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微视频2023,走进乡村看振兴

(人民论坛网王爽)“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常进村入户,看得多、问得细、了解得深切,留下了一段段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温暖回忆。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亿万农民一起,持续推进以乡村全面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民论坛网推出“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报道,讲述了神州大地广袤乡村的一个个振兴故事。

绿

人与青山两不负

土生万物,水泽众生。土壤和水是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的根基,农业农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建设美丽乡村,既是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添砖加瓦。

地处东南的福建,山海相连、底蕴深厚。它有着山的坚毅,也有着海的宽广。通过念好“山海经”,既发展“高素质”,又推动着生态“高颜值”,着力建设起均衡发展的幸福之地,积累了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生存方法与认识谋略。

武夷:集散为整,连线成片

武夷山市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为轴,着力将联村区域打造成环带基层党建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产业发展引领区、基层治理创新区和美丽乡村样板区,串起了一道“流动风景线”。青绿之间,武夷山水处处充盈着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谐之美。

长汀:从水浊山荒到水绿山青

这是一场滴水穿石的攻坚战。长汀县用史无前例的力度,采用封山育林、改良植被、补贴烧煤、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生态移民外迁等措施,开展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

带领村民种植万亩杨梅的黄金养老汉,主动要求治山,承包下一片约300亩的崩山(水土流失造成的崩坍山地)种植杨梅。

目前,黄金养老汉除种植杨梅外,还种了200多亩茶叶,在他的带动下,整个三洲村种起了万亩杨梅。放眼望去,漫山苍翠,郁郁葱葱。

武平:“林改第一县”的绿色振兴

曾经的捷文村,集体山林权属不清、机制不活、分配不合理......2001年,一场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又一场伟大革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武平拉开序幕。

捷文村成为“全国林改策源地”,率先分山到户。如今的捷文村土地葱茏,青山叠翠,森林覆盖率由林改前的78%提高到84.2%,林木蓄积量由10.3万立方米提高到19.3万立方米。

广阔农村,大有作为,绿色已逐步成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村村落落走出一条条别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新路。

甘肃古浪:生态移民日子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时说,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

八步沙林场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途径。林场将科学防沙治沙与发展生态产业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新路子。预计到2024年春,古浪县将完成剩余沙漠治理,实现县域239万亩沙漠治理全覆盖。

浙江永兴村:绘就千年盐村新貌

永兴村曾是一个开山采石、污染严重的村子。在“八八战略”“千万工程”的科学指引下,永兴村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重大机遇,实现了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的蜕变,于2013年、2018年、2020年获得“省级宜居村”、“浙江省卫生村”和“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陕西高西沟村:让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美美与共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了守住绿色家底,让绿意更浓,坚持林长和管护人员“入网入格”,订立了严格的管护制度,全村爱绿、植绿、护绿的新风尚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西沟村党支部坚持“生态振兴+”的思路,带领全村人民巩固拓展生态治理成果,把绿水当资产,把青山当金山。

踏遍群山始见金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排在第一位。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筑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三变”改革。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在党委书记高淑贞的带领下,开拓思路,创新路径,从种植养殖为主,向农业、工业、文化旅游三产融合发展迈进。村里实行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成立了物流、商贸、美食街、旅游、民宿等多个合作社,同时和周边10个村庄联合打造的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连线成片。

“三赠”目标。

依托五朵山景区的优势资源和依山傍水的自然禀赋,河南省南召县高峰庵村在五朵山文旅康养联合党委会的牵头指导下,积极推动村“两委”与五朵山旅游公司合作发展,并以文旅融合为突破点,以政治引领为贯穿线,创新实施“三变三增”模式,即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实现“村集体资产增值、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增收”的“三增”目标,探索走出一条“党政主导、村集体投资开发、村民筹资入股、企业建设运营”的旅游资源开发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14万粒。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河北德胜村具备种植马铃薯的优势。为壮大马铃薯产业,在张北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德胜村争取项目资金558.9万元,建设占地300亩的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和加工园区,建成育种大棚280个,并与大农种业、北京裕农、中国薯网等企业展开合作,开展市场化、标准化、网络化生产经营,实现了马铃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80余户村民承包了大棚,每个大棚每年产出种薯14万粒以上,年纯收入超过2万元。

3.2亿元。

“强村共富公司是青岛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的一个有效探索。”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梁述军介绍,“为解决乡村公共资源闲置、低效利用,以及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资产能力偏弱等问题,去年青岛市探索‘乡村公共资源+强村共富公司’的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推动农村资源资产化、农村资产效益化。”

2022年以来,各级强村共富公司通过承接镇村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建筑施工、物业服务等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3.2亿元。

96%以上。

四川永丰村耕地面积6560亩,近九成都是种的水稻,土地流转率达96%以上,均用于粮食生产,建成高标准农田3340亩,水稻种植在全省率先实现“耕、种、播、收”的全程机械化,大大提升了水稻主产业的创收。

把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涵养了文明乡风,塑造着乡村的文明新风貌。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培育更多乡村文化人才,强化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将被更好激活,乡亲们的日子将越过越有滋味。

福建平潭大坪村是革命老区村,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大坪村深入挖掘总结红色历史及其文化内涵,整合海岛丰富的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新平台,打造红色培训新地标,建设了总用地面积2574.55平方米的主题党日馆。近年来,大坪村不断丰富“党建+”模式的内涵与外延,依托平潭综合实验区首个主题党日馆和丰富的特色资源探索出了一条红色振兴路。

