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中科院院士李家洋指出,国内学术界存在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的现象。然而,当今的科学研究已经从“小科学时代”进入到“大科学时代”,而国内的评价体系还停留在前者,管理水平滞后于科学现实。“合作、开放科学和可重复性这样的东西推动了一个领域的发展,但推动
武汉大学日前发布的《2013年版武汉大学SCI论文统计与分析年报》显示,该校发表的SCI论文,第一作者近七成是学生。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简称,是不少高校衡量科研力量的指标,也与研究生学位挂钩。该年报是武汉大学图书馆首次编制,对该校师生2011年以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杨超(应受访人要求化名)最近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是令他高兴的事。不过,回顾投稿过程,他认为自己遇到了明显的歧视。“本科生为什么不能做第一作者?”杨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杨超独立写出了这篇论文,投稿时也是独立署名。经过审稿,杂志社给了他
7月23日,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娄明书作为第一作者、宋宝安院士作为通讯作者在1区Top期刊Engineering(影响因子IF=10.1)在线发表了题为“PesticideEngineeringfromNaturalVanillin:RecentAdvances
会议现场10月26日下午,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主办的“第一作者讲坛”第68期报告在中科大厦举行,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戈宝学研究员指导的严大鹏博士作了以“细菌安插‘内应’,假传体内‘太平’”为题的精彩报告。报告是以严大鹏所在课题组最近的研究成果为切入口
学术界的每一位科学家都听说过谁谁谁在论文署名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又或者他自己就有过切身遭遇。但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目前这种反映作者贡献的方式已经大大困住了用交叉学科方法破解难题的脚步,由此形成的负反馈环也会妨碍研究进步。GretchenL.Kiser科学家普遍承认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正变
一项新研究证实,在科学界拥有知名度将有助于论文发表。当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不为人知时,只有10%的审稿人建议接收这篇论文,但当同一篇论文的署名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时,59%的审稿人表示赞同。这项研究招募了数百名研究人员来审查一份经济学手稿。“令人难以置信。”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
文|张晴丹2020年10月14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RangaDias和他的同事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轰动整个物理界的成果,并登上了当期封面。他们声称发现了一种新型氢化物,在15℃的温度下可以观察到超导现象。“这是人类首次实现室温超导!”然而,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磅研究
2020年10月14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RangaDias和他的同事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轰动整个物理界的成果,并登上了当期封面。他们声称发现了一种新型氢化物,在15℃的温度下可以观察到超导现象。“这是人类首次实现室温超导!”然而,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磅研究在9月26日被
据《科学》网站消息,备受争议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论文作者由于重罪指控而被捕,且不能被保释。今年9月29日Mikovits被惠特莫尔·彼得森神经免疫疾病研究所(WhittemorePetersonInstituteforNeuro-ImmuneDisease,WPI)从
上世纪的50年代,科学家们就在一项怪异的换血实验中首次证实了,连接老年小鼠和年轻小鼠的循环系统似乎可以让老年小鼠恢复青春。近年来少数几个实验室一直在竞相寻找年轻血液中可以解释这一效应的因子。现在,宣称已找到这样一种抗衰老蛋白的哈佛大学研究小组,发布了一项研究来反驳那些认为有关这一分子的研究工作存
近日,英国剑桥晶体学数据中心(CCDC)发现,来自810篇论文中的近1000个晶体结构数据,竟是出自同一家论文工厂制造生成。这打破了该数据库可疑条目的历史纪录。更严重的是,这可能只占“虚假数据总数中的很小一部分”。目前CCDC正在审查中。一些在研究中经常使用该数据库的科学家表示,涉嫌欺诈的规模
一篇论文有8778位作者是什么感觉?在PDF里,光作者列表就要占17页。有人试图把所有名字排版在同一页,字已经小到看不清。这篇论文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ATLAS对撞机合作组,刷新了他们在2015年创下的5154个作者的记录。在粒子物理学科,像这样大几千人合著的论文越来越多,几百上千作者的更是家常便
9月17日下午,上海生科院研究生部主办的第51期“第一作者讲坛”在中科大厦一楼报告厅如期举行。植生生态所龚继明研究员指导的博士生李建勇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NO3-:小分子、大作用”的精彩报告。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面临着严重的氮肥过度使用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不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
20世纪60年代中期,科学计量学之父普赖斯(DerekJohndeSollaPrice,1922~1983)在为《科学》杂志撰写的题为《科学论文的网络》一文中,曾经预言:借助科学引文索引(SCI)这类数据库并进一步作深入的引文分析探索,科学引文计量研究或许能催生一门新的分支学问,即科学地理
“我的论文怎么被别人当商品卖了?”近日,王女士在网上搜资料时,意外发现一家名为“论文天下”的网站正在出售她的博士学位论文。“不光论文题目、摘要,就连目录的格式都一模一样,这就是我的论文。”王女士说,这家网站把她的博士论文放到网上出售,并把作者、毕业学校等信息以“涉及隐私”为名而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