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民航机场作为国家交通运输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航空公司和广大旅客的社会责任。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便是秉持“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原则,筑牢双重预防屏障,将安全事故化解在细微处、防范在未然时。
在机场群建设和运营中,需要在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推进各关键岗位标准化建设,从而促进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有效落实,实现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和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与一体化运行。
在机场群安全发展中落实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是一个循序渐进、先固本强基再精钻深研的过程,既要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与各机场管理模式的共性、个性需求相融合,还要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与岗位操作实际相融合,让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以机场实际和原有安全管理体系为培养基,真正扎根,发挥作用。
多一些务实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隐患排查治理是手段和保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前后篇,目的是通过科学、标准和智慧化的手段实现事故预防,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
务实在制度体系建设上。制度体系建设应以安全管理体系为前提,形成具备机场群的共性部分、机场本身的个性部分,在应用和验证过程中实现“较长阶段地完善优化—固化再验证—较短阶段地完善优化—固化再验证”的良性循环。
务实在运行流程升级上。在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框架下,梳理现有运行保障流程,提高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可执行性。选取安全管理做得好、双重预防工作对接得快的单位和岗位,分类共享流程细化、流程优化或流程再造经验,使一部分单位先建起来,一部分单位先成熟起来,以良好的安全管理效能引领和促使整个机场群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立和发挥作用。
多一些专业
强化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在运输机场的效能发挥,需要较强的专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专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与专业的岗位业务水平的碰撞和融合上。
专业的岗位业务水平。在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过程中,要结合机场运行实际,包括行业领域特点、机场运行特点、本机场基础情况、安全从业人员水平等,而岗位人员作为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的起点和终点,是风险的感知者、报告者、评估者和管控者。要带着精专的业务能力深入参与设计、执行、验证、优化等环节,让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更接地气,更本土化,焕发个性十足的生命力。
多一些支撑
强化管理意识支撑。安全管理意识的树立要突出积极的“一把手”效应,建立例会制度,以提高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出镜率”,从行业安全管理中成熟的隐患排查、危险源识别入手,在树立意识并深刻理解的初始阶段保持较高频率,从数量到质量、从全链条到重点、从全业务到核心关键,逐步营造大力查隐患、深入分析风险、制定切实有效安全措施的安全管理氛围,使安全工作更好地体现时效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强化文化引领支撑。安全文化不仅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更是筑牢安全防线、提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在文化建设中强化双重预防理念与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突出“预”和“防”,建立绩效监测、安全提示、风险预警、风险管控多阶段的安全风险防线,固化安全监督、法定自查、进驻式检查、“回头看”等多手段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防线,完善预案引领、资源合规、人员机敏、精准和效率并重的应急防线。
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安全管理系统,依托数据化、智能化工具落实双重预防理念,通过各层级审批流程实现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安全隐患库、危险源库、绩效指标监测库、安全监察平台间的数据连接,整体掌握安全状态。
强化资源支撑。基础性资源支撑体现在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和安全管理的基础投入上,确保安全管理标准化、基础条件能够保证机场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在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专项资源支撑上,主要是防控风险和治理隐患过程实施,在机场群“双防机制”中明确各级管理层职责,将更强的管理措施和治理资源集中到严重程度高、危险系数大、基础薄弱的问题上,在核心风险上增加多层防护,消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