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工厂”的优势不再,但能够替代吗?美国日本制造中国工厂

中国“世界工厂”的优势不再,但能够替代吗?

桥本隆则

最近偶尔看到中国电视剧《林深见鹿》,主要是讲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纠葛,但故事的主线却是外资企业的中国本土化问题,因为深有所感,就想谈谈一些个人的心得。

从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日本在中国的企业已经达到数万家,2020年时,安倍首相认为这么多日本企业在中国很“危险”,一旦被中国断供,日本市场将会一片混乱。所以就提出了一个“增强筋骨”的计划,政府要出钱补贴让那些重要企业回到日本设厂或者到中国以外第三国设厂,最终离开中国的企业不到总数的5%。

中国能够迅速成长的原因,是当时中国具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大量生产廉价的产品。泡沫经济后开始风靡日本的百元商店,就是中国经济最好的象征。从初级代加工,到三来一补,再到拉动密集型的装配流水线,中国完全走过了日本曾经走过的路,并且逐步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工厂。

有人说现在可以与中国比拼人工成本的国家,只有墨西哥(中南美),越南(东盟),孟加拉(南亚)等,所以这些国家或许可以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所谓世界工厂就是生产出消费品与工业品向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出口。墨西哥是美国的后花园,大量的美国,日本工厂开设在这里,向美国出口廉价工业品,满足美国人的旺盛消费。但是,墨西哥却没有成为美国消费品的基地,这个出口基地在中国,一部分在印度与越南,如苹果手机,各种家电等消费品出口到美国。

包括汽车零部件在内,很多工业品生产都在中国,因为北美自由贸易,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这部分很多都转往墨西哥,但是,中国还是保留一部分的生产能力,因为中国制造在世界的制造业中已经很难欠缺。日本企业经过非常艰难的努力获得成本利润,在中国企业面前轻松败下阵来,最后,重要的日本企业都会在中国设立工厂,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或许有些偏激,没有在中国设厂的日本企业基本上很难生存。

日本方面把中国的成功全部归结于中国人的工资很低原因。日本研究机构认为1992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七十分之一,与日本存在天文数字级别的成本差距。30年过去了,中国的人均GDP是日本的35%左右,提高了了20倍,劳动力成本也大大上升。如北上广等城市的生活消费水平已经超过日本,而日本北陆等地区的生活成本下降,生产成本也在下降。

仅仅看中国沿海地区的生活,消费能力与日本不相上下,甚至高于日本,这些`地区的生产成本肯定高过日本。这也是2020年以后,苏州,无锡等地工业园区开始努力升级换代的原因,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适合在本地区生存下去,2020年开始,中国就向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不欢迎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笔者一直在观察这样变化,并且有幸参与其中。因为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鼓励企业降低工资,或者冻结工资,每年的最低工资都在提高调整,政府鼓励企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因为就算大量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人工成本每年都在小幅度上涨,固定费用(水电)也会调整,并且人员的管理成本是隐性成本,最终让企业难以承受,这就逼迫企业改变生产模式。从数据上看,在中国似乎劳动生产成本在上升,其实,很多企业正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就算数量与之前相同或略低,但对于企业是一件好事,这样的做法就说明,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生产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国家。

这样变化也是中国为何能够在美国政府高关税的“压迫”下,继续实现贸易“黑字”的原因。2022年4-5月,中国遭遇疫情,很多经济学者认为越南,印度肯定会取代中国。但是从数据看越南仅仅增加14%的出口,并且受到原材料上涨的影响,出口并没有带来大量的利润。中国出口虽然有所减少,但贸易的黑字额却在增加。

近年,中国在有意识地降低每年GDP的增长率,这是因为中国人(沿海地区)的收入已经接近日本,已经不能回头生产廉价商品。所以经济的重点就要从出口主导,变为消费主导,未来中国是便宜货的生产地报道也会越来越少。中国不提供廉价商品,美国很头痛,日本也很头痛。

