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修生在日现状:打工如奴隶屡受虐待性骚扰

日本1981年确认“外国人研修生”在留资格,1993年设立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即发展中国家的人在日本研修结束后,可与企业签合同,边劳动边学习技术,最长3年。在日华人一般将研修生和技能实习生统称为研修生。

这些研修生大多从事日本人不愿干的低薪“3K工作”(危险kiken,脏kitanai,累kitsui)。

研修生听起来好听,但实际上作为低端劳动者,大多学不到什么特殊技能。记者在北海道水产品加工厂和养牛场看到,中国研修生从事的是往鲑鱼身上抹盐、挤牛奶、清扫牛棚等简单工作。

在这档引起争议的节目中,一名中国妹子诉说她们这些研修生被日本雇主压榨、性骚扰的境遇。

在日华人李先生说,这个节目说的是事实。他的朋友在香川县高松市一家接收研修生的手机厂当翻译,经常听到类似情况。研修生不仅在薪酬方面与正式的日本员工差距巨大,有的还遭受性骚扰、经常无偿加班。

了解中国研修生情况的在日华人鲁蓬人说,有的研修生“就像生活在监狱中”,被禁止独自出大院,与过去的劳工相差无几,只是多了个休息日和小范围的自由活动区。

研修生往往被摄像头监控。有些女研修生反映,她们的宿舍也有摄像头。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6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被调查的5173家雇用外国研修生的日本雇主中,七成违反劳动基准法或劳动安全卫生法等法律。

被骗交钱白干活

一名遭压榨的中国研修生说,日本老板拿合同威胁她,按照合同她似乎还不占理。

鲁蓬人说,研修生都是被“高收入”忽悠而来,所签合同大多非常不公平。而不少研修生并不清楚合同的具体规定,有人的合同都被日方收走了,自己连凭证都没有。

中国人要想去日本当研修生,通常要向国内中介交高额手续费和押金,如果未能履行合同,要支付高额违约金。即使如期回国,押金也可能要不回来。

这名已经回国的研修生以前在日本岐阜县工作,赴日前给了中介4万元人民币,回国后一分钱都没拿回来。

一名山东小伙子当研修生时干活手受伤,休息了一周就被老板要求立即回国,回国后欠了一屁股债。

鲁蓬人说,近几年日元急剧贬值对研修生打击太大了,挣的钱都蒸发了,再扣去中介费等,几乎是白干。

失踪自残咋养老

了解中国研修生情况的在日华人姜先生说,研修生当初被忽悠说到日本能挣大钱,但现实是既学不到技术也攒不下钱。有些中国研修生实在受不了日本雇主的压榨,感觉“唯一的出路就是逃离”。

鲁蓬人和在长野、名古屋、岐阜、广岛、山口、熊本等地工作的研修生都有联系。他说,有很多研修生想从工厂逃出去,他劝他们不要冒险。

还是有不少研修生逃离,成为“失踪”人口。

日本法务省去年10月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研修生失踪人数达5803人,其中3116人是中国人。自2011年起,5年间已有超过1万名中国研修生在日本失踪。

一些日本雇主批评研修生干活不认真还容不得说。

而研修生工资低,很多住得偏僻且基本不会日语,娱乐等精神生活贫乏。有人在重压下走上绝路。

一名中国研修生2013年在广岛县一家牡蛎加工厂用刀具和铁锹打死社长和一名员工、打伤6人后,用铁锹和牡蛎加工工具自残。他供述,自己不懂日语,易被孤立,工资低还挨老板骂,不由心生怨恨。

姜先生还提到研修生的养老问题。他说,如果研修生在日本期间没加入年金体系,或加入了但不能与国内的衔接,就会影响其老年生活。从国家角度来看,一个人年轻力壮时为外国政府所用,上年纪后回国享受社会福利,这个账怎么算都亏本。

“现代奴隶劳动制”

日本厚生劳动省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在日研修生超过21万人,同比增长25.4%,他们支撑着日本的农业及渔业。

日本众议院去年10月25日通过《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规范化法案》和《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案》。前者旨在改善研修生工资待遇;后者增添了一项新的在留资格——“护理”。日本媒体认为,这将推动外国护理人员大幅增加,缓解超老龄化日本社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

猪野亨指出,日本政府将护理、建筑、第一产业等日本人敬而远之的工作都让外国人来干,至少应该让外国研修生与日本员工处于同一工资水平并禁止中介榨取。

如视频末尾所示,一些日本网民认为,研修生不是正式劳动者,当然不能给劳动者的钱;还有人留言“要是有意见就别来日本”。

而猪野亨认为,日本社会既然依赖外国劳动者,就需要认识到:“我们的劳动力正在退化,自己都没有办法生产大米和建设道路,请世界各国的朋友来帮忙。”

(原标题:日媒揭露中国研修生在日境况:受高压、虐待、性骚扰)

