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性训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健身方法,这种类型的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对健康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那么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身体柔韧性训练方法?柔韧性训练方法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柔韧性训练的具体内容吧。
1、脊柱放松
练习脊柱放松这个动作能够帮助延长脊柱,并且配合呼吸来扩张胸腔后部,提高整个肋骨的柔韧性灵活性。
方法:跪坐,双臂着地尽量前伸直到头部着地,保持均匀地呼吸20次。
2、伸展腰臀
练习伸展腰臀的动作能够帮助有效放松下半身,改善腰臀部的柔韧性。
方法:仰卧两腿弯曲与髋同宽,骨盆保持中立放松肩膀。然后右腿玩去右膝拉至胸口处,左腿伸直后左脚上勾,使劲蹬左脚以增强左腿挺直的感觉。骨盆保持中立呼吸20次后换腿重复动作。
3、伸展躯干
练习伸展躯干的动作能够帮助有效提高整个躯干的柔韧性灵活性。
方法:仰卧两臂外展掌心朝上,两腿弯曲与胯同宽,左腿伸直后右脚塞在左膝盖下面,右脚朝左侧下压,然后头向后转,两臂尽量向外伸展,然后左臂横过胸口去摸右臂。保持20次呼吸后换脚进行练习。
4、伸展腿筋
伸展腿筋的运动能够充分拉伸双腿,有效锻炼腿部的柔韧性。
方法:仰卧两腿弯曲与胯同宽,放松双肩,然后将右腿向上举起两手分别扶住右腿膝部和小腿将右腿尽量向身体拉近,保持3秒之后慢慢放下右腿换左脚进行练习。两腿分别练习10次。
5、胸腔扩展
胸腔扩展的动作能够充分伸展胸部,锻炼胸部的柔韧性。
方法:趴着腹肌收缩两腿伸直,两脚并拢,两手掌平放在头部两侧。然后用手掌撑地,两臂伸直挺直身体躯干,注意小腹不要离地,尽量收紧臀肌和大腿,将躯干挺直后离开地面,用手掌和脚趾承担身体重量,保持20次呼吸后还原动作。
6、柔韧训练需知
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柔韧素质的发展是需要意志的练习。痛感强,见效慢,停止训练便有所消退,因此庆持之以恒才能见效。
当初次练习时易见效,第二天再练习有痛感,第一次练习获得效果全部消退并差于第一次练习前的效果。这是由于肌肉被拉长回缩力增加的原因,因此应继续将其慢慢拉开,消除痛感。经过一个时期的练习,该长度的伸展已适应,应进一步拉长肌肉牵拉肌腱,进一步增强回缩力。因为柔韧练习本身就是由不适应到适应逐步提高的过程。
由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得到提高的,所以练习应逐步提高要求,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根据停止柔韧练习一个时期,已获得的柔韧效果会有所消退的特点,柔韧性练习要做到系统化、经常化。特别是当某一部位因伤停止练习后,该部位所获得的柔韧效果将全部消退,其恢复期相对延长,因此在某一部位受伤后,其他部位仍应适当练习,否则柔韧性会因停练而消退。
二、柔韧性练习要因项因人而异
柔韧性练习必须根据专项特点和练习者的具体情况安排,例如,跳跃项目的运动员主要要求腿部和髋部的柔韧性;游泳运动员主要要求踝关节和躯干柔韧性;体操运动员主要要求肩、髋、腰、腿部的柔韧性。因此,在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柔韧性的基础上,要重点练习本专项所需要的几个部位的柔韧性。另外练习者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在进行柔韧素质练习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突出针对性、应用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在运动训练中,虽然各项对柔韧性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一般说来没有必要使柔韧性的发展达到最大限度,柔韧性的发展程度只要能满足专项运动技术的需要就可以了。
三、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与力量素质发展相适应
柔韧的发展应是在肌力增长下的发展,而肌力的增长快不能因体积的增长而影响关节活动幅度。
