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如何破题

博物馆周一闭馆是国内外通行的惯例,以前,双休日是博物馆迎客最多的日子,周一闭馆可以进行“休整”。而六朝博物馆打破了这一惯例,7月31日至10月8日期间,取消周一闭馆。

六朝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宋燕告诉记者:“随着‘博物馆热’升温,很多馆一票难求,一码难约。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同时,六朝博物馆今年的重头戏‘永恒的绚美——希腊时代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不久之前刚刚开展,受到好评,为了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这一高水平的展览,我们尝试推出了周一开放的举措。”

周一不闭馆的博物馆,还有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和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如何为博物馆热“保温”?扩展“云端”空间,创新“沉浸+”模式

博物馆成了网红打卡地,如何让观众不仅仅是打卡一日游,而是让博物馆热持续“保温”?面对博物馆热,博物馆还能做什么?从过去“我展你览”的刻板模式,到让观众从文物中主动收获“一眼千年”的感动,各个博物馆以原创的能量把博物馆知识转化成受众能理解的形式,让生动的文物故事能更充分地被观众消化、吸收。

南京博物院推出“物华天宝——南京博物院数字文物之美”线上展示合集,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展示平台汇集了7件南博精品文物的三维数字体验,突破时空限制,实现鲜活、丰富、多元的沉浸式深度体验。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介绍,未来,南博还将积极扩展“云端”空间,“我们将继续推动对馆藏文物的科技化呈现,提升互动体验。”

走进7月18日焕新升级后重新开放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可以在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体验南京剪纸、秦淮灯彩、南京绒花等20个南京特色非遗项目;在“金陵繁会城南遗风——老南京民俗展区”,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老城南市井生活、婚嫁育儿习俗和南京地区传统节俗场景,带来十足的沉浸式体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徐丽说:“老南京来到这里,会梦回童年,外地人来到这里,对南京的民俗会有更多了解。”

定制专属虚拟形象、穿越明代画廊、近距离观赏琉璃拱门、触发线上元宇宙游戏机关……大报恩寺遗址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趣味性十足,科技含量满满。

无论是综合运用多种数字化手段展示珍贵馆藏文物,还是开发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或是打造“沉浸+”的新模式……越来越多博物馆创新展陈方式、革新服务意识,不断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如何看待博物馆热?不仅是文旅现象,更是文化寻根

“知来处,明去处。”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沧桑,抽象、模糊的历史从而变得具体生动。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文化,是看得见的先人智慧,是摸得到的文明根脉。

“我们约上了南京博物院的参观名额,才订的机票。”从哈尔滨来南京旅游的郑文告诉记者,“我们每年暑假都会带孩子外出旅游,每座城市的博物馆是必去的。不但能从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更能够给孩子提供最为真实、直观的文化历史场景,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表示,近年来,博物馆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特别是许多年轻人,把进入博物馆作为美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各地地域文明的代表性的见证物。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去解读、触摸中华文明的脉络。”

而“研学热”也带动了“博物馆热”。“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上半年,南京市旅行社接待研学旅游达40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15%,排全省第一。南京市拥有丰厚的文化文物资源,目前,全市备案博物馆达70座,涵盖历史、人文、自然科技、艺术等多个门类。暑期,南京的各大博物馆自然成为研学游的最佳选择。

“博物馆热,是一种文旅现象,更是一场文化寻根。”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表示,博物馆热背后,是公众与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日趋浓厚,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博物馆所藏文物文献,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将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面对这条历史长河,参观者既可探源溯流,又可展望未来。博物馆文创产品,则是对大众文化自觉“寻根”探索延伸需求的回应与满足。博物馆,正成为人们“文化寻根”的圆梦之所。

