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怕(懒)热(惰)星人的出行首选
于是不少人瞄准商机
对网约车行业跃跃欲试
然而
想要入行网约车却不这么简单
一些网约车司机的遭遇
或许能让想入行的您提高警惕
合同暗藏挂靠费
这个司机处境被动
张先生原本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几年前,因受到网约车的冲击收入减少,于是萌生了开网约车的想法。2018年3月,张先生在南京祥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定购了一辆现代名图燃油车。
随后,张先生和南京祥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汽车销售合同,首付加贷款共15万多元,而南京祥海则以公司的名义为张先生购买的那辆车办理了网约车运输证。在这之后的四年,张先生用这辆车从事网约车营运,且从未向南京祥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付过任何费用。
但事情并非一直如此顺利
公司与张先生之间的“恩怨”开始了……
随后,记者采访到南京祥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理,他称张先生和南京祥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的是一份车辆挂靠协议,该协议的备注部分,写明车辆挂靠费为每月200元,一年共计2400元。
对此,张先生并不认可,他声称自己在签协议时根本没有看具体内容,公司也没有提及挂靠费一事。但是张经理表示,关于挂靠费协议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既然张先生签了字,就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张经理并不否认,2018年将车辆卖给张先生时,确实没有说要收取挂靠费。
关于为什么不提前说明要收取挂靠费一事,张经理解释说“网约车市场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并且由于未明说收取挂靠费而引发的矛盾只有不到百分之一。
但在张先生看来,大家之所以会接受挂靠费也是迫于无奈。因为车辆作为网约车,运输证上写的是南京祥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名字,如果拒交挂靠费,公司就要收走运输证,车辆的牌照转到驾驶员私人名下,他们也就无法再从事网约车营运。
运输证转为私人便无法正常营运这一情况在张经理这里也得到了证实。可见,不少网约车车主为了正常营运只得忍气吞声。
根据规定,从2018年4月21日零时起,南京就暂停办理网约车运输证和出租车经营许可证。只有符合网约车准入条件且《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票日期在2018年4月20日24时前的车辆,才有3个月的办证过渡期,过渡期到2018年7月20日24时结束。在办不了网约车运输证的情况下,张先生现在的处境很被动。
借此提醒想要入行网约车的您
签合同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每一项条款
保证个人权益不受损害
违规公司扰乱市场
打破司机赚钱梦
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
一些没有网约车驾驶员证的人
也堂而皇之地开起了网约车
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根据知情人消息,记者来到名为南京捷美达的汽车租赁公司,咨询如果没有《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能否开网约车?
记者对话南京捷美达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捷美达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没有资格证,也可以先租车、先营运,再考证,因为罚款很低。
不仅如此,该工作人员还传授了如何逃避执法部门的查处,甚至声称被“抓到”的概率很低。
看似简单的流程,确实吸引了一些不符合要求、但又急于找工作赚钱的人,市民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李先生听说跑网约车一个月能赚一万多,所以在明知不合规的情况下,还是和南京捷美达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汽车租赁协议,以每周625元的价格租了一辆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随后,捷美达帮其注册了网约车平台的营运账户。就这样,没有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的李先生跑起了网约车。
但是,美梦的破碎就在一瞬间。李先生很快就发现,网约车收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当他提出要退车时,公司根据协议向李先生要了三千多元的违约金。
网约车行业“潜规则”看起来离谱
但居然存在已久
不少网约车司机透露了行业现状
采访中,有不少网约车司机透露,整个网约车市场确实还存在着各种违规行为,甚至存在无证营运的状况。
五花八门的“入职”方法
神乎其神的“避查”招数
违规公司的重重“歪理”
不仅扰乱了网约车市场的正常秩序
也给驾乘人员安全造成了巨大隐患
监管整治持续进行
切实保障司机利益
针对网约车市场的种种乱象
交通执法部门也一直在持续地对其进行整治
2021年8月,没有网约车驾驶员证的黎先生通过花小猪平台,兼职做起了网约车服务,而他所驾驶的车辆也没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没想到,黎先生才营运一个月就在载客时被交通运输部门查获。
除了对网约车营运车辆以及司机进行规范管理外,网约车平台给无资质的驾驶员派单,也会受到相应惩罚。
据统计,2021年南京交通执法部门受理的网约车类案件约1500件。2022年,截至7月31日,受理的网约车类案件约900件。
2021年年底时,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会同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约谈了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据统计,目前在南京获得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共有10家,获得网约车运输证的车辆约5.3万辆,获得网约车驾驶员证的从业人员有9万多人,而那些不合规的驾驶员和车辆都将被清退。
在网约车市场、平台、司机以及从事网约车租赁和销售的公司都在寻求各自的生存发展空间,都希望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利益的获取绝不能建立在违法违规或者是侵害他人权益的基础上,三者之间如何达到平衡,共同维护好网约车市场,这个课题或许还在等待得到更好的解答方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有一切合法合规,才能让这个市场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