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发流散文物全球倡议书追索国外劫散国宝

罹劫150周年,圆明园发布流散文物全球倡议书

18日晚,“心中的圆明园”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主题晚会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旁举行。

十年前第一次走进圆明园的法国作家伯纳·布立赛,18日又一次回到大水法前,久久凭吊。这位法国人曾用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写下《1860:圆明园大劫难》。

在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圆明园遗址公园向全球发出流散文物倡议书,并授予成龙“圆明园文物回归形象大使”称号。

倡议书宣布:“我们呼吁全球持有圆明园文物的个人或机构返还所持文物,我们呼吁全球热爱和平的人士共同抵制对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等活动,我们呼吁全球各学术机构共同做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播和利用工作。”

据悉,该倡议将陈设于圆明园,进行为期一年的签名征集活动,旨在唤起全人类的共识,使圆明园的文物回归不再是一个梦想。

新闻专访

《1860:圆明园大劫难》作者伯纳·布立赛: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可忘却

在闻名于世的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旁边,伯纳·布立赛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伯纳·布立赛,1941年生于法国鲁昂,历史学家兼资深记者。因对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暴行感到“哀伤和内疚”,经过多年的搜集资料和写作,2003年出版了揭露火烧圆明园内幕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以大量事实揭露英法联军1860年抢劫圆明园的罪行。

作为历史学家,布立赛认为,对圆明园来说,最重要的是历史事实。对待历史,我们可以宽恕,但不可忘却。

2009年2月,佳士得强行拍卖圆明园铜兽首。在拍卖会前夕,布立赛曾到达现场宣讲真相,甚至写信给法国总统萨科奇,希望法国政府将兽首铜像买下来送还中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布立赛依然不改初衷。“兽首理应归还中国。这些兽首本身只是铜雕,并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但对中国却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应该归还中国。”

对圆明园重建问题,布立赛直言不希望圆明园恢复重建,保持现在的样子就很好。

链接·追踪国宝

至少150万件文物散失国内外

追索劫散的国宝,圆明园珍宝海外追踪路艰难

圆明园,这个曾经的“万园之园”,历经劫难后如今只剩断壁残垣,静立在北京西郊。

尤为让人痛心的是,自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烧以来,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至今依然是一道历史谜题。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毁于战火,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为摸家底专程赴美进行寻访

为寻找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圆明园管理处曾于2009年10月成立工作组专程赴美国进行寻访,以摸底流失文物并完善文物资料数据库建设,寻到超过400张老照片及流失文物。

根据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签署的国际间共同保护文物与合法管制文物进出口协定,私藏赃物者必须将文物归还原主。因此,陈名杰他们在出发之前,已经预感到此行可能不太顺利。

“当时有一家博物馆在初次见面时就带上了律师,还以为工作组是来‘索要文物’的,所以准备‘对抗’到底。”陈名杰回忆道。

不过由于工作组一再强调此行意在“摸清家底”,而非追讨流失文物,在美国寻访过程中,工作组还是得到大多数博物馆和有关机构的热情接待。

陈名杰说,美国寻访之旅“事实比我们预计的要好”,比如,华盛顿弗利尔和赛克勒博物馆派专家介绍馆藏文物和圆明园老照片,还破例紧急安排工作组到地库参观其镇馆之宝;美国国会图书馆将馆藏与圆明园有关的文献资料搜罗备至,欢迎工作组的到来;费城艺术博物馆不仅热情接待,还特别邀请工作组出席其新馆开馆仪式;洛克菲勒档案中心和赛勒姆博物馆则提供了大量圆明园老照片和西洋楼铜版画图片等。

追讨文物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201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被焚毁150周年罹难纪念日。陈名杰说,此次美国之行作为“寻找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动的第一站,也是今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圆明园管理处还将择机开展赴欧洲和日本的寻宝之行,以期能建立一份较为完整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名录。

据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孙晨露介绍,在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举行的“圆明园回归文物展”上,将展出的都是流散在北京的文物,“很遗憾里面没有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

建立流失名录难,而追讨流失文物回国更是难上加难。2009年初佳士得不顾中国方面的反对拍卖圆明园兽首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流失文物的回归之难。

虽然文物流失国追讨文物“回家”有相应的国际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但对于已经流失海外很久的文物,特别是追讨从圆明园流失的价值连城的文物,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在文物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认为文物是属于全世界人类的财富,应该被存放在一个最有利于其保护的博物馆,而不应该为文物国籍争论;另一种视角则彻底否认了“最合适存放地”的说法,认为文物身上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记忆,应当归属所属国。

