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类型和数量如何认定

2020年,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接某知名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报案称:有人于2020年5月在“暗网”上发帖出售公司客户个人信息,经公司内部排查,发现公司互联网平台存在数据被人非法获取的情况。警方经排查关联账号,锁定犯罪嫌疑人陈某某、吴某某。经进一步查证,2020年4月至5月,陈某某、吴某某利用爬虫程序抓取等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共计9万余条,并在“暗网”上向他人出售。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以陈某某、吴某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向朝阳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准确把握法律规定,科学认定信息类型和数量

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黄敏

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第五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财产信息等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数量达到前款规定标准10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由于司法解释根据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类型、数量分别设置了不同的量刑幅度,因此该类案件的争议焦点多为涉案公民个人信息类型、数量的认定。

结合本案证据,本案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紧急联系人、户籍所在地等,上述信息并不属于行踪轨迹信息、财产信息、通信信息等个人信息,而属于一般公民个人信息。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非法获取普通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才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5万条以上才达到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非法获取批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如果逐一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识别性,将消耗大量司法资源,也不利于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开展,因此《解释》第11条规定,对批量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根据查获的数量直接认定,但是有证据证明信息不真实或者重复的除外。本案中,从被告人手机、电脑中提取到包括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码等公民个人信息多达30余万条,对于其中明显无效、错误的公民个人信息,比如手机号码10位数或12位数、身份证号码位数不对等,应认为不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对象,在计算公民个人信息数量时,应当予以剔除。剔除无效、错误信息后,根据手机号码排重后有11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再筛除不属于姓名的代称(例如小王、李女士等),最后认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9万余条。

检察机关以陈某某、吴某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向朝阳区法院提起公诉。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事实、罪名及量刑建议,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陈某某、吴某某有期徒刑三年至三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3万元至4万元不等。

把握公民个人信息类型认定重点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啸

本案中,剔除无效、错误信息并排除重复项后,被告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被认定为9万余条,且均为以5000条为入罪标准的一般个人信息,此数量已远远超出《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所规定数额巨大的标准,故在量刑上并无争议点。

对此,《解释》第5条第6款明确规定:数量未达到第3款至第5款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结合《解释》第5条第1款第3项至第5项规定,入罪标准分为“特别敏感个人信息50条”“敏感个人信息500条”“一般个人信息5000条”三档,并且呈现1∶10∶100的比例。根据上述规定,上述列举案例按比例折算,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均换算为一般个人信息,按照一般个人信息数量进行量刑。按照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方式进行计算,并参照其进行量刑,可更好地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也能有效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

除《解释》外,在《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按相应比例合计的计算方式也有明确规定,其中“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86条之一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一)致使传播违法视频文件二百个以上的;(二)致使传播违法视频文件以外的其他违法信息二千个以上的;(三)致使传播违法信息,数量虽未达到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折算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类型认定的关键是个人信息的敏感程度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洪延青

本案犯罪事实清晰,因此重点在于确定量刑建议。而量刑建议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即是认定涉案公民个人信息的类型。2017年6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就何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作出解释时,事实上将个人信息类型划定为三个档次。第一档50条: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第二档500条: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第三档5000条:其他类型的个人信息。

上述三个档次的划分,是从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来,根据的是个人信息的敏感程度。即将生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样根据敏感程度将个人信息划分为一般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后者是指“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对于敏感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对照来看,司法解释中的第一和第二档同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敏感个人信息。

究其根本,区分敏感程度并配予梯度性的前置保护要求和事后刑事责任,目的在于为个人诸多的合法权益提供不同程度的法律保护。本案中,虽然被爬取数据的App为金融类App,但被爬取的数据类型并不涉及征信、财产、交易等信息,检察官遵循司法解释的规定,准确地认定了量刑中应当考虑的个人信息类型。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THE END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多少条构成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多少条构成犯罪 陈启明 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就构成犯罪,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犯罪分子要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要并处或是单处一定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46134.html
1.出售个人信息多少条构成犯罪导读:出售个人信息50条以上入罪。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出售个人信息多少条构成犯罪 一、出售个人信息多少条构成犯罪 ...https://www.64365.com/zs/1564551.aspx
2.非法贩卖多少条以上个人信息会判罪行为人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非法出售或者提供通信内容五十条以上的,非法出售或者提供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关于非法贩卖多少条以上个人信息会判罪的问题,下面华律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https://www.66law.cn/laws/1708998.aspx
3.出售60万条个人信息获刑3年半,为维护网络安全,徐汇检察院发布10条...经徐汇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胡某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半,并处罚金13万元,段某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半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针对当前网络犯罪中暴露出的安全与治理问题,徐汇检察院发布了服务保障徐汇区网络安全与空间治理十条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加强重点领域网络犯罪惩治;探...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655053
4.广州一男子出售个人信息3500万条获刑4年被罚1万短短9个月时间里,广州一名男子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竟然超过3500万条,并且获取的个人信息还十分“全面”和“精准”,其中甚至包括中学生的个人信息,涉及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家庭住址、家长联系方式、个人兴趣爱好等。记者昨日获悉,涉案男子郭某因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达3500万条,情节特别严重,一审被广州市天河区法院...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17/06-14/8250343.shtml
5.个人信息安全知识(通用8篇)五、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的情形,具体如下: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https://www.oh100.com/zhishi/641285.html?1500536401
6.个人信息遭贩卖每条不足两毛律师:转卖个人信息涉嫌犯罪北京本同律师事务所徐学义律师表示,转卖个人信息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徐学义表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若公司客户为个人,公司出售或提供客户个人信息,达到定罪量刑标准时,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公司判处罚金。如公司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17/1222/2274132.shtml
7.非法获取10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牟利,判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具有下列情形,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57623
8.李翔: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适用疑难问题探究刑法视野根据《解释》第5条可知,基于不同类型公民个人信息与人身财产重要程度划分为三档并且设置相应的数量标准。比较《解释》第5条第1款第2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可知两者最大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明知。《解释》第5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客观程度更强。因此,条文设计...https://liangxing.swupl.edu.cn/xfsy/262646.htm
9.城检说法丨个人信息买卖黑链条曝光清远市清城区4人被判刑杨某某从万某某、李某某夫妇等人处购买得他人手机号码及公民信息后,通过QQ出售给李某源,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1236.16元。李某源于2020年7月起,通过QQ及土豆聊天软件向杨某某等人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约8200条。 犯罪嫌疑人李某源、杨某某、万某某、李某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7/23/c555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