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又称海氏手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爱的拥抱”。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假如气嘴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原理。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异物卡喉的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此时患者可能会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此即”海姆立克“征象。
四、“剪刀、石头、布”——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要点:
1、剪刀:两个手指并拢,像一个闭合的剪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按压点在肚脐上方两横指以上的位置,首先是找到患者肚脐的位置,然后将两根并拢的手指横放在肚脐以上,即可找到按压点。
2、石头: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按压点上。
3、布:指的是另一只手抱拳,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通过上面的这个口诀,我们可以快速记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和作用位置。
五、不同情况的具体操作方法:
1、成人救助方法(清醒者)
一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条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前腿弓步后腿伸直,患者上身前倾,采用“剪刀石头布”,向上向内快速冲击5次。
2、成人自救方法(借物)
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同样是采用“剪刀石头布”,连续快速用力的向后上方冲击,或者稍稍弯下腰靠在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用物体边缘压迫自己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进行。
3、成人救助方法(意识不清者)
让患者平躺,首先开放患者呼吸道,然后施救者骑跨在患者大腿外侧,一手掌根按压肚脐上两横指处,两手掌交叉重叠,连续快速用力的向后上方冲击。
4、成人救助方法(肥胖、孕妇)
对于极度肥胖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姿势不变,在胸骨下端中央处,向胸部后方冲击。
5、一岁以下婴儿救助方法(儿童1-8岁救护方法同成人)
一只手固定婴儿头部将其背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连续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5次,然后将婴儿反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立即用食指和中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5次,两个步骤反复交替操作。
六、注意事项:
2、定位要准确“剪刀石头布”,避免造成内部损伤。
七、如何预防异物卡喉呢
1、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使孩子远离异物。
2、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讲话、跑步或玩耍,以免误吸。
3、三岁以下儿童不要进食果冻、麻花、糖果、坚果类等硬壳食物和一些比较光滑的食物。
4、避免给小婴儿玩零件过小的玩具,如硬币、纽扣、钢珠等小物件。
5、最重要的是学会这些急救知识。
认识幽门螺杆菌淄博市淄川区医院贾万金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并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的一种微厌氧菌。
1982年,澳大利亚2位学者经过37次培养实验,成功从人类胃黏膜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自己吞服培养菌进行人体实验,证实可诱发急性胃炎,服用抗生素治愈,两位学者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自然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中国自然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60%。
那么,人是怎样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的呢研究证实,从小于6个月的婴儿到80岁的老人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幽门螺杆菌传染性很强,可通过口-口、粪-口、污染的水源等途径传播,即所谓的病从口入,例如进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聚餐传播、接吻传播、母婴传播等,由于卫生条件的差异,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1、非侵入性方法,包括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前者包括C13、C14呼气试验,是目前使用率最高、最方便快捷且无创的检测方法,C13、C14呼气试验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区别点在于C14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C13是C14的改良版,没有放射性,因此更适合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或老年人。2、侵入性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实验、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等,因都需要经过胃镜取得胃黏膜标本,所以,临床很少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检测前必须停用抑酸剂至少2周,停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至少4周;服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后复查,推荐尿素呼气试验,需在停药1个月后进行。
对于成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均建议根除治疗。对于以下6类人群,更应该积极治疗
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
3.患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4.MALT淋巴瘤患者;
5.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6.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案有标准三联疗法、伴同疗法、序贯疗法、铋剂四联疗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用药14天的铋剂四联疗法,具体请到正规的消化科门诊就诊或咨询,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推荐不同的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要采取以下方式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避免导致母婴传播的不良生活习惯;
提倡分餐制/公筷公勺,减少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机会;
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
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吸烟;
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餐具定期消毒;
避免喝生水,吃剩的食物;
保持口腔卫生。
特殊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
14岁以下的儿童,因依从性差,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性差,可选择的抗生素种类少,耐药率高,且再感染率高,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发生严重疾病(如胃癌、胃MALT淋巴瘤等)发生率低,以及目前尚不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对儿童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存在根除较困难,根除效率低,感染危害轻的特点。因此,目前我国的指南仅对有明确的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的病人推荐抗幽门螺杆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