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晚,针对新冠疫情后全球智能运作战略这个主题,法国里昂商学院MakersForum创客先锋主题论坛在《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中国MBA教育网、MBAChina、Blibli等直播平台开启了在线云讨论,远在法国、北京等地的嘉宾们打破时空壁垒,在直播间“屏”聚一堂,交流最新的战略思维。
本次论坛由北京邮电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GlobalEMBA项目,法国里昂商学院中国华北学生校友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农产品供应链分会联合主办。法国里昂商学院EMBA项目主任张伟伟发表致辞,他介绍EMBA合作项目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以信息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数字化转型为特色和研究方向的EMBA,希望为中国培养在数字化转型时代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客精神的企业高管,希望为同学们更新商业知识,加强多维度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学术思维。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龚业明
龚业明教授重点分析了当下全球智能化运作面临的六大困境和六大机会:
龚业明教授也指出疫情也带来一些全新机会:
秦玉鸣认为,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转“危”为“机”面临很多机遇:政策方面有一系列利好消息,例如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一词成为热点,冷链被纳入中国“新基建”设施;疫情暴露了农批市场的诸多问题,农批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大幅加速;智能收件箱、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车配送等“无接触”模式加速行业的智能科技应用;数字农业将迎来快步发展期。
他注意到疫情下大型物流企业的网络规模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出现更多的行业联盟和企业抱团,有利于改善物流行业长期小、散、乱的局面,同时会有更多企业跨界进入生鲜零售行业,比如中石化、百果园跨界卖菜,进一步刺激商品和服务的创新。物流建设以标准化态势推进,也将加快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
刘志彬给出了供应链升级数智化的方案,决策“大脑”是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精准协同,紧密联动,形成“流水线”式决策体系。大数据基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未来战略,锁定目标,确立上游布局,从而成为数据引擎,实现先知先觉的智能化决策服务。
数据是产业价值链的数字化真实、实时、客观反映,是驱动业务增长新的生产要素,数据引擎驱动产业升级。他认为双轮驱动、开放链接、交互体验等方式将成为供应链转型成功的要素,而一个数字化精准操控下的供应链,将成功实现零库存模式,改善供需之间矛盾。
几位专家通过观察和分析,拨开疫情迷雾,为黑天鹅效应下的供应链问题把脉,开出了人工智能升级的数智化“良方”。面临风险把握机遇,全球物流运作,服务运作,制造战略和供应链将开启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