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关关员通过扫描电子耳牌识别进口种牛“身份”。甄凯摄
北京海关关员正在对进口种牛开展集中抽血采样工作。甄凯摄
动物实验室检测人员正在进行样品制备工作。蒲静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何春中)记者今天从北京海关获悉,近日,北京中地种畜有限公司4001头澳大利亚进境种牛顺利到达北京,开始为期45天的隔离检疫。这批种牛从天津口岸入境后运往北京顺义某隔离场隔离,品种分别为荷斯坦奶牛和安格斯肉牛,进口数量创北京市5年来历史新高。
“隔离检疫期间,我们将对这4001头种牛逐一进行采血和24小时驻场监管。”负责此项工作的北京海关所属通州海关关员严安介绍,海关关员每天都要进行临床巡查,了解种牛的整体状态,并与饲养员和兽医密切沟通,做好种牛的隔离监管工作。
“我们同时做好隔离场进出人员、车辆登记、消毒和体温测量工作,提高隔离场消毒频率,紧急调拨防控物资,配备了隔离衣、护目镜、口罩等,并制定《种牛检疫期间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做好隔离检疫期间人员健康防护工作,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嵌入海关监管检疫全流程。”严安说。
“种牛的血样送到我们这里以后,我们要进行蓝舌病、副结核、牛病毒性腹泻、赤羽病、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鹿流行性出血热六种传染性动物疫病的检测。目前正值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么大批量的种牛进口,对于我们实验室检测工作是个考验。”负责血样检测工作的北京海关技术中心主任陈广全说。
检测试剂常规订购周期通常需要2-4周,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厂家、物流尚未恢复正常,试剂采购成为最困难也是最急迫的事情。北京海关积极联系供货商,克服多方面困难,及时配备了检测所需的全部试剂耗材和人员防护装备。
接到检疫任务通知后,北京海关技术中心动物实验室迅速对检测标准进行了确认和查新。针对国际贸易中最敏感的蓝舌病,实验室不仅准备了血清学检测试剂,还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提前制备出可以检测26个血清型蓝舌病病毒的荧光PCR检测试剂。
对于其他动物疫病副结核、赤羽病、牛病毒性腹泻、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也做好了充分准备,确保检测结果万无一失。
据悉,经过45天隔离检疫合格后,该批种牛将被运往辽宁、山东、内蒙古、甘肃等地区,用于改良当地肉牛和奶牛品质,助力畜牧业升级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