浙江桐乡墅丰村现以丰子恺漫画文化为特色IP文脉,将丰子恺漫画元素融入到村庄建设中,依托江南传统村落特色风貌,形成漫画主题的生产生活空间,建成了集漫画文创和研学为主题的“子恺漫画村”。漫画村整体还原了丰子恺漫画散文里面的场景,通过实际改造提升了农民住户的幸福感和满意感。

万千村庄的和美景致

昔日乡村里想破天儿的心愿,如今已成为广袤农村的寻常光景。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

“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实干、众人的事情众人督评。”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小古城村牢记嘱托,坚持“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探索出共商共建的“四议六步”民主议事工作法,以“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为基础,以“提、议、决、干、督、评”为关键步骤,让村民参与到民主决策的每个环节中。小古城村由此走上了探索以民主协商助力建设美丽家园、推动乡村振兴的崭新道路。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江苏张家港善港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组织设置科学化、村务管理规范化、村民自治高效化、德治法治一体化目标,推动组织建设网格全覆盖、先锋力量村组全发动、智慧管理服务全流程,探索形成“精网善管、先锋善为、服务善达”的乡村治理模式。

共建宜居生活环境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的现实举措,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李祖村的蝶变之路便从改善村容村貌开始。随着“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李祖村以整治村口“臭水塘”为突破口开展水体治理,清理底部污泥,净化池塘水质。启动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小五化”建设,为联通城区的道路铺上水泥,开展管线综合治理,增容布点近10台变压器。沿着村路安上的路灯,不仅让村庄亮了起来,也让村民的心里更加敞亮。

厚植向上乡风文明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朱村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抓手,按照党建联抓、产业联建、治理联动、事务联议、文明联育的建设模式,比如,共同制定出“好日子村规民约”,依托“好日子纪实”项目,打造“美德信用积分”平台,获得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荣誉的村民,可享受免费体检、创业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0多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产量迈向新台阶;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面推进,广袤乡村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THE END
1.大坝街办移民新村社区:聚焦文明河流建设守护绿色家园水都网讯(通讯员 谭峥峥 王啸天)为持续深化“文明河流”建设六大行动,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近日,大坝街道办移民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周五“清洁家园”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群众在库区流域沿线开展“文明河流”建设志愿服务。 活动中,志愿者们对河道开展巡查,清理河流沿线的垃圾、漂浮物。同时向周边群众发放《“...https://www.hbdjk.com/p/226372.html
2.把人民币换成加元带到加拿大最简便的方法打印的版本没有银行的盖章,都没有问题!入关之前一股脑的交给移民官就行。 所以最简单安全的办法: 申请加拿大银行开户-去中国银行以当日牌价拿人民币换汇-汇到加拿大的账号-接受银行开具资金证明以备入关查看-入加后到银行用护照激活账号。 要是替你省了银子,记得给我加分分哦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19/08/1026928_28329715.shtml
3.扎西多杰:可可西里的守护者书摘传统的游牧经验显然没有得到决策者的足够重视,现在政府搞的生态移民政策,就是在县城附近建些房子,把牧民搬过来,与西部大开发、西部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但生态移民政策忽略了几千年来藏族人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之中形成的游牧传统,强制牧民从草场搬离,一厢情愿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做法费力不讨好。 https://www.gmw.cn/02sz/2007-06/01/content_644845.htm
1.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谱牒文化论坛在“华人老家”洪洞举行大槐树移民文化作为洪洞著名的文化符号,600多年来,洪洞大槐树已经成为全球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心灵图腾和精神故土。希望各位专家能以此次论坛为破题点,为洪洞文旅发展提出更多的思路,进一步提升洪洞旅游影响力、文旅产业竞争力和文旅综合支撑力。努力为洪洞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文化动力。https://lf.sxgov.cn/content/2023-06/12/content_13009002.htm
2.礼乐与山水有何关系?众学者聚焦“汲古论坛”线上热议中国艺术研究院“汲古论坛”第十五场学术活动线上举行 自周人“制礼作乐”开始,礼乐成为华夏文明的核心结构。而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山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场所,同时也是精神栖息的家园。礼乐与山水表面看来内外有别,其实却是同一文明的不同表征。其中,礼代表了差异化的秩序世界,乐相应于这个差异化世界的一体性;山...https://i.ifeng.com/c/8APgCrUw5fR
3.出国移民去哪好移民去哪个国家最好10佳华人移居国→MAIGOO知识还有一些国家也正逐渐成为华人海外投资移民的新热点:例如亚洲的马来西亚,其“第二家园计划”吸引国外资金、发展经济以及鼓励外籍人长期居住和养老;南美洲国家如巴西、智利和秘鲁等,透过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吸引华人进行矿产投资及居住。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门的日益开放,海外投资和移民远比过去便利的多。2009年拥有...https://www.maigoo.com/goomai/150532.html
4.村社区半年工作总结(通用17篇)质量,实行了首问责任制、全程代理制、服务承诺制,设置咨询台,开通服务热线,切实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程式的服务,使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排忧解难的窗口、联系群众的桥梁、展示才能的舞台、凝聚党员群众的家园。 三是搭建党员教育中心。有效综合区农村教育中心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了师资、设施良好的...https://www.ruiwen.com/zongjie/511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