力量练习是发展肌肉的收缩能力,柔韧练习能发展肌肉的伸展能力,因此力量结合柔韧的练习提高肌肉质量最为有效,即既能达到力量和柔韧的同时增长,又能保证关节灵活性的稳固。
四、柔韧素质的发展要兼顾相互关联的身体各个部位
在有些动作中,柔韧性的表现不仅仅是在一个关节或某个身体部位,而是牵涉到几个相互有关联的部位。如为发展腰部柔韧性若采用"桥"的练习,就是由肩、脊柱、髋等部位的关所决定的。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对这几个部位都应该进行发展,倘若忽视某一部位就有可出现外伤。如果发现某一部位稍差,就应立即采取措施使其得到改善。另外,也可通过其他部位的有效发展使其得到补偿,这样做可以使各部位的柔韧性得到发展,保证专项运动训练的需要。
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肌肉的状态,影响到肌肉的伸展能力。一般地说,当外界温度在18℃时,有利于柔韧的发展,因为肌肉在这个温度下,伸展能力较好。温度过高,肌肉紧张或无力都会影响其伸展能力。如跳高运动员每做完试跳之后,总要穿上衣服,目的在于保持体温,使肌肉处于良好的状态,以便迎接下一次试跳。
早晨柔韧性会明显地降低,所以早晨可做一些强度不大的"拉韧带"的练习。一日之中在10~18时人体能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此时可进行一些强度较大的柔韧性练习。
六、柔韧性练习之后应结合放松练习
每个伸展练习之后,应做相反方向的练习,使供血供能机能加强,有助于伸展肌群放松和恢复。如压腿之后做几次屈膝练习,体前屈练习之后做几次挺腹挺胯动作,下完腰后做几次体前屈或团身抱膝动作等。
跆拳道的柔韧性训练方法1、腿髋部训练
(1)正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侧肌肉的柔韧性。面对横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站立,一腿提起,把脚跟放在横木上,脚尖勾紧;两手扶按在膝关节卜,两腿伸直,腰背挺直髋关节摆正,上体前屈并向前、向下做压振动作。两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两腿都要伸直;上体向前、向下压振时腰背要直。压振时幅度由小到大,直到能用下颏触及脚尖。
(2)侧压腿:主要用束发展腿部内侧肌肉的柔韧性。侧对横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脚支撑,另一脚抬起,腿跟放在横木上,脚尖勾紧;两腿伸直,腰背保持直立,髋关节对前方,然后上体向放八横木的腿侧倾倒压振。左右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上体保持直立向侧、向下压振;压振幅度逐渐运大,髋关节一直正对前方。
(3)后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前侧肌肉的柔韧性。背对横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体,一腿支撑,另一腿后举起,脚背放在横木上,腿和脚背都要伸直,上体直立、髋关节正对前方,上体向后仰并做压振动作,左右腿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两腿挺膝,,支撑腿直立且全脚着地站稳;挺胸、展髋、腰后屈;后压振幅度逐渐加大。
(4)前压腿:主要用来发展腿部后侧肌肉和髋关节的柔韧性。练习者一腿屈膝支撑,另一腿向前伸直,脚跟触地,脚尖勾紧上翘,踝关节紧屈;两手抓紧前伸的脚,上体前俯;两臂屈肘,两手用力后拉,同时上体尽力屈髋前俯,用头顶和下颏触及脚尖。略停片刻后上身直起,略放松后接着做下一次。两脚交替进行。
动作要点:挺胸直背,塌腰前俯;挺膝坐胯,屈髋触脚。
(5)仆步压腿:主要用来练习大腿内侧和髋关节柔韧性。具体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尽量远伸。然后,上体不起来;起来,将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成另一侧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膝,向下压振。亦可两手分别抓住左右脚,做向下压振和左右移换身体重心的动作。
动作要点:挺胸塌腰,下振时逐渐用力,左右移动时要低稳缓慢。开胯沉髋,挺胸下压,使臀部和腿内侧尽量贴近地面移动。