日本企业在中国设厂,用日本标准,以中国成本向美国提供廉价商品。当贸易战打响,日本很多企业把廉价商品移出中国,迁往越南等地;或者工业品生产迁往墨西哥。但是这样的迁徙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首先迁往东南亚的日本企业,与中国工厂相同的机器,相同的生产流程,效率只有中国工厂的20%,就算派中国工厂中层干部数十人前往1年,效率也只是提高到30%左右。

当安倍首相哭着喊着要日本企业离开中国,最后拗不过经济规律,绝大多数的日本企业坚持留在中国。不过最近,日本政府的自杀让日本企业不得不放弃了中国。

上个世纪90年代,香江有很多开织花的工厂,只要工厂所在地劳动成本上升就只能搬厂,这些厂最初在观塘工业区,后来搬到沙田,再搬到深圳,不久搬去宝安,又去惠州….据说最近要从越南搬去老挝,这样的企业就靠劳动成本低赚钱。

而日本全国各地的百元商店也是这样的模式,都是靠中国企业提供廉价商品,两家塑料厂向日本供货,价格就在每件0.001元的谈判。随着人民币升值,日元大幅度的贬值,中国企业不再降价,甚至还要涨价,很多日本百元商店都开始寻找新的供应商,寻找数年后,日本企业终于明白,要找到像中国这样的供应商几乎不可能。他们要么接受涨价的要求,要么就选择关店。

笔者知道很多日本北陆地区的工厂都在积极准备,把廉价商品生产拿回日本国内生产,当地自民党议员也认为这是振兴日本制造的最好机会。笔者冷眼旁观,这样几乎没有利润的商品回到日本生产,是日本制造的胜利,还是日本制造的悲哀。战后,贫困的日本用品质,低价的日本制造赢得了世界市场,现在中国知道代替了日本制造。日本又要回到60年前的过去,这才是日本没落的原因。

正在看电视剧《林深见鹿》,在中国的外国企业没有睡觉,很多企业正在以本土化来应对中国制造的变化。日本企业还在死死地抱规守旧,认为中国一定是低端制造国家,这样陈旧观念才是日本制造业僵化的重要表现。到底是仅仅满足于日本国内市场,就在日本国内制造,炫耀日本制造,还是在中国工厂,利用中国制造的长处,与中国企业互补,或者加快中国本土化改革,赢得日本制造第二春,这是笔者的亲身感受。如果有机会想谈谈某家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改革失败。

