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可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所以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如今的中国,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森林覆盖率超过23%,新增绿化面积全球第一;如今的中国,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4%;如今的中国,一幅幅美丽山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亮丽的底色。
今天(8月7日),我们的七路记者分别在河北承德的哈里哈村、云南迪庆的浪茸村、福建漳州的澳角村、湖南益阳的沙堡洲村、湖北宜昌的许家冲村、上海崇明岛的瀛东村、山东东营的小张村,带大家走进村庄,游览绿水青山,体验小康生活。
首先,我们通过一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景观镜头一起走进乡村看小康。
浙江安吉:绿水青山金饭碗美丽乡村换新颜
三面青山环绕,满目苍翠欲滴,这里是浙江湖州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出后,余村停止开山挖矿,发展生态旅游,成为美丽宜居的乡村典范。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按下了绿色变革的“快进键”。目前全村从事旅游休闲产业的农户有40多户300多人,2020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海南琼海:主打山水风光牌家门口创业致富
您现在看到的是位于海南琼海博鳌镇的沙美村,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交汇于此,鬼斧神工地造就了沙美内海。四年前,沙美村启动了全面退塘还林还湿,复植红树林近300亩。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配套工程,部分会议也放到这里举办。一些村民也陆续返乡,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咖啡店等,实现了家门口创业致富。
山东泰安:十九村串珠成链集群发展新画卷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山东泰安的九女峰片区,一共有19个行政村1.3万人。这里地处大山深处,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达到95%。三年前,一条25公里的环山路将地域相邻、产业相辅、优势互补的19个村串联成整体发展集群,通过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高端民宿、康养颐居等项目,九女峰片区每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
齐齐哈尔:乡村振兴闯新路生态宜居新家园
良田沃野,村舍俨然,这里是素有“龙江第一村”之称的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当年建村时,这里的土地全都是沙包地,从山东临沂来垦荒的村民们愚公移山,将4万多立方米的河淤泥搬运到了3300亩的贫瘠耕地上,如今这里已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最大的农业示范园区,靠着发展村集体经济,兴十四村已变成一个拥有土地4.2万亩、人口1万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湖北神农架:云间湿地大九湖搬迁移民新生活
跟随镜头我们来到了湖北神农架,云间湿地,天上九湖,2013年为保护大九湖湿地公园,1400多名村民整体搬迁。随着“打卡大九湖”成为神农架旅游的新时尚,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乡创业,去年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户均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四川雅安:退耕还林保生态乡村旅游富农家
跟随镜头,我们来到了四川雅安的紫石关村。通过退耕还林,全村3700多亩耕地种上了楠竹和香杉,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95%以上。依托生态资源和318国道进藏必经之地的区位优势,当地开始发展森林康养、乡村休闲等旅游业态,仅去年全村旅游经济收入达510多万元。
内蒙古:毛乌素沙地还绿骑着马儿奔小康
您现在看到的是位于毛乌素沙地的内蒙古鄂托克旗马什亥嘎查的草原,曾经这里黄沙漫地,如今蓝天白云,牛羊散落在碧草间。游客们漫步其中,享受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惬意,牧区美、牧业兴、牧民富的小康生活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开。
西藏林芝:大美藏东南冰川绿色发展生态优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集雪山、冰川、森林、湿地、草甸为一体的藏东南风光。西藏林芝波密县境内有大大小小2000多条冰川,著名的米堆冰川就在这里,镜头下冰雪世界与绿色山林交相辉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里的生态颜值正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