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院通报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涉汽车打假价格欺诈等齐鲁原创山东新闻新闻

法院提醒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和能力,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注意索取和保留消费凭证,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依据;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解决、请求消保委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维权;依法理性维权,从诚信出发化解纠纷,避免用维权方式获取非法利益。

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典型案例:

一、荀某诉某电子商务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价格欺诈”的认定

【案情简介】

2016年8月,原告荀某从被告某电子商务公司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上经营的店铺购买指纹密码锁智能家用电子防盗门锁1套,价格为5560元。被告在促销该商品时,宣传页面中标示原价为12600元,销售价为5560元。原告查询涉案门锁历史价格走势发现:该商品近三个月日常销售价为5560元,有两次降价的记录。后原告又咨询销售客服人员,客服人员答复该商品的正常销售价格为5560元,没有过12600元的售价。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构成欺诈,起诉要求被告支付三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1668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促销活动页面中宣传涉案商品原价为12600元,因促销而降价为5560元,而本案证据显示不存在原价12600元,被告有虚构原价误导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判决被告支付原告三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16680元。

【法官点评】

一些商家为了促销商品,采取“虚构原价”等方式欺诈消费者,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以达到其牟取利益的目的。我国《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被称作“价格欺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出台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也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下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五)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标识销售商品或者服务”。本案被告虚构涉案商品的原价,以此误导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价格欺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二、刘某诉某商场买卖合同纠纷案——生产日期标识错误的食品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本案争议的焦点即是矿泉水生产日期标识错误,是否影响食品安全以及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生产日期是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可食用的重要标识,消费者据此判断和安排食用的日期。生产日期标识错误,极大可能会对消费者购买及食用食品造成误导,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案矿泉水生产日期标识错误,虽然可能本身水质没有问题,但存在超过真实保质期而被消费者购买饮用的可能,因此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三、王某诉某汽车公司、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产品责任纠纷的举证责任分配

产品责任是指缺陷产品对产品使用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产品使用者虽然占有产品,但其不能发现和防范缺陷,也不能控制缺陷所造成的危险,只有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才能防止和控制缺陷,也最为了解缺陷事故发生的原因。所以这类案件的举证责任在产品使用者对产品是否存在缺陷、损害是否发生及缺陷与损害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承担初步举证责任后,举证责任即转至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举证证明产品不存在缺陷、损害没有发生、缺陷与损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以及证明其有法定免责或者减轻责任的事由。本案原告举证证明了涉案车辆在购买后不足8个月尚在保修期内即发生自燃,起火部位在车头发动机舱内,原因为电气故障,以及因此遭受财产损失,即已完成初步举证责任,应由被告承担证明涉案车辆不存在缺陷或者原告的损失与车辆缺陷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被告未完成其应负的举证责任,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故法院判决二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四、董某某诉某商场产品责任纠纷案——不安全食品的认定及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运用

2016年3月至10月间,原告董某某在被告某商场购买了某品牌的黄金鱿鱼丝,共花费3785元。该食品预包装袋载明食品添加剂有琥珀酸二钠和甘氨酸,产品执行标准Q/TXS0003S。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食品添加剂琥珀酸二钠的允许使用范围为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甘氨酸的允许使用范围包括预制肉制品、熟肉制品、调味品、果蔬汁(浆)类饮料、植物蛋白饮料。涉案食品属于熟制水产品,不在上述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范围。而生产企业执行标准Q/TXS0003S中规定,食品应含有辅料“玉米油”成分,而预包装袋上未标有“玉米油”。故原告认为被告销售的某品牌黄金鱿鱼丝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及未使用应当使用的辅料,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起诉要求被告退还货款3785元,并支付十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37850元。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法院聘请了国家级食品领域专家作为专家辅助人参与了诉讼,并提供了专家意见。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食品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判决支持董某某的诉讼请求。

