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才计划「综合计分制」的评审新准则
政府从11月1日起,对优才计划下的「综合计分制」进行了优化,采用更客观清晰的计分准则,申请人需确认是否符合六大范畴的12项准则中的6条。包括年龄、学历、语文水平、工作经验、收入及有否拥有业务,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文件。
年龄
(1)申请人是否50岁或以下;
学历准则
(2)申请人是否持有由合资格大学颁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3)申请人所持有由合资格大学颁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是否与「STEM学科有关,即「科学、「科技」、「工程」或「数学」;
*合资格大学是指劳工及福利局为本计划制定的合资格大学综合名单上载列的大学/院校。「综合名单」是根据以下两项而制定:
1)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下的合资格大学;
2)过去五年在QS全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排名及《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排名位列前十名而专门提供研究生课程的大学/院校。
*其中合资格大学(中国内地)名单包括: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复旦大学
4.浙江大学
5.上海交通大学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中山大学
8.南京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
10.武汉大学
11.西安交通大学
12.哈尔滨工业大学
13.中南大学
14.四川大学
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东南大学
17.北京理工大学
18.同济大学
19.中国人民大学
20.北京师范大学
21.南开大学
22.天津大学
2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语文能力
(4)申请人是否具备两种语言的良好书写及口语能力;
(5)申请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英文书写及口语能力;
*认可的英语评核的成绩:
1)在国际英语水平测试(IELTS)中考取整体评分不低于7.0的成绩;
2)在托福(TOEFL)网上考试中考取不低于94分;
3)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督办的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中考取不低于520分。
工作经验
(6)申请人是否拥有不少于五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工作经验;
(7)申请人是否拥有不少于三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在跨公司或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例如上市公司或位列《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和胡润中国500强的企业;
(8)申请人是否拥有不少于三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在特定领域/产业的工作经验,包括「创新及科技」、「金融」及「国际贸易」(当中包括跨境海运及空运,以及供应链管理);
(9)申请人是否拥有不少于两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国际工作经验;
全年收入
(10)申请人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是否达港币10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
*全年收入指的是您通过工作或经营业务所获得的应纳税收入,包括工资、补贴、股票期权以及您拥有的公司给您带来的利润。注意,个人投资所得的收入不包括在内。
*名下拥有一家公司50%或更多的股份,那么就被视为拥有这家公司。在优才计划中,您可从这家公司按股份比例获得的利润,也可算作您的全年收入。
业务所有权
(11)申请人现时是否拥有一家业务实体,而该业务实体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盈利达港币50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
(12)申请人现时是否拥有一家上市公司;
*业务实体就是合法注册的公司或企业,申请人可以对它进行法律和财务上的控制权:
1)如果您拥有一家非上市公司51%或更多的股份,那么您就控制了这家公司。
2)或者,如果您持有一家上市公司10%或更多的股份,这通常意味着您对公司的发展方向、运营决策和整体管理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2、继续取消年度配额限制
「综合计分制」不设年度配额。香港优才计划的“综合计分制”不再有年度配额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随时申请,不受名额限制。对于在新政策实施前已经提交的申请,入境处会继续按照旧的规则处理,尽快完成审批。
3、新申请系统上线
申请系统已经更新,以适应新政策。因此,从今天下午开始,所有申请者都需要按照新政策提交申请。
由于新政策对申请人的要求更加明确和严格,申请难度有所增加。新增的准则更客观的要求申请人更加精准地符合香港的人才需求,这不仅提高了申请的门槛,也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香港劳福局局长孙玉菡表示:政府积极抢人才、留人才。自2022年年底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以来,至今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近24万宗获批,已有约16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今日推出的优化措施将有助进一步广纳香港发展所需的人才,丰富本地的人才库,提升香港竞逐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