(6)竖叉:主要用来练习大腿前后侧和髋部柔韧性。具体方法:两腿前后分开成一条直线,前腿的脚后跟、小腿腓肠肌和大腿后肌群压紧地面,脚尖勾紧上翘,正对上方;后腿的脚背、膝盖和股四头肌压紧地面,脚尖指向正后方;髋关节摆正与两腿垂直,臀部压紧地面。上体正直。可做上体前俯,压紧前面腿的前俯压振动作、亦可做上体后屈的向后压振动作,增大动作难度和拉抻幅度,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渐用力。
动作要点:挺腰直背,沉髋挺膝;前俯勾脚,后屈伸踝。
(7)横叉:主要用来练习陶腿内后侧和胯关节柔韧性具体方法:两腿左右一字伸开,两手可辅助支撑;两腿的小后侧着地,压紧地面,两脚的脚跟着地,两脚尖向左右侧伸展或勾紧胯充分打开,成-字形。可上体前俯拉长腿后侧肌肉并充分开胯;亦叫上体向左右侧倒,允分拉长大腿内后侧肌肉并增大胯的活动幅度。
动作要点:挺腰立背,开胯沉髋;挺膝勾脚,前俯倾倒。
2、腰部方法
(1)前俯腰:主要用来练习腰部向前运动的能力和柔韧性具体方法:并步站立两腿挺膝夹紧两手十指交叉两臀伸直上举手心向上。然后上体亢腰前俯两手心尽量向下贴紧地面两膝挺直,髋关节屈紧,腰背部充分伸展。两手松引用双手从脚两侧屈肘抱紧脚后跟,使胸部贴紧双腿,充分伸展腰背部。
(2)后甩腰:主要用来练习腰部向后运动的柔韧性。
具体方法:并步站立,练习时一腿支撑,另一腿向后上直腿摆动,同时,两臂伸直,随l体向后屈做向后的摆振动作,使腰背部被充分压紧,腰椎前面充分伸展:动作要点:后摆腿和上体后屈振摆同时进行;支撑腿,膝伸直、头部和双臂体后屈做协调性后摆助力动作。
(3)腰旋转:主要用来练习腰部的左右旋转幅度。具体打法;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两臂自然垂于休侧以髋关节为轴体前俯,然后以腰为轴,使上体自前向右、向上再向左,回到的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同时,双臂随上体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环绕动作,以增加腰部旋转的幅度和力度、动作要点:尽量增大绕环幅度,速度由慢到快,使腰椎关节完全得到活动、伸展。
3、被动形式的训练方法
(1)腿部和髋部的主要练习方法多采用各种形式的搬腿同伴握紧自己的脚,做正搬、侧搬、后搬等助力拉伸动作,也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按和踩的方法。如进行横叉或竖叉练习时,同伴或教练员可利用脚踩或手按练习者髋部的办法,助其用,达到伸拉的目的。
(2)腰部的被动练习法主要是利用压桥法。同伴或教练用自己的双脚顶住或踩住练习者的双脚,用双手拉住练习者双臂或双肩,用力使练习者的双肩后部尽量靠近两脚跟,使练习者的腰椎关节得到完全伸展和收缩,增强腰部的柔韧性。
4、发展柔韧素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根据跆举道竞技运动的特点,要以发展腰髋和下肢柔韧素质为主,还要发展全面的身体柔韧素质。同时,要控制好柔韧性的发展水平,根据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和规律,进行合理有效地训练。不要过分地进行柔韧性训练,特别是超过人体解剖结构限制的练习最好不要采用,否则不仅不会取得训练成绩,反而对练习者造成伤害。
(3)随着柔韧性水平的提高,柔韧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要逐步加大,但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是在被动性练习时,更应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出现被动拉伤或撕裂现象,否则会得不偿失,甚至影响整个训练的继续进行。
(4)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协调进行,因为两者相互弥补互促进,共同提高。
(5)柔韧性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肌肉的伸展们肌肉的温度成正比,通过准备活动,提高肌肉的温度,降低肌内部的粘滞性,提高肌细胞的兴奋程度,有利于肌肉被拉得长。韧带具有同样的特点,因而必须先做好准备活动,再进行柔韧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