THE END
1.日本离不开中国制造:搬走家里619件中国货只剩内裤图库日本离不开中国制造:搬走家里619件中国货只剩内裤 在各个国家见到“Made In CHINA”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部分国人出国避开国产货以外,其实有许多的日本人的家里,从吃到穿到用,很多东西都是国产的,连iPhone都是中国产的。某节目做了一个实验。去一个日本人的家里,如果移除“Made In CHINA”的产品的话,会变...https://m.sohu.com/a/244194139_99984058
2.日本人“死”都离不开中国制造!(音频来源中国就是日本人的天堂 音频来源:(静思有我) 中国就是日本人的天堂。音频来源 世界上最特殊的中国人到底特殊在哪里?(音频来源:静思有我) 日本大危机来了,即将面临灭亡 (音频来源:静思有我) 静思有我:中国人,能吃美国药吗?(音频来源:静思有我) 中国人的凝聚力为何那么强,千年绵延不绝(音频来源:静思有我)...https://www.360doc.cn/mip/1139800647.html
3.中国制造最新资讯快科技快科技7月3日消息,曾经有不少人都爱讨论“中国为何没诞生像丰田、三星等巨无霸企业”,但现在这个情况早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所以别再看不起中国制造了。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在 2024-07-03 07:10343402 三星离不开中国!每4台手机 就有1台中国造 三星手机虽然基本离开了中国大陆市场,但是制造却离不开,而且越来越...https://news.mydrivers.com/tag/zhongguozhizao.htm
1.日本女生嫌弃“madeinChina”被打脸,离不开的中国制造最近,中国制造又登上了日本综艺,在《月曜夜未央》的一期节目里一位妹子“不信任”除了本国的食物“不吃任何韩国制中国制的东西。” 她说:如果看到产品写着中国的话,就不会买。 妹子此话一出却被有经验的节目组立刻拆穿:你的衣服就是中国制造吧? http://storyofchina.com/news/143621.html
2.平成三十年:改变中国人的不止是日本制造平成三十年,无印良品、优衣库在中国各大城市开张,日式审美伴随着日本制造进入中国,甚至日本式的生活方式也逐步为中国的年轻一代所接受。在生活方式的构建中,711、罗森、全家等日式便利店功不可没。 在北上广奔波打拼的许多年轻人中,离开了方便、快捷、无处不在的日式便利店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这种“日本制造”正在...https://www.huxiu.com/article/297205.html
3.中国制造日本启示录12篇(全文)中国制造日本启示录 第1篇 1. 日本会计检查院概况 日本的最高审计机关是日本会计检查院, 于二战后依据日本1946年宪法第90条为检查国家的收入支出结算而设立, 并随后于1947年颁布了《会计检查院法》。日本作为一个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设有国会、内阁以及法院, 出于审计行业独立性的要求, 日本会计检查院作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b0t6rct.html
4.越南出口大幅下降,“下一个中国”梦碎了吗?其次,细究起来,“越南制造”也离不开“中国制造”支持。 例如,越南从中国进口织物、纺织品与鞋类的材料或是辅助材料,加工后制成鞋类、服装再出口至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通过计算越南出口商品中的中国份额,也可以发现在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中,越南产品对中国的依赖度在逐渐提高。“越南制造”很大部分是“中国制造”...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13117
5.中国制造作文10篇“这些物品是要去国外定居的,却被我们家的傻姑娘给请回来了!”奶奶开玩笑说。 “其实啊,‘中国制造’ 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外国人现在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了。很多外国人现在到中国旅游,不光想来看长城、故宫,还要来体验中国高铁的快和稳。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我们中国发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https://www.oh100.com/w/158794.html
6.为何国际玩具制造商发现离不开中国罗杰斯还指出,如果一家公司选择从合同制造商那里购买产品,那么创建一个海外货源可能需要18个月的时间;而如果一家公司从头开始建造新工厂,则可能需要长达三年的时间。 电子宠物制造商万代英国公司的负责人尼克·奥尔德里奇表示,万代仍主要在中国大陆生产,但也有一些产品在台湾、日本和越南生产。 https://m.hf365.com/article/338085
7.中国制造优势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雨果跨境为跨境从业者提供最新中国制造优势相关信息,每天更新中国制造优势相关的文章、视频、问答等内容,雨果跨境作为品牌出海产业互联网平台,为跨境企业精选中国制造优势相关服务,助力中国品牌快速拓展海外市场。https://www.cifnews.com/key/myzyl
8.深度丨从日本制造3年计划,看制造业传统强国的新时代焦虑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制造业,一直不是从孤立的制造视角看待问题。“互联工业”,不仅解决制造问题,而且要力图解决社会课题。这种系统性的思考,非常值得中国制造来学习。而日本企业也在接受这种观念。以丰田为例,2018年10月,它与软银一期投资20亿日元成立移动出行合资公司Monet,推出基于共享汽车的“移动社区”服务。丰田正在...https://www.iyiou.com/news/2018110684852
9.中国的高铁世界第一,为何汽车却和德国日本差距很大?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一汽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60多年来,从自力更生到市场换技术、合资建厂,再到自主研发,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汽车产销量最多的国家。这期间经历了什么呢? 1953年—1977年 自力更生阶段 1953年一汽建厂,1956年的7月15日解放投入生产,紧接着又生产出一款红旗轿车,...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231106/1895647.shtml
10.全球企业蜂拥布局墨西哥中国制造业的危与机全球企业蜂拥布局墨西哥 中国制造业的危与机 墨西哥,已成为各国追捧的“新世界工厂”? 当美国的福特、通用、卡特彼勒、惠而浦,德国的宝马、大众、福特、博世、西门子,荷兰的Stellantis,日本的本田、马自达等众多世界级企业纷纷布局墨西哥时,中国企业也不甘落后。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海尔、海信、TCL、敏华控股等企业,...https://www.ccidgroup.com/info/1268/39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