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发布《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1》(下称《报告》)。《报告》称,未来出境旅游的恢复和发展,取决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2022年出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020-2021年出境旅游:全面停滞到艰难复苏
《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2020年全年出境旅游人数为2033.4万人次,同比减少86.9%。2021年,预测出境旅游人数为2562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同比恢复17%,与2020年相比,同比增长27%。相比疫情前过亿人次的出游规模,出境旅游依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从2020年1月24日开始,我国的出境旅游供给和需求两侧,产业和市场两侧都出现断崖式下降。2020年2月我国出境旅游人次从1月份的上千万人次骤降至不足60万人次。由于团队出境旅游完全停止,随后各月只有零散游客出游,整体出境旅游人次始终在极低水平徘徊。
从出境目的地结构上看,亚洲继续在洲际目的地上占据首位,占比为95.45%。之后依次为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总体上看,较近程目的地受疫情冲击的影响较小。赴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游客同比减幅在70%和95%之间。其中亚洲减幅最小,大洋洲减幅最大。港澳台地区依然是出境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占据八成以上的份额。
疫苗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变量,疫苗的接种率和有效率影响着旅游业的复苏进程。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已经常态化,包括接种疫苗、快速核酸检测、数字健康码、发放疫苗护照、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给未来出境旅游复苏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技术准备。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国内旅游逐步复苏也给出境旅游的未来重启带来信心。
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意愿仍在,安全预期上升
如果有机会出境旅游,选择“全家出游”和“部分家人出游”的人数最多,选择“独自一人出游”和“与陌生人出游”的人数较少。
2022年的复苏展望
《报告》指出,2022年出境旅游发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当前世界范围内疫情的阴霾未散,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地区的疫情形势跌宕起伏,甚至绵延难断。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不平衡性依然突出。不同目的地间包括边境控制和航班安排等在内的防控要求时紧时松,相互之间的政策协调效率还有待提升,跨境旅游的安全需求短期内无法得到全面保障。出境旅游发展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不确定性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