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时找不到人事档案,无法领养老金?能领,但影响三项“认定”工龄机关事业单位

“曾几何时,一朝下岗,两眼无泪,我从此踏上了“灵活就业”的道路。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我好容易盼来了退休的这一刻,却听说还得退休人事档案,这上哪找去?会影响领养老金吗?找不到了,怎么办?”

上世纪的艰难记忆犹在脑海,下岗、就业、失业、买断,一系列名词成了过去时。这一代人经历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如今办理退休,却被要求审核人事档案,咋回事?

下面【社保精算师】为你梳理一下人事档案如何影响养老金,以及人事档案丢失,该如何找回来,一起来看看吧:

01、人事档案影响三项“认定”

第一,出生日期的认定须以人事档案最早最先为准。很多年轻人惊讶地发现,部分老职工人事档案出生年龄前后不一致,与身份证年龄也对不上,真假难辨,咋回事?

“甘蔗没有两头甜”,这部分人一般情况下是将自己真实年龄改“大”,享受到了当年的好处,那么,退休时也就会以档案最初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核算退休日期来办理手续。

当年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国营、集体企业,因为下岗、买断、离职或者自己直接不去上班造成的人事档案材料缺失,自己压根不知晓(因为职工档案个人不得查阅、携带)。

尤其是考验当年人事部门的责任心,如果一生气给扔了,丢了或者没存档,等几十年过去,物是人非,单位也不在了,人也不见了,甚至离世了,这部分视同缴费的年限很难认定。

之所以退休前突然变得急切,就是因为视同缴费年限一旦认定,就能多领一笔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就变成三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而过渡性养老金会让整体养老金水平有个质的飞跃,大概一年能多领120元,视同缴费8年,养老金预计能提升上千元,所以,有这部分材料一定要在退休前找到。

第三,特殊工种想要提前退休须有人事档案材料为依据。所谓的特殊工种,就是符合国家政策的有毒、有害、井下、登高或者从事体力劳动的岗位。

这部分人的工作都异于常人,有危险性、对身体有害、损伤性较大,所以,国家设定符合要求的特殊工种人员男性可以55岁申请退休,女性可以45岁退休。

如何证明自己从事过特殊工种,符合提前退休要求呢?那就要从参保人人事档案中查找相应的记录,尤其是对于下岗职工,当年的记载是历史记录,不可复制,一旦遗失,后悔莫及。

02、许多灵活就业人员没有人事档案,可怎么办?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事档案的重要性逐渐在淡化。比如说,近几年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他们压根就没有人事档案,自己直接拿身份证和户口本,就可以缴纳养老保险。

这类人退休时,也不需要提供人事档案,退休年龄就以身份证为准,缴费年限就以实际缴费年限为准,因为他们也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不必惊慌,人事档案没有也罢。

当然,如果是曾经从国企中下过岗,入过伍,知青下过乡,有过视同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就得需要提供人事档案,否则,工龄少认定,直接影响养老金的待遇及未来的上涨。

03、人事档案丢了,上哪找去?找不到,怎么办?

查找的内容主要是工龄确认表、招工录用手续、劳动合同、入伍登记表、下乡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名册和地点等等。

