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荟:人民网2023年56月优秀原创报道作品传媒

精品荟第三期,带你走近人民网5-6月份优秀原创报道作品。

主题报道创新传播语态与形式,跟着总书记学习调查研究,广征群众建言,讲述非遗故事,形成思想引领、话题引导、价值观塑造于一体的传播声势。

调查访谈回应民生关切,三问新能源汽车发展痛点,探寻6000余亩高标准农田撂荒7年为哪般,揭示你可能不了解的职业教育,桩桩件件彰显党网担当。

融合报道发挥内容创意,营造互动议题,全媒体呈现,多平台多样态联动,收获大众喜爱。

新闻专题提前策划,前后方配合,多形式报道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盛况。

精彩呈现,等你来看。

一、主题报道

(一)“跟着总书记学习调查研究”系列报道

人民网重磅推出“跟着总书记学习调查研究”系列报道,创新传播语态与形式,突出学习与服务属性,实现两个“首次”——首次将调查研究与核心报道相结合,首次将主题教育与学习实践相结合。系列报道被全网置顶推荐,访问量过亿。

(二)公共机构食堂反食品浪费“小妙招”

(三)目光所至皆热爱

五一国际劳动节,人民网创新主题宣传报道形式,邀请军人、特警、消防、医护、快递小哥、电力工人、动物饲养员等劳动者,推出“目光所至皆热爱”系列视频,通过第一视角的装弹、射击、喂养动物等画面,展现劳动者的工作内容,使广大网友“云感受”了一把新体验。该策划共8期视频,获全网转发,总传播量2800万+,转评赞近百万。

(四)考古大咖携手开讲同上一堂文明探源思政大课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网+”客户端推出“同上一堂文明探源思政大课”,邀请两位考古界的“顶流”大咖联袂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绩及良渚、二里头等多个遗址发掘的背后故事,视频深入浅出、权威专业、生动有料,加深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思政课在国家文物局官网同步播出,辽宁、福建等地教育厅组织学生观看,引发各地师生强烈反响。

(五)文艺星开讲·美好非遗

人民网联合文旅部非遗司,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文艺星开讲·美好非遗”系列节目,邀请多位知名演员联袂非遗传承人,展现建盏、扎染和茶等国家级非遗的制作技艺,共同讲述非遗故事,一起解锁非遗之美。多条微博转评过万,总阅读量2千万,广大网友刷屏点赞。

(六)光·有你

6月17日,人民网策划推出“点亮网络文明之光”2023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主题片《光·有你》,旨在连接起亿万网民向善向上力量,汇聚网络空间的文明之光,营造良好网上舆论氛围,在全国范围掀起网络文明新风。该片微博阅读量超2600万,话题阅读量超1.5亿,获全网转发,实现思想引领、话题引导、价值观塑造于一体的传播声势。

二、调查访谈报道

(一)“三问新能源汽车”系列报道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快速增长,正加速带动多产业联动发展,但也存在较多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三问新能源汽车”系列报道,邀请行业专家洞察剖析,用翔实的数据与案例,抓住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要点”“痛点”“发展点”进行阐述,展望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产生广泛影响。

(二)陕西定边6000余亩高标准农田缘何撂荒7年?

(三)职业教育系列报道

三、融合报道

(一)《加油高考生》融媒体策划

(二)《梦想电台》毕业季特别策划——“青春之歌”校园夏日歌会

“人民网+”客户端《梦想电台》栏目推出毕业季特别策划“青春之歌”校园夏日歌会活动。8000余名人大师生齐聚中国人民大学田径场草坪,众多校园歌手与特邀嘉宾一同登台,以歌声讲述青春,以音乐点亮梦想。活动融合迷你市集、留言互动、歌会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多维度传播模式,推出海报、街采、快闪、短视频等融媒体产品,累计阅读数超2亿。

(三)《探游中国》栏目

栏目紧随网络热点,联动山东、山西、浙江、新疆、贵州、福建、广东、四川,邀请各地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出镜,化身游客为地方代言,以创意vlog和手绘H5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城市风貌与文化。栏目拓展了文旅融合传播的新思路,形成了联动合作+创意节目+融合报道的内容模式,打造文旅局长IP,赋能地方文旅生态高质量进阶,总阅读量超千万。

(一)人民网评:越真实越权威,“鼠头鸭脖”事件的启示

为揭批美国不择手段在全球搜集情报、政客大肆欺骗本国民众和世界公众的行为,人民网国际漫评栏目独家策划推出“漫评美国‘泄密门’”系列作品。作品从揭露美国深度介入乌克兰危机以及监控盟友、揭露美国政府为政治私利撒谎成性、证实美国是名副其实的“监听大国”等三个角度切入,尖锐辛辣、幽默讽刺的画风辅以鞭辟入里的短评,全方位揭批美国多重虚伪面具,读者喜闻乐见易于传播,取得积极反响和效果。

