抄写,晚上翻译,逐渐积累了10万页原始档案,包括斯坦因的日记、账本等手稿。

王冀青的研究,主要是整理、翻译和考释斯坦因的所有考古探险资料,包括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各地进行野外考察时的旅行与考古日记,其中有许多从未对外公开过。他想通过这些原始资料,揭示以斯坦因为代表的一批近代西方考古学家从中国西北掠夺珍贵文物并运往海外的非法行径。

斯坦因的日记和给友人的信件里,详细记录了他如何在伯孜克里克、高昌、尼雅等地挖掘文物,如何在石窟中“将壁画泥皮层切割下来”,古物装箱总重量达到12865斤。

尽管当时的地方政府向斯坦因提出了抗议,并告知其“只能观览考查,不能随意挖掘及运载古物出境”,但斯坦因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将这批古物运到印度。

“很多人对文物流失、无法追索非常愤慨,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需要静下心来找到文物如何从中国被非法运出去的证据。斯坦因中亚考察的年代,是中国积贫积弱之时,当时的中国政府发现了西方探险者非法盗掘中国文物,但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到了今天,斯坦因时代流失的文物根据国际法可能无法追索,但我们至少要把证据理清楚,证明这些文物属于非法出境,它们的主权仍属于中国。”王冀青说。

“追索者”25年的坚持

2020年10月16日,英国伦敦,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中国外交官与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警探热情击肘,庆祝他们刚刚签署的文物接收确认书。

至此,一批68件流失英国文物的所有权被正式移交给中国政府。

时光倒流25年,同一地点,中国人第一次从英国警方通报中得知这批文物的线索,由此开启了长达25年的追索征程。

1995年2月,英国警方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致电,通报在侦破一起国际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疑似中国文物。当年3月,英国警方实施“水烛行动”,截获扣押嫌疑人运抵英国的大量文物。

整整3年后,迫于中方压力,该案2名主要嫌疑人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归还文物协议书。1998年5月,3000余件返还文物被运回北京;8月,该案另一名嫌疑人与国家文物局达成和解,归还7件文物。但是,该案中1名文物购买人拒绝参与协商谈判,涉案文物一直被英国警方扣押。

消息传回国内,国家文物局立即组织重启追索机制,拟定追索方案,组织专家鉴定,形成追索清单,向英方发出追索函,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经过现场清点,最终认定追索文物共68件,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同意全部归还。

2020年10月20日,随着CA938次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流落异乡多年的瑰宝终于回到祖国。

其中一套唐三彩七星盘,由承盘、6个小杯和1个大杯组成,盘外壁及杯器身施黄、绿、白等釉,是唐代现实生活的再现,也反映出唐代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

关强表示,流失文物追索不仅牵涉极其复杂的法律难题,还往往涉及民族情感和国际关系,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系统工程,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20多年来,中国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和流失文物追索能力,致力于文物返还领域国际规则改革与完善的正义事业,推动国际规则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演进。2022年,国家文物局还设立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办公室,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制度化、体系化程度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法律秩序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关强说,“非法流失文物应返还原属国”“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等理念已成为国际共识。站在更加深远的历史维度回望,这不仅是对一代代中国“觅宝人”“寻据者”和“追索人”不懈努力的回应,更是国际法律与秩序发展的必然走向。