文物回流多种形式追回文物

以圆明园12生肖铜兽首为例。其中,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是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近3000万港元拍回的;铜猪首是2003年澳门爱国人士、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斥资700万港元买回捐献祖国的;铜马首也是何鸿燊于2007年再以6910万港元价格拍得捐献祖国的。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国际合作,成功索回流失海外文物。比如,1998年从英国追索回从香港走私出境的中国文物3000余件;2001年从美国追索回被走私的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彩色石雕像;2003年从香港某拍卖公司依法索回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被盗的49件珍贵文物等。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多部门联合向文物犯罪“亮剑”文章2023年8月公安部发布的A级通缉令中8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员,目前已有7名相继落网归案。同时,公安机关始终把追缴涉案文物作为打击文物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查找文物流向、追缴涉案文物。 走私文物出境,作为境内文物犯罪产业链的最后一环,一直以来都是打击重点。近几年,缉私部门与刑侦部门携手打击走私文物犯罪,也取得...http://www.mzyfz.com/html/1996/2024-04-16/content-1618599.html
2.最新规定:哪些近现代大师书画作品不准出境解释根据《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41人,代表作不准出境者158人https://mini.caixin.com/m/2023-05-28/102059713.html
3.关于摄影现象的一些另类看法(1)当时我满怀期望等待着下文。我本以为:《人民摄影》花了这么多的篇幅来介绍方大曾,接着就会有大量的讨论和评论文章接踵而至。但,接下来的是沉默、死寂般的沉默、令人不寒而栗的沉默、让人看不到任何轮回一去不复返的沉默! 我当时感到疑惑、感到痛心、感到不知所措。当我知道了前面的说法后,我那双喝酒过多的醉眼...https://www.xitek.com/papers/xitek/xitekoldpaper/A7.htm
4.中国评论新闻中评观察 ■中评社社评 ■中评社专论 ■新闻分析 ■评论员文章 更多>> 社评:“习拜会”给特朗普2.0的警示 中评社香港11月19日电(评论员 冬日)刚在秘鲁利马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的“习拜会”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这… 社评:两岸媒体在新变局下应发挥先行作用 中评社香港11月18日电(评论员 林艶)第五...https://gb.crntt.com/?fullver=1&eqid=bc09212100000d3300000006643344b3
5.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的微博五星卡里的中国梦丨倪汉克:向中国捐赠文物150余件 L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4 4 ?19 10月13日 12:00 来自微博视频号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关注 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 10月12日 15:30 来自微博网页版 转发微博 @警民直通车-上海 发布了头条文章:《...https://weibo.com/shanghaicrj
6.海南省博物馆曾如任职沈阳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黎锦》副主编、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系列丛书《民族精粹》主编并执笔之一、负责中国南海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参加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普查中作为专家之一。独立撰写海南省博物馆专题展《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文本撰写工作,并为...https://www.hainanmuseum.org/hnbwgcms/info/1267
7.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作中国文物出境展览主题讲座[本站讯]近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研究员做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相关专业老师、山东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历史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021/104420.htm
8.[正点财经]深圳海关破获特大文物走私出境案CCTV节目官网CCTV[正点财经]深圳海关破获特大文物走私出境案2021-12-24 10:10:31 [正点财经]鲜花“上网” 居家买花逐渐兴起2021-12-24 10:10:31 [正点财经]云南:部分...[正点财经]动态清零保常安 辽宁大连:一旅客持变造核酸检测证明乘车被拘留2021-12-24 09:34:31 分享到: 手机观看 点赞 收藏 评论 客户端看 ?...https://tv.cctv.com/2021/12/24/VIDE5F0VXC7hSn2vaBE1cvMC211224.shtml
1.光明时评加强保护,使文物焕发新生重要信息转载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颁布实施,2002年第一次修订。此次再次修订,将我国文物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法律,是对文物法律制度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推动文物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将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石。https://www.scsqw.cn/gzdt/zyhy/content_163395
2.2024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时事评论文章5篇(全文)2024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时事评论文章 第1篇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经典瞬间回顾 2016年里约奥运会已经闭幕,还记得那些经典的瞬间吗? 最励志瞬间:中国女排力克巴西 里约奥运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淘汰东道主巴西队,胜利的时刻女排姑娘们哭了,郎平哭了,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也哭了。这场堪称中国军团在里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mpfr3bb.html
3.光明网评论员:限制名家书画出境,落笔在文化保护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布了《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修订了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单,其中张大千、丰子恺、刘海粟、齐白石、关山月、李可染等41名现代大师书画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制定了陶瓷、雕塑、扇子、织绣、玺印、烟壶、漆器等7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5/30/032608337.shtml
4.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八桂先锋网整合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等重要文化资源,强化文物和非遗真实完整保护传承,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主体功能区,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https://www.bgxf.gov.cn/staticpages/20220817/newgx62fc4244-118133.shtml
5.文化市场执法考试题库(含艺术考级艺术品文物版权等方面...A、《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B、网络出版服务单位自登记之日满180日未开展出版服务的,由原登记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注销登记,并报国家新闻出版...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答案:A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102.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应当具备()条件...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9850214.html
6.()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它发行广泛且传递...以下属于禁止出境物品的是___。 A. 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手稿 B. 珍贵文物 C. 濒危的和珍贵的动物 D. 用筹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以下属于物品的...【单选题】人们对某人某事的评论,称为(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面不起源于总腱环的肌肉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社会舆...https://m.shuashuati.com/ti/a24679f2e7db44bcbefaac3d8b587c5b.html
7.山东博物馆本馆新闻山东博物馆2019年度报告在文物鉴定方面,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契机组织举办大规模的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为300余位市民鉴定文物2000余件,积极引导民间收藏文化。配合公安、海关等部门组织开展涉案文物鉴定48次,鉴定可移动文物及其复仿制品1529件、不可移动文物9处;文物进出境审核5次,审核文物及其复仿制品105件;开展文物拍卖标的审核5次...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0/1/9/art_270328_9341.html
8.文化走出去,“百物看中国”,将中国文物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世界...“我爱中国文化,希望这样高质量的中华展览能够多来匈牙利。”不久之前,“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在匈牙利塞克什白堡市圣伊什特万国王博物馆闭幕,匈牙利观众“依依不舍”。 作为上海博物馆首个文化“走出去”品牌——“百物看中国”系列文物艺术出境大展首展,自去年6月24日在匈牙利的另一个城市塞格德的...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8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