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动植物检疫(090403T)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简介】
一、专业历程
我校动植物检疫专业是2002年获教育部批准增设的本科专业,2003年正式招生,已连续招生13年,是国内最早设置动植物检疫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2009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21年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培养目标
预期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宽阔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2.具有动植物检疫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动植物检疫前沿动态。
3.具备较好的科学思维,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
4.能在海关动植物检疫等部门从事的行政执法、有害生物系统学与风险分析、除害处理和报检等工作。
5.能在农畜部门从事动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林业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业务与技术推广工作。
三、专业学科依托
“十二五”期间,动植物检疫专业完成了专业向教学、科研并举的科研教学型的转变。2006年获生物安全与检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正式招生;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教学体系;2008年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2009年,作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戴良英教授,经考核合格正式确认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同年建设成了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安全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从美国迈阿密大学引进了芙蓉学者计划讲座教授成小文博士,2015年黄国华博士成为我校首位“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进一步优化了学术队伍和梯队组合,组建联合学术团队,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获批建立病虫害生物学及其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有望获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建设。
四、专业成就
本专业定位为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把湖南农业大学动植物检疫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在此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专业建设理念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了研、学、产互动的理念特色----形成教育在学校、实践在检验检疫局/海关等政府部门、服务于国内外经济贸易流通领域的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流程,融合农学、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培育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五、专业特色
动植物检疫专业至今已有13年的办学历史,2009年动植物检疫专业被列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教师与国内外科研、院校教师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西班牙、荷兰、英国等高等院校交流与合作,互派教师进修;专业教师参加国际植物保护大会、国际植物病理学大会、中国昆虫学会年会、农药学教学与科研学术年会等,与国内外专家进行广泛学术交流。
在今后几年内,本专业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研究领域。努力强化与科研院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科研教学实习机制,逐步构建横向合作的应用研究平台。针对对外交往和国际贸易的新情况,变被动为主动,加快对新疫情的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结合DNA提取、PCR检测、基因克隆、酶链检测、重组质粒连接、转化及筛选等高质量的分子检测技术,进一步强化检验检疫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检验检疫对象的培养、鉴定和检测技术,微观层面上的生理生化和病理学特征,宏观层面上的生态学行为,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以及生物学和化学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突出本专业在植物保护和生物学、微生物学学科上的优势,凝练特色,不断前进。
【师资力量】
我校承担动植物检疫专业教学任务的专职教师24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占教师总数的91.67%。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讲师6名,实验师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
“十二五”期间,植物保护学院动植物检疫教学团队新增国家自然基金10项,其他省部级课题15项,其他项目和横向课题22项,新增科研经费达18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60多篇。主篇、参编教材和专著9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动植物检疫专业负责人廖晓兰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田养鸭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作用机理研究”;参加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保护地果蔬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铜绿假单胞菌SU8抑菌物质吩嗪-1-甲酰胺的结构改造及增效作用研究”,“铜绿假单胞菌SU8抑菌物质吩嗪-1-甲酰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作用机制研究”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篇,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国家级教材并出版《普通植物病理学》和《草坪保护学》2部;2012-2014分别获得“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植物源杀菌剂”、“一种对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苋菜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一种铜绿假单胞菌”、“一种粪产碱菌”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
动植物检疫专业主干课程:植物病害检疫学、植物害虫检疫学、动物检疫学、动物病原学、检验检疫法规。
动植物检疫专业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学、水产动物病害学、动物流行病学、生物安全学、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有害生物分子检测、检疫除害处理、农药学、食品卫生检疫等。
学院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合并为综合实习,并集中于第六个学期的4-9月进行,使我校与高校、科研单位、事业单位等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合作关系。根据生产实际,于大二、大三的上、下半年进行教学实习,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条件】
动植物检疫专业建有校内实习基地,现拥有玻璃温室1200m2,网室1500m2,盆栽场400m2,实验田10672m2。近几年来,先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科学院、国家质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科学院、浙江农业科学院、上海农业科学院、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岳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多家单位签订了合同,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奖资助学金】
学生可申请各级各类奖助学金,除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有湖南农业大学奖学金、北美校友会奖学金、先正达奖学金、关工委奖学金、金岸奖学金、园丁奖学金等,学院设有燕化永乐奖学金、隆泰奖学金等。
【就业、创业、深造】
毕业生每年约有30%以上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8%以上,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胜任工作,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且从各单位反馈的信息看,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业务好等特点。动植物检疫专业学生主动好学,积极报名参加辅修专业和报关报检员的培训。
近年部分学生考研情况:
年级
班级
姓名
报考学校
2010
检疫一班
莫博程
湖南农业大学
王倩
浙江大学
佘思远
中南大学
董子舒
广西大学
周桂伟
首都师范大学
检疫二班
易龙
中国农业大学
彭争科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尹文芳
华南农业大学
陈杰仪
吴康
曾秘
暨南大学
贺冰洁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刘芳
宋歌
陈旭阳
刘冰蕾
许嘉璐
阳盼
秦得强
周艾琳
马琳
周涛
柳傲
张云宣
韩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贻聪
中国农科院
冯睿
夏西聚
余昕彤
2012
贺延峰
欧阳小庆
刘丽萍
福建农林大学
龚成
李怡岚
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
张岳
谢烽
邹茜
南京农业大学
卢宪雯
云南大学
马竹炘
朱江
中国科学院
邹茹冰
【校友风采】
符浩,动植物检疫专业2007届毕业生,2007年考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赵臻,动植物检疫专业2007届毕业生,2007年考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现为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宝山局主任科员。
李舟,动植物检疫专业2007届毕业生,2007年考入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2009年赴美国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ofTennessee)攻读博士研究生,2014年毕业。现为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李明,动植物检疫专业2007届毕业生,2008年9月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学科硕士研究生。2011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2013年10月-2015年1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基金资助赴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医学中心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Circulation”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目前就职于广州医科大学。
柏琴琴,动植物检疫专业2007届毕业生,2007年9月考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究生,2013年获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师。
夏露,动植物检疫专业2008届毕业生,2008年考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邓道琦,动植物检疫专业2008届毕业生,2008上考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