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达人秀》是由凤凰汽车出品的一档汽车新技术解读栏目,这里有最前沿的汽车圈时尚科技,这里也有机械制造领域里的点点滴滴。我们喜欢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我们讨厌杂乱的数据和枯燥的说教。凤凰汽车的技术解读栏目,每周五如期上线。
Q:搞笑呢吧,双离合变速器还能有液力变矩器?
A:本田确实这么干了,技术本身没有想象中的“新”
更重要的这两根轴还不是普通的套管式放置,而是采用平行放置形式,这与本田汽车早前装配的5速平衡轴式自动变速器结构非常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更直白的说:本田推出的这台8速双离合变速器实际上就是基于他们的平衡轴式自动变速器研发而来的,所以它叫双离合但同时有液力变矩器。
Q:“禁拉又禁踹”本田8速双离合变速器更耐用?
A:本田技研社工程师是这样认为的
放着普通双离合变速器不用,本田为什么还要推出新的平衡轴双离合变速器?或者说让本田看中这个新技术的亮点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很大程度是它的耐久度与平顺性更好。这并不难理解,就普通的双离合来说,换挡时造成的冲击需要由机构本身承担,而在本田的8速双离合上,会由独立的小型液力变矩器承担;同时,更柔性的连接也会让换挡平顺性大大提升。
说到这里我们简单展开一下,其实双离合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笼统说就是两个方面的差别:连接形式和换挡的实现形式。前面已经说过,本田的8速DCT与普通DCT的连接形式是不同的,即前者有液力变矩器,后者没有;换挡形式其实也只能说类似,简单的说,自动变速器(AT)是通过多片离合器切换齿轮的,而双离合变速器(DCT)则是通过换挡拨叉来切换的。后者效率更高,但也对转速和挡位配对要求更高。本田的做法是:让一个轴对应一个离合器,比如主轴在偶数挡位工作时,副轴在奇数挡位断开,这种形式就是双离合的工作过程。
Q:本田为什么不推8速自动变速器而推双离合?
A: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对市场需求的考量
谈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本田为什么不像竞争对手一样直接推出8速自动变速器呢?我想这里面既对市场竞争力的考量,也有“历史的遗留问题”。先说历史,熟悉本田汽车变速器的朋友都知道:本田所用的AT变速器从结构上论应该叫“平衡轴式自动变速器”(5AT和6AT),这种变速器与传统自动变速器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行星齿轮机构,相应的常啮合齿轮则更像手动变速器(MT)或AMT,但增加了电液控制的多片离合器,来替代手动变速器上的拨叉和套筒。
读不懂机械原理没关系,其实我们只需要知道本田所用的“平衡轴式自动变速器”相比于传统AT的优势与劣势就可以了。先说优势:1、平衡轴式的结构更纯粹简单,对批量制造的工艺和成本要求更低,同时可靠性良好;2、平衡轴式自动变速器是本田的专利,因此无需向其他供应商采购变速器总成,有利于控制造车成本;相对应的缺点:这主要由多轴结构所致,变速器的体积会很大,很难实现更多挡位。因此,按照之前5速和6速的模式再去生产8速产品,体积上就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本田必须换一种思维造多挡位变速器。
另一个层面来自对市场竞争力的分析,消费者很挑剔,本田也不傻,当市场上双离合这个概念已经被欧美厂商先入为主之后,再拿出一个普通双离合产品还有占领市场先机的可能性吗?没有。因此,在概念上,本田需要特立独行的创新一下,于是,“世界首款8速双离合变速器”的定位就应运而生了,技术上虽然谈不上绝对创新,但这也不失为对普通双离合形式弊端的一种解决方案,值得肯定是必然的。
Q:“偏方治大病”平衡轴是双离合变速器的完美解决方案?
A:从结构上能规避很多问题,但也不敢说完美
传统自动变速器很好嘛?质量确定相对稳定,但传输效率、换挡速度以及制造成本依旧与理想有所差距;那更快的双离合变速器就很完美吗?显然也不是的,至少在经历了大批量生产和复杂工况使用后,确实出现过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并不排除因为双离合形式本身所带来的。
当然,优势也不能就说完美,事实上本田的这台8速双离合变速器体积依旧很大,以至于让它与体积较大的六缸以上发动机匹配会很困难,同时,在广泛大批量使用之前,新技术应用于本土市场的稳定性、制造成本也是有待检验和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