THE END
1.日本人·中国梦日本频道女博士—恐龙—日本人,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中国地质大学有这样一位来自日本的女博士,她所研究的是曾于6500万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巨大生物——恐龙。她多次踏入辽宁、甘肃的山间与沙漠,在恐龙化石蕴藏丰富之地与男性研究员一道拿着锤子錾刀进行艰苦作业。黑须球子,这位喜爱恐龙的古生物研究家,...http://japan.people.com.cn/GB/35462/369790/index.html
1.转:重看《我们的留学生活通过对几个普通人在日本的生活,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外乡人去异国的真实情景。 人人都不同,就好象外地人来北京打拼,除了没有语言障碍,其他何尝不是同去异乡日本或者其他国家的 人处在相同的处境? 按照出场顺序,我努力的搜索一下他们的现状吧。加粗的字都在自网上的其他人评论,版权归原作者哦 ...https://m.douban.com/note/310140380
2.一个在日华人对日现状的看法:日本人保守,内向,自我冷漠,不爱和...一个在日华人对日现状的看法很多人神话日本人说人家素质高怎么怎么的。 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素质还不如说文化使然。 日本人保守,内向,自我、冷漠,不爱和人交流,非常怕承担责任,也不轻易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些特点并非所有日本人都有,但是非常集中,尤其是在关东地区。 我不想花长文去论证。但是只要你来...http://m.qinzhou360.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348758
3.一个在日华人的感受:在日本生活是什么感觉?一个在日华人的感受:在日本生活是什么感觉?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现如今在日本的中国人已经达到了70万人,而里面有十几万人已经拥有了日本的国籍。 日本是一个上下序列非常清楚的国家,可能外国人多的地方就还好,但是日本人的圈子里,会有自己默认的上下或者长辈和晚辈,亦或者男人和女人的规则。https://sh.5i5j.com/zhishi/7095.html
4.日本爱知大学来爱知大学,需要的适应时间真的非常短,不需要自己找房子,不需要自己置办电器和被褥,前辈们会在宿舍办新生欢迎party不需要自己一个一个人去认识,自己需要做的只是好好学习、好好生活罢了。 其次,有关课程,据我个人分析爱知大学的课程大概分三类:1.协定留学生课程,2.学部生日本语课程,3.学部任选课程,这三种课的...https://exchange.blcu.edu.cn/info/1089/1351.htm
5.“中国街”在日不断扩大中国人日本生活矛盾多熟知中国情况的日本Business Breakthrough大学教授田代秀敏称,与中国人共同生活不是件简单事。但是,如果继续放任不管,中国人将不断增加。即使自治体或当地反对也无法阻挡“中国街”在日本不断扩大。他说,在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的地区,必须活用“中国移民”。日本应该采取美国那种不分人种和民族的移民政策,对居住在各地区...https://www.gqb.gov.cn/news/2011/0314/22376.shtml
6.中国人在日本①东京“新中华街”池袋华人社区澎湃研究所2018年,项目组调研在韩国生活的中国人。2019年项目又选择日本东京都丰岛区的池袋华人社区开启第二次调研。整个调研过程历时近两周,研究团队共完成了对30位池袋华人经营者的深度访谈。澎湃研究所从社区形成历史、身份认同、社会网络建构以及家庭关系四个角度整理了此次调研的四篇文章,展示池袋华人的生存图鉴。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537784/
7.2022年日本外国人及中国人生活最多的地区分布向日葵家展示最新在日本的外国人生活地区分布数据,提供在日本的外国人和中国人生活最多的地区人口数据查询。公布了2022年最新日本各地区外国人口走势图,还刊登了权威的日本地区人口分布统计、增减数、增减率、人口排名以及走势分析,日本外国人地区分布数据来源于日本出入https://visa.himawari-japan.com/area2022
8.中国人到日本留学情况如何出国留学日本大学毕业的学位证书被中国教育部认可,而且可按照国家组织人事部门的考核正式进入个人档案,可作为报考公务员和公务员升职的重要凭证。也可享受归国人员的大城市落户政策及购车免税政策等。中国人到日本留学情况如何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日本留学生活的体验 ...https://www.eol.cn/waiyu/news/2022090172039.html
9.一个日本经济学家的困惑:为什么人均GDP不足日本1/4的中国人看起来...相比较起来中国人的生活比日本人奢侈多了。他印象最深刻的是,BBC的一部纪录片报道中国下岗工人的伙食,日本人看了之后震惊了,因为这个下岗工人一家三口的晚饭竟然是四菜一汤,英国人看到这一幕也晕了,他们纷纷感叹:中国人真奢侈! 除了吃,中国人在日常花销方面一也比日本人奢侈,同样的一件中高端衣服,中国的价格要...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8799
10.目睹祖国的成长和日本的衰退在日15年的中国人的种种焦虑陈龙(化名)是40多岁的在日中国人。来日本已经超过15年。从日本的大学毕业之后,有过几次从业经历,现在从事中国相关的工作。https://www.517japan.com/viewnews-10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