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63岁,于2020年3月11日初诊。反复失眠10年余,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入睡,每晚睡眠2-4小时,偶伴头晕、头痛、烦躁、口干,近1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结膜充血发痒,头部持续性胀痛,以前额、双侧太阳穴处尤为明显,血压升至180-200/95-110mmHg水平波动,伴双下肢浮肿,呈非凹陷性水肿,活动后有所消退,无发热、头晕、耳鸣、失语、偏瘫、抽搐等症。舌红,苔少。脉弦数。辅助检查:血压:190/100mmHg,双眼结膜充血,眼科检查示:双眼压正常,双眼结膜充血(+),翼状胬肉。
????诊断:高血压病(不寐、头痛),肝阳上亢,风火上扰证。防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方:天麻10克,钩藤15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栀子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后下),茯苓皮30克,夜交藤30克,合欢皮30克,生地2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7剂。
????2020年03月18日二诊。诉头痛、睡眠明显改善,仍双下肢晨起水肿,中午消退,双眼轻度红痒,但较前明显好转。舌红苔少,脉弦数。辅助检查:血压:160/95mmHg。效不更方,续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方:天麻10克,钩藤15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栀子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后下),茯苓皮30克,夜交藤30克,合欢皮30克,生地2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泽泻15克,水煎服,每日1剂,7剂。
????2020年04月01日三诊。诉头痛减轻,仍有头重感,失眠反复,自觉眼干、眼屎多,双下肢浮肿基本消退。舌红苔少,脉弦数。辅助检查:血压在150-160/90-95mmHg之间波动,双眼结膜无充血。患者病情向好,继续以原方加减。
????处方:天麻10克,钩藤15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栀子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后下),茯苓皮30克,夜交藤30克,合欢皮30克,生地2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泽泻15克,牡蛎30克(先煎),丹参15克,羚羊角粉0.3克(随中药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14剂。
????2020年04月15日四诊。诉失眠明显好转,已连续多天完全无头痛,双眼无不适感,双下肢浮肿消退,舌红,苔少,脉弦数。辅助检查:血压在120-130/70-80mmHg之间波动。以天麻钩藤饮巩固治疗。
2020年04月29日五诊。诉能正常入睡,睡眠质量好,双眼无不适感,双下肢无浮肿,偶有口干,舌干红,苔少,脉细数。辅助检查: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患者自行在一周前停服羚羊角粉,血压无明显波动。以天麻钩藤饮合二至丸巩固疗效。
????处方:天麻10克,钩藤15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桑叶10克,菊花10克(后下),夜交藤30克,合欢皮30克,生地2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牡蛎30克(先煎),丹参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每日1剂,14剂善后。
随访2月余,患者血压一直在正常范围内,精神好,睡眠好,无头痛、眼部不适感等症状。
分析(按语):
????孙老认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肝风”等病证的范畴。从病因病机分析,主要属于肝的病变,因此,治肝是治疗高血压病中重要的一环。凡高血压病都要加重镇之品,审其阴、阳、虚、实、痰浊等不同,选用石决明(肝阳上扰),生牡蛎(阴虚阳亢),龟板、鳖甲(阴虚),代赭石(痰浊),磁石(阳虚)等药。血压较高或病情比较顽固,一般降压药物难以取效者,则将平肝熄风、苦寒泻火、化痰祛瘀、降气利尿等法综合投施。其中熄风、利尿是结合辨病用药,降气是取“气有余,便是火”、“宜降气不宜降火”之意,气降则火自宁,经常选用羚羊