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它们的可爱形象和温和性格让人们忍不住想要抱抱它们。但是,你知道吗?大熊猫的祖先可不是这样的。它们曾经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拥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肌肉。它们的演化史充满了惊奇和神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1.小古猫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和其他的熊类、狗类、猫类等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叫做小古猫(Miacis),是一种生活在约5000万年前的小型哺乳动物,体长约30厘米,外形像松鼠或鼬。小古猫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吃果实、昆虫、小型脊椎动物等。它们有着灵活的脚趾和尾巴,可以在树上跳跃和攀爬。
▼小古猫头骨化石,图源:Wikipedia
2.祖熊
从小古猫开始,食肉目分化出了不同的支系,其中一个支系就是熊科(Ursidae)。最早出现的熊科动物是祖熊(Ursavus),生活在约2000万年前,体长约1米,外形像浣熊或小型狗。祖熊是一种适应了森林环境的动物,吃植物、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它们有着较长的腿和脚,可以在地面上奔跑和捕捉猎物。
▼组熊头骨化石,图源:Wikipedia
3.始熊猫
从祖熊开始,熊科又分化出了不同的亚科,其中一个亚科就是大熊猫亚科(Ailuropodinae)。最早出现的大熊猫亚科动物是始熊猫(Ailurarctos),生活在约800万年前,体重约20-30公斤,外形像中型狗。始熊猫是一种适应了高山环境的动物,吃植物、昆虫、鸟类、啮齿类等。它们有着较强的咀嚼能力和较大的臼齿。始熊猫进化出了假拇指,可以像现代大熊猫一样抓住竹子,吃竹子。
始熊猫是大熊猫最直接的祖先,但它们和现代大熊猫还有很大的差别。始熊猫还保留了很多食肉动物的特征,比如锋利的门齿和尖锐的爪子。
▼始熊猫化石,图源:Wikipedia
▼始熊猫想象图,图源:Wikipedia
4.小种大熊猫
始熊猫的后代是小种大熊猫(Ailuropodamicrota),生活在约200万年前,体重约40-60公斤,外形像小型熊。小种大熊猫是一种适应了亚热带环境的动物,吃植物、昆虫、鸟类、啮齿类等。它们有着较弱的咀嚼能力和较小的臼齿。
▼小种大熊猫化石,图源:Wikipedia
5.巴氏大熊猫
小种大熊猫的后代是巴氏大熊猫(Ailuropodabaconi),生活在约75万年前,体重约100-150公斤,外形像超大型熊。巴氏大熊猫是一种适应了温带环境的动物,吃植物、昆虫、鸟类、啮齿类等。它们有着较强的咀嚼能力和较大的臼齿。
巴氏大熊猫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熊猫祖先,体型比它的继任者还要大。
▼巴氏大熊猫素描,图源网络
6.(现代)大熊猫
巴氏大熊猫的后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体重约80-120公斤,外形像大型熊。大熊猫是一种适应了高寒环境的动物,吃竹子、竹笋、竹叶等。它们有着极强的咀嚼能力和极大的臼齿。
我用表格总结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大熊猫99%的情况下都是吃竹子的,但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也会抓小动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