人事档案材料想要补办,几乎是难上加难。所以,家里有快要退休的人员,一定要提前寻找,尽全力找回当初的档案,否则,影响自己养老金待遇可就后悔莫及了。

THE END
1.档案丢失如何影响视同工龄的认定法律问题大全法律分析:人事档案不慎丢失,无法办理退休等事项,必须补办才行。职工本人提供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档案补办并备案。由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到该职工原始招工部门、市档案馆、用人单位属地档案馆或其他相关部门查找、复印以下职工档案要件:工龄确认表、工资验封卡、劳动合同、招工录用手续...https://china.findlaw.cn/ask/jz/zt_52968/
2.因工资表丢失少了工龄因怎么办一、因工资表丢失少了工龄因怎么办? 1、本人可携带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到人社部门申请档案补办并备案 2、由自身所在用人单位或职工个人,到该职工原始招工部门、市档案馆、用人单位属地档案馆或其他相关部门查找、复印以下职工档案要件:工龄确认表、工资验封卡、劳动合同 、招工录用手续 、下乡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名...https://mip.64365.com/zs/746780.aspx
3.广西一在编人员档案丢失无法办退休,发现19年前被人提走,当地回应刘万军发现自己的人事档案丢失,至今已过去12年。 12年前,他是广西柳州市柳城县龙头镇环卫站的一名在职在编人员,工龄刚好满30年,他找到柳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人社局”)工资股的股长,想申请提前退休,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答复:“你连档案都没有,怎么办理退休?”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84904741787226113
4.人事管理政策问答人事处根据辽组通字[2006]39号文件规定,出生日期以人事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对于出生日期有异议的职工,需提供原始出生证明,上报辽宁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审核确认。对于出生日期中的阴阳历问题,需其本人档案中最早记载且明确标有出生日期的材料中有阴阳历字样的,退休时间方可进行阴阳历转换。 https://renshichu.lnnu.edu.cn/webroot/renshichu/rsglzcwd/20180528/39638.html
1.档案丢失办理退休怎么确定工龄?档案丢失办理退休怎么确定工龄?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档案科普达人 档案有问题 ,立即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免费咨询。 评论 如何确定工龄? 如果发现档案丢失,无法确定工龄。但在退休年龄时,可以办理档案补办。在补办档案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全国档案补办服务系统在线办理相关手续和流程来确定工龄。补办人事档案需要...https://www.bds110.cn/wenwen/241543.html
2.退休了档案丢了怎么办其实说了这么多,档案丢失后一定要耐心的工作人员沟通,毕竟档案丢失跟办理退休的工作人员没有关心,很可能工作人员一句话就能让你找到自己的档案或者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说无论如何要耐心跟工作人员沟通!!!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以上三点实战经验可以让退休人员少走很多弯路,最后希望大家能够顺利退休领取养老...https://www.yjbys.com/banshizhinan/dangan/44902.html
3.档案丢了影响退休吗?非常影响计算工龄这件事哦!许多朋友在使用管理个人档案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前段时间小编的远方叔叔在办理退休时,在工作单位并没有找到他的个人档案,甚至在什么时候丢的他都不知道,这个他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一、档案丢了影响退休吗? 肯定是有影响的,没有个人档案就无法准确的计算工龄,许多单位也就无法给他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了。 https://www.zhuhaiwei.com/dabb/86918/
4.没有了档案就不给办理退休吗?当年到达退休年龄的企业职工,若档案丢,市直有相关业务科室对市直参保人员进行认定,需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人的工龄认定申请书(包括不同时期、所在单位及工作变动情况,由职工本人书写并需本人签字); 2、提供职工工龄认定的依据材料:如工龄确认表、劳动合同、招工录用手续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详细方法有: ...https://www.ytfushan.gov.cn/jact/front/mobile_maildetail.action?clientType=2&iid=514305&sysid=6&pagetype=maillist
5.运城人才网按照国家规定,企业职工退休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25、办理退休手续的程序有哪些? 一是个人申请;二是单位公示,按原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建立职工退休公示制度的通知》(晋劳社养(2003)219号文规定执行)...https://www.ycsrcsc.com/a/web/article/descNewsInfo?id=09f8181b0121450fbc8a6f674e69a248
6.退休人员视同工龄认定怎么办理(下岗职工视同工龄退休时如何认定...很多临近退休人员,往往因人事档案缺失,无法办理工龄认定,直接影响退休工资。你认为,责任应该由谁承担?欢迎留言! 视同缴费年限不是适龄退休人员怎么办理问题。 “视同缴费年限”的定义是指在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群体的工龄认定。即从参加工作,包括上山下乡、参军、用人单位委培的技校学生的起始时间至国家...https://www.baichanghui.com/detail/41448.html
7.档案丢了退不了休怎么办?我告诉你如何解决视频人事档案对于下岗职工来说至关重要,如果退休时没有人事档案,下岗职工不能办理退休手续,更领不到养老金。退休之前大家就要知道自己的人生档案在什么地方存放,在原来的单位还是在人才市场,这样办理退休手续更加顺利。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下岗职工的档案丢失,该如何补办呢? http://changsha.11467.com/info/14825158.htm
8.[转载]档案遗失案例:退休时单位遗失档案工龄减少9年杜杰锋乐乐:档案遗失,应该由他最后工作的单位协助其个人查清原委,能补充的补充,确实不能补充的,由相关单位出具证明。档案实际上也就是起的证明作用,年龄、参加工作时间、工龄、职称等信息通过档案都能确定,原始档案遗失了,这些信息通过其他证明也能够得到确定。在某些时候,原始档案的记载可能会有错误,办理退休的部门不应当依...https://lawyers.66law.cn/s2d08346160c14_i20669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