我国食品安全法采纳的食品安全标准是一种广义的标准,包括卫生、营养等多个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只有符合全部强制性标准的食品才属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强制性标准,如果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就不属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本案被告销售的黄金鱿鱼丝中使用了添加剂琥珀酸二钠及甘氨酸,而该二种添加剂均不能在水产品中添加,故涉案黄金鱿鱼丝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此外,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如何使用、是否有害人体健康等均属于较为专业的知识领域,法官往往难于做出清晰、准确的判断,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邀请食品领域专家参与诉讼,提供专家意见,有利于法官公正、高效的审判此类案件。

五、郭某诉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范畴的“经营者”身份认定

六、某甜瓜专业合作社诉某农业科技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发起人以自己名义实施单位职务行为的原告主体资格认定

2013年初,王某某等人发起成立原告某甜瓜专业合作社,选举王某某担任该社法定代表人。在工商注册批准前,合作社即决定购进甜瓜苗用于社员种植,由王某某先后五次从被告某农业科技公司购买了“大和蜜宝”嫁接甜瓜种苗。甜瓜种植后不断出现死秧,经委托种子管理站鉴定,结论:“大和蜜宝”嫁接甜瓜种苗使用的砧木品种不当,与甜瓜共生亲和力差易导致死苗,产量损失为261010.2公斤。后经委托价格认证中心评估,涉案甜瓜损失2244686元。原告起诉被告要求赔偿经济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王某某作为原告发起人及法定代表人,其为原告购进甜瓜种苗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原告主体适格。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244686元。

七、贾某某诉某网络购物平台、某手机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网络购物平台责任认定

2015年10月,原告贾某某在被告某网络购物平台购买了被告某手机公司的2部红米note2手机,单价850元,实付款1700元。后原告发现某手机公司对该商品的宣传为“5.5英寸夏普/友达,1080p高清屏幕;三星1300万像素相机”,与其购买的手机配置不符,其购买的手机屏幕为国产“天马”屏、摄像头为欧光菲,并非宣传中的三星相机。原告认为二被告存在欺诈行为,起诉要求二被告退还货款1700元,并支付三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51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某网络购物平台向原告提供了销售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且原告未提供证据证明某网络购物平台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故某网络购物平台不承担民事责任。被告某手机公司作为涉案手机的经营者,其销售的手机与产品宣传内容不一致,存在欺诈行为,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故判决被告某手机公司退还原告手机款1700元,并支付三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5100元。

八、付某某诉郑某某产品责任纠纷案——“三无食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三无产品”不是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比较通俗的用语。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名,来路不明的产品。也有的说法是,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厂址、无生产许可证。在食品领域中,《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内容”,如果不具备上述应标注的内容,即是“三无食品”。目前,有些交易平台管理不够完善,使一些不法商贩有空可钻,为降低成本、牟取暴利而经销“三无食品”。“三无食品”有可能是过期食品,含有色素、防腐剂的食品,甚至是地下工厂生产的食品,食用该类食品有可能会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是当前食品监管打击的重点之一。被告销售“三无食品”,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九、倪某诉某商场产品责任纠纷案——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责任认定

2016年5、6月间,原告倪某分三次从被告某商场购买黑白巧克力共计475.2元,该商品中文标签显示其配料为:小麦粉、白砂糖、可可、植物油、酸性添加剂(酒石酸)等,原产地为韩国。原告食用后未产生财产或者人身损害。原告认为酸性添加剂酒石酸不应在巧克力中添加,涉案巧克力中添加了酒石酸,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起诉要求被告退还货款,并支付十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附录A表A1的规定,允许添加酒石酸的食品范围中并不包含巧克力。原告购买的涉案巧克力中添加了酒石酸,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规定,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故判决被告退还原告货款475元,并支付十倍价款的赔偿金4750元。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就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引起急、慢性中毒,甚至引发癌症。因此,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并且属于强制性的标准,如果违反即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允许销售。本案中,根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附录A表A1的规定,允许添加酒石酸的食品范围中并不包含巧克力,而涉案巧克力中添加了酒石酸,即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十、王某某诉某水暖管件经营部产品责任纠纷案——商品缺陷导致损害的责任承担