THE END
1.为什么海外流失文物大多是顶级的精品?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这些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我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 一直致力于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这项调查工作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为何这些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最有看头呢?据我国 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 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 中国文物...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117/21/9795028_1139608754.shtml
2.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作中国文物出境展览主题讲座[本站讯]近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研究员做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教授主持,相关专业老师、山东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历史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021/104420.htm
3.海南省博物馆曾如任职沈阳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黎锦》副主编、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系列丛书《民族精粹》主编并执笔之一、负责中国南海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参加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普查中作为专家之一。独立撰写海南省博物馆专题展《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文本撰写工作,并为...https://www.hainanmuseum.org/hnbwgcms/info/1267
4.内蒙古博物院革命文物管理部开展“加强文物保护传承红色基因...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8月14日,内蒙古博物院革命文物管理部开展了“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学习课堂,赵晓峰部长进行了授课。 赵晓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总则、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文物出境进境等内容进行...http://www.nmgbwy.cn/Image/info/10931?PageIndex=11
1.圆桌国宝文物“出差忙”,博物馆如何创新发展艺术评论澎湃新闻存在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见观众观展热情高涨,对国宝和明星文物关注度高,原本束之高阁的文物真的“活起来”了,另一方面,展览策划时也要注意不过分追逐明星展品或者大的IP,更要立足学术与研究,多角度多维度解读、策划展览,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中小博物馆办展难”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42969
2.博物馆入境展览流程和申报工作向海关的申报内容主要涉及海关对暂时进出境货物的监管、税收征管。海关通过风险管理、信用管理等方式对暂时进出境业务实施监督管理。了解海关监管的规章制度十分必要,这是文物入境展览与境内展览申报流程中的重要区别之一。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博物馆条例》(国令...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98.html
3.博物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该法第四章“馆藏文物”对博物馆的核心馆藏文物进行了规定,第六章“文物出境进境”对博物馆的出境进境展览进行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对《文物保护法》相关条款进行了细化,目前已历经4次修订。本文主要介绍以上两部法律中的四个要点,分别是:...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2564.html
4.“国宝”漫漫回家路文娱二“放错地方”的文物能否放回去 杉蓓扬戈是赞比亚妇女历史博物馆的创始人,不仅在当地一家媒体工作,还服务于多个国际组织。她说,过去几年,非洲的一些博物馆就一个重要问题讨论过很多次,那就是怎么去看待“属于原住民社区的物品”,特别是那些被“放错地方”的物品,如何在错误场景中向观众正确阐释,如何澄清过往的事...https://www.workercn.cn/c/2023-04-23/7813327.shtml
5.隐秘二十年,金沙首揭幕后传奇②禁止出国的文物,如何一览其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目前,我国已发布三批禁止出境的文物名录,这其中就包括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金仗杖以及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等。 《再现金沙》还原场景 为补足这一缺憾,多是做一些复制品带过去。但很多时候,顶多达到形似,因为毕竟...https://sichuan.scol.com.cn/m/ggxw/202105/58156504.html
6.人文聚焦华盛顿的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帛书就被藏在这里 《纽约时报》近日刊文,让楚帛书曲折离奇的身世第一次为西方媒体公众知晓: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追溯了抗战期间帛书如何被盗,收藏者妻女如何死于日本侵华的逃难途中,美国间谍又如何将文物偷渡出境,最终卖给美国的博物馆和基金会。 https://www.whb.cn/zhuzhan/xinwen/20180611/200559.html
7.粤鉴之路行走南粤,他们为博物馆文物提供“身份认证”值此之际,广东省文物鉴定站联合南方日报、南方+策划推出“粤鉴之路”专题系列报道,采访回顾一代代“粤鉴人”为守护国家文物安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传承优良作风,走好新时代“粤鉴之路”。 近年来,“到博物馆去”已成为社会新风尚,随着文物博物馆改革的持续推进,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1/18/c7082028.html
8.全球最大规模古埃及文物出境展,还能带猫来看?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超95%的文物首次来到亚洲、2020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永恒之城”萨卡拉考古成果首次系统展示……今年7月19日,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拉开帷幕。这将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75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