THE END
1.多部门联合向文物犯罪“亮剑”文章2023年8月公安部发布的A级通缉令中8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目前已有7名相继落网归案。同时,公安机关始终把追缴涉案文物作为打击文物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查找文物流向、追缴涉案文物。 走私文物出境,作为境内文物犯罪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一直以来都是打击重点。近几年,缉私部门与刑侦部门携手打击走私文物犯罪,也取得...http://www.mzyfz.com/html/1996/2024-04-16/content-1618599.html
2.最新规定:哪些近现代大师书画作品不准出境解释根据《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41人,代表作不准出境者158人https://mini.caixin.com/m/2023-05-28/102059713.html
3.关于摄影现象的一些另类看法(1)当时我满怀期望等待着下文。我本以为:《人民摄影》花了这么多的篇幅来介绍方大曾,接着就会有大量的讨论和评论文章接踵而至。但,接下来的是沉默、死寂般的沉默、令人不寒而栗的沉默、让人看不到任何轮回一去不复返的沉默! 我当时感到疑惑、感到痛心、感到不知所措。当我知道了前面的说法后,我那双喝酒过多的醉眼...https://www.xitek.com/papers/xitek/xitekoldpaper/A7.htm
4.中国评论新闻中评观察 ■中评社社评 ■中评社专论 ■新闻分析 ■评论员文章 更多>> 社评:“习拜会”给特朗普2.0的警示 中评社香港11月19日电(评论员 冬日)刚在秘鲁利马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的“习拜会”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这… 社评:两岸媒体在新变局下应发挥先行作用 中评社香港11月18日电(评论员 林艶)第五...https://gb.crntt.com/?fullver=1&eqid=bc09212100000d3300000006643344b3
5.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的微博五星卡里的中国梦丨倪汉克:向中国捐赠文物150余件 L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4 4 ?19 10月13日 12:00 来自微博视频号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关注 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 10月12日 15:30 来自微博网页版 转发微博 @警民直通车-上海 发布了头条文章:《...https://weibo.com/shanghaicrj
6.海南省博物馆曾如任职沈阳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黎锦》副主编、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系列丛书《民族精粹》主编并执笔之一、负责中国南海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参加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普查中作为专家之一。独立撰写海南省博物馆专题展《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文本撰写工作,并为...https://www.hainanmuseum.org/hnbwgcms/info/1267
7.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作中国文物出境展览主题讲座[本站讯]近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研究员做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相关专业老师、山东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历史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021/104420.htm
8.[正点财经]深圳海关破获特大文物走私出境案CCTV节目官网CCTV[正点财经]深圳海关破获特大文物走私出境案2021-12-24 10:10:31 [正点财经]鲜花“上网” 居家买花逐渐兴起2021-12-24 10:10:31 [正点财经]云南:部分...[正点财经]动态清零保常安 辽宁大连:一旅客持变造核酸检测证明乘车被拘留2021-12-24 09:34:31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https://tv.cctv.com/2021/12/24/VIDE5F0VXC7hSn2vaBE1cvMC211224.shtml
1.光明时评加强保护,使文物焕发新生重要信息转载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颁布实施,2002年第一次修订。此次再次修订,将我国文物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法律,是对文物法律制度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推动文物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将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石。https://www.scsqw.cn/gzdt/zyhy/content_163395
2.2024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时事评论文章5篇(全文)2024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时事评论文章 第1篇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经典瞬间回顾 2016年里约奥运会已经闭幕,还记得那些经典的瞬间吗? 最励志瞬间:中国女排力克巴西 里约奥运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淘汰东道主巴西队,胜利的时刻女排姑娘们哭了,郎平哭了,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也哭了。这场堪称中国军团在里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mpfr3bb.html
3.光明网评论员:限制名家书画出境,落笔在文化保护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布了《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修订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单,其中张大千、丰子恺、刘海粟、齐白石、关山月、李可染等41名现代大师书画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制定了陶瓷、雕塑、扇子、织绣、玺印、烟壶、漆器等7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5/30/032608337.shtml
4.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八桂先锋网整合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等重要文化资源,强化文物和非遗真实完整保护传承,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主体功能区,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https://www.bgxf.gov.cn/staticpages/20220817/newgx62fc4244-118133.shtml
5.文化市场执法考试题库(含艺术考级艺术品文物版权等方面...A、《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B、网络出版服务单位自登记之日满180日未开展出版服务的,由原登记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注销登记,并报国家新闻出版...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答案:A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102.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应当具备()条件...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9850214.html
6.()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它发行广泛且传递...以下属于禁止出境物品的是___。 A. 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手稿 B. 珍贵文物 C. 濒危的和珍贵的动物 D. 用筹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以下属于物品的...【单选题】人们对某人某事的评论,称为(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面不起源于总腱环的肌肉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社会舆...https://m.shuashuati.com/ti/a24679f2e7db44bcbefaac3d8b587c5b.html
7.山东博物馆本馆新闻山东博物馆2019年度报告在文物鉴定方面,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契机组织举办大规模的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为300余位市民鉴定文物2000余件,积极引导民间收藏文化。配合公安、海关等部门组织开展涉案文物鉴定48次,鉴定可移动文物及其复仿制品1529件、不可移动文物9处;文物进出境审核5次,审核文物及其复仿制品105件;开展文物拍卖标的审核5次...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0/1/9/art_270328_9341.html
8.文化走出去,“百物看中国”,将中国文物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世界...“我爱中国文化,希望这样高质量的中华展览能够多来匈牙利。”不久之前,“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在匈牙利塞克什白堡市圣伊什特万国王博物馆闭幕,匈牙利观众“依依不舍”。 作为上海博物馆首个文化“走出去”品牌——“百物看中国”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首展,自去年6月24日在匈牙利的另一个城市塞格德的...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8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