2015年1月,原告王某某从被告某水暖管件经营部购买了一套地暖设备,并由被告某水暖管件经营部进行了安装。2015年11月,原告发现水暖设备漏水,致家中水深约20厘米,财产受损。经保险员现场勘验,系标注被告某阀门厂商标的一体阀阀门堵帽断裂所致。原告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经济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某水暖管件经营部销售的地暖设备存在缺陷,致使原告家中被水淹,财产受损,某水暖管件经营部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案证据不能证明被告某阀门厂系涉案一体阀的生产者,某阀门厂不承担民事责任。故判决被告某水暖管件经营部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6168元。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本案地暖设备存在缺陷,在安装使用后一体阀阀门堵帽断裂,致原告家中水淹财产受损,被告某水暖管件经营部作为涉案地暖设备的销售者,可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其未提供证据证明某阀门厂系涉案商品的生产者,以及造成的损害系生产者的责任,故应由其先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待其有证据证明时,可另行向生产者追偿。

十一、刘某某诉某焊接设备有限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网络购物中欺诈行为的认定

2015年12月29日,原告刘某在被告经营的某网络购物平台购买三台某型号电焊机,共计3624元,被告在其宣传页面中宣传“全网最全的最专业的焊机品牌”、“全网唯一厂家直销直营”、“网络销售冠军品牌”、“焊接设备网络销售领导品牌、第一品牌”。原告在使用过程中三台电焊机中有一台损坏,于2016年1月10日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质量监督部门对被告产品进行抽检,其行政处罚认定书显示被告在2015年8月25日至2016年1月18日期间没有有效的产品认证书;百度搜索“十大品牌网”,在电焊机栏中没有被告的产品。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产品为强制认证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认定被告在原告购买商品的期间内没有有效的产品认证证书;且被告在宣传页面中夸大宣传使原告选择了被告的商品,被告的行为系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原告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构成欺诈。故判决解除合同及被告支付原告三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金。

网络购物日渐风靡,而因网购涌现的消费者权益案件也日益增多。网购的特点是消费者不能对实物触摸,近距离全景观看,大多只能通过商家的自我描述来决定自己的意思表示。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本案中,被告所虚构的“网络销售第一品牌、领导品牌”、“全网最全最专业的焊机品牌”、“全国唯一一家生产性网络直销企业”,以及其隐瞒没有强制认证证书的情况对消费者的影响巨大,足以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做出错误意思表示,其行为构成欺诈。可见,在网络购物中,商家对商品的描述和宣传,对消费者做出购物决定的影响远远大于实体店,审判中应更加严格审查商家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十二、贾某某诉某商场产品责任纠纷案——以造假方式打假,不予支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先”。食品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会给消费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药品经销市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了“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认可在食品、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但“以造假的方式打假”与“知假买假”不可相混淆。前者是违法行为,后者是对商家的违法行为的打击,以获取法律规定的“悬赏”。对“以造假的方式打假”给予支持,将会造成社会诚信体系的破坏,也不利于净化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以造假的方式打假”的行为应坚决予以制止。