THE END
1.错峰游赏景游入境游——湖南张家界旅游持续火热新华社长沙11月7日电题:错峰游、赏景游、入境游——湖南张家界旅游持续火热 新华社记者张格 记者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遇到双语导游刘桥时,他正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向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介绍美景。 “最近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有团要带。”刘桥从暑假以来一直保持着快节奏、连轴转的工作状态,“尽管已是11月,旅游业进入...http://www.xzrbw.com/info/1234/391766.htm
2.秋萱东西问·中外对话丨“ChinaTravel”何以成为国际热词?全面互免签证国家,为此、入境外国人。世界旅游交易会全球报告,当国际游客踏上中国的土地(瓷器远销海外)用户习惯等相契合,积极的中国印象,创建网站时。 向世界介绍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地理风貌,《东西问·杨森》不同类型的景观,中新社、在宣传方面·新场景、更注重性价比,明清时期。 https://bbs.9you.com/forum-239-7.html?a=lists&wapid=662937
3.菲律宾旅游宣传片让外国风景出镜?涉事公司致歉菲律宾【菲律宾旅游宣传片让外国风景出镜?涉事公司致歉】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3日报道,菲律宾国家旅游部在一则主题为“爱在菲律宾”的宣传视频中,尴尬地展示了一些其他国家的风景画面。片子里出现了印度尼西亚的水稻梯田、泰国渔民的剪影、瑞士的机场跑道和阿联酋的沙丘等http://k.sina.com.cn/article_6268375888_m1759fd3500330115um.html
4.纳美动态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亲切会见纳美旅游董事总裁Jessica Chao 女士 由纳美旅游主办2016中美文化艺术节林肯中心汇报演出成功举行,引来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国际日报 美通社 中华导报 TorontoTV–多伦多网上电视 太阳鸟 OX3–三橙制作 明州时报 健康生活 由纳美旅游主办纳美国际音乐节在纽约林肯中心奏响了盛世乐章。 纽约新闻网 ...https://m.aotrip.net/servers/index_14.html
1.优秀出镜报道范文(共22篇)优秀出镜报道范文 第3篇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现场报道记者的出镜技巧【一】 现场出镜记者与文字记者存在很大不同,出镜记者根据现场情况面对摄像机进行口头描述、口头评论、现场采访的能力,是记者现场报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借助记者现场报道的图像和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载体,这些是出镜记者的必备素质。 https://www.77cxw.com/fl/1517312.html
2.设计艺术学院两位老师出镜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谈文化旅游设计5月30日,我校设计艺术学院文化与产品设计工作室负责人刘林、新产品系统工作室负责人王峥两位老师,受邀参加录制的文旅报道特别节目《文旅设计谋定而动》在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在节目中,刘林、王峥就河南发展文旅设计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以及“设计河南”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等,作出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https://www.haut.edu.cn/info/1064/57384.htm
3.如何成为出镜旅游记者要想成为一名旅游记者,除了要掌握住必要的旅游知识。 还要明白旅游的注意事项,同时掌握住谈话的技巧和提问的方法,要想成为旅游记者,要有非常过硬的地理知识,有旅游地理的方位感,有记者的主导和引领观众的强烈旅游意识。 要比导游更专业,比旅游者更精通,出镜旅游记者的目的要把握好介绍旅游特点的分寸,同时要把具有极其...https://www.wenshubang.com/suibi/483591.html
4.五一出游活动方案(精选13篇)外景记者出外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现场报道一定要自然流畅,介绍清晰,出镜记者要加强现场细节描述。 九、栏目包装设计 1、片头:突出栏目的标识及特征,大概时长15秒。 2、节目宣传片:在本台滚动播出,展现《带你玩中国》的节目特征和主持人形象,时长约30秒。 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9/5607360.html
5.立体化传播(精选七篇)出镜记者可以蹲下身子, 可以利用手势, 也可以用走动、跟随等, 使观众对其中的现实情况感同身受, 或是利用不同叙事手法、借助现代化技术都能达到多元化展示现场的效果。 区别于以往的“平白直叙”进行出镜报道, 央视记者李小萌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用纪实的手法, 记录下她和灾民的全程对话, 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灾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vdpqj1.html
6.旅游节目策划方案(精选8篇)外景记者出外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现场报道一定要自然流畅,介绍清晰,出镜记者要加强现场细节描述。 九、栏目包装设计 1、片头:突出栏目的标识及特征,大概时长15秒。 2、节目宣传片:在本台滚动播出,展现《带你玩中国》的节目特征和主持人形象,时长约30秒。 https://www.ruiwen.com/fangan/7696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