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针对网传的“出国旅游发条朋友圈流量费一万六”,上海电信工作人员表示,用户出国使用流量,要开通国际漫游,在不同国家有不同收费标准。一般会根据当地规则和使用情况产生费用。
事件回顾
王先生说,去年12月,家中68岁的父亲去尼泊尔旅游了8天,在落地尼泊尔后,老人在开始行程前,发了条朋友圈,之后就收到了电信公司发来的短信,提示话费已超500元,而等老人回国后发现,最终账单竟然高达1万6千元。
记者随后查证发现,目前国内手机在尼泊尔的电信流量费用,是一分钱1KB,以此计算,1GB流量的费用确实需要上万元。
那么,在产生高额话费时,电信方面为何没有进一步提示使用者呢?王先生拨打了10000号电信客服,对方表示,这个费用是上不封顶的。
投诉人王先生问道:“你们电信有没有什么上限设置,比如说用到多少金额它会停机?”
电信客服表示:“国外的目前没有。”
王先生说:“好在老人只用了1个GB的流量,如果用了10个GB?15个GB?我是不是要卖房子了?”
在收到高额账单后,王先生父亲花了5000元聘请了律师,与电信方面进行协商,电信公司同意给老人打一个8折优惠,也就是便宜3000块钱左右,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王先生再次前往其父亲开卡的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也震惊:“8天能用1万多块钱啊!”问及为什么老人不关闭手机漫游时,王先生称:“不能指望一个将近70岁的老年人自己能做这些事情,他根本不会啊。”
除了天价漫游费,在双方协商的8个月期间,这1万6千元又产生了近9000元的滞纳金,也让王先生无法理解。
他说:“我感觉这个滞纳金的程度都超过高利贷了。”
对此,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滞纳金就是利滚利的模式,不过他们可协助进行取消操作。
目前,上海电信已给出费用7折、滞纳金减免的解决方案,但王先生一家仍表示无法接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