THE END
1.服务保障疫情防控省高院公布浙江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十、徐某诉松阳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在线解纷“一次都不用跑” 2018年,松阳某公司到徐某经营的润滑油公司购买润滑油,共拖欠货款25000元,并经核对后在松阳某公司账函上盖章为证。后徐某多次催要所欠货款,但对方公司负责人包某称财务未征求自己意见,私自在对账函上盖了公章,双方产生争议。徐某无奈之下起诉至法院...http://zjnews.china.com.cn/yuanchuan/2020-02-25/213347.html
2....应承担经营者责任——王某诉陈某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王某诉陈某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19年9月,原告王某为求学所需,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中被告陈某处下单购买某品牌笔记本电脑一台,收货后发现该电脑外观磨损严重,无法正常充电使用,后送至官方售后检测发现电脑内部电池鼓胀、有非官方拆改和非原厂部件,与陈某所宣传的95成新明显不符,王某联系陈某退货退款遭...https://www.wanqulawyer.cn/mobile/index/show/catid/114/id/45955.html
3.空调买卖合同法律要点及案例分析案例 中央空调欠款纠纷案 2008年青岛A空调工程公司供应奥克斯中央空调于某政府项目,该项目系青岛B建设集团总承包。A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将空调配件运到了施工现场,B公司现场项目经理当场予以签收,并注明“所收空调配件型号、参数完全符合合同约定”。后B公司另行找了施工队伍进行了安装。安装完毕验收试验时,空调达不到相应的...http://www.jianlinlvshi.com/train_21.html
4.法官支招击爆电商不法行为,着力打造广州法治营商环境“高地”王某诉某大药房买卖合同纠纷案 ——谁是卖家?“海淘”平台的身份之争 基本案情 2015年3月25日,王某通过某大药房经营管理的“好药师”网站购买了“澳洲直邮Healthy care propolis蜂胶胶囊”2瓶,并通过支付宝付款。在某大药房的“好药师”网站上,涉案商品展示页上标注了如下相关信息及其他信息:1.通用名称:澳洲直邮He...http://wuguangyiduiyidanrencaozuo.mzyfz.com/detail.asp?id=361217&dfid=2&cid=692
1.最高法院案例二审原审上诉人诉讼代理人最高裁判所流浪猫绊倒投...再审申请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陕州区政府)、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陕州区自然资源局)因与天瑞集团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铝业公司)行政赔偿一案,不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7)豫行赔终380号行政赔偿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CFGBGM055615BM.html
2.宠物在寄养期间死亡,责任和损失该如何认定?澎湃号·政务随后,小韩多次前往A宠物店与高乙交涉赔偿事宜,均未果。小韩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A宠物店、郭甲与高乙赔偿其18000元与利息,并返还寄养费用406元。 案件审理 法院认为,本案为保管合同纠纷。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 A宠物店在门口张贴高乙微信号(手机号),即视为同意高乙以A宠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96123
3.民事诉讼法(一)诉讼法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六条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七条 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https://www.lawyer0510.com/article-detail/ssf/001.html
4.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疑难法律问题研讨会举行11月19日,由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主办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疑难法律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等法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监管部门,抖音集团、淘天集团等企业的代表,以及法研所的部分工作人员,共计20余人参会。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1/id/8213358.shtml
5....责任——符某某诉烟酒店买卖合同纠纷案食品资讯【以案释法】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承担价款十倍的赔偿责任——符某某诉烟酒店买卖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符某某在某烟酒店内购买了保健品,服用后出现心脏疼痛、头晕、眼神发青等症状。符某某便把涉案产品送于国家认证的权威检测机构测,检测结果为涉案产品中添加违禁成分西地那非,该成分会给食用者身体...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87625&moduleid=21
6.代理词(买卖合同纠纷案)10篇(全文)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指派我担任了原告云海商贸有限公司诉被告李晓富、李向阳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两被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通过庭审,结合事实和法律发表补充代理意见如下,供人民法院审判参考。 中心代理意见: 被告没有在XX年11月25日销售过销售单上的货物,也没有派业务员原告送过货。所以,原告诉称的被查封、罚没的货物...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51mbrkm.html
7.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指导意见为正确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本省民事审判实际,制定本意见。 https://www.ruiwen.com/maimaihetong/7384593.html
8.人民法院案例库:劳动争议裁判要旨汇编(42则)参考案例 孙某诉某装饰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2023-07-2-490-004 / 民事 / 劳动争议 / 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23.05.08 / (2023)辽02民终2394号 / 二审 裁判要旨 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及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自主择业退役军人,具有成立劳动关系的法定主体资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http://www.bjjbls.com/m/NewsDetail.aspx?Id=5807
9....与合同僵局化解———评"新宇公司诉冯玉梅商铺买卖合同纠纷案"No.2,2022 pp.97 113 强制售卖与合同僵局化解 ———评 "新宇公司诉冯玉梅商铺买卖合同纠纷案" 刘凝* 内容提要:既有研究对 "新宇公司诉冯玉梅商铺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分析主要着眼于履行费用过 高场合的违约方解除权,但该案并不构成履行费用过高,裁判观点存在对 "履行费用过高" 概念 的 "不当...http://cjfx.cufe.edu.cn/system/_content/download.jsp?urltype=news.DownloadAttachUrl&owner=1537964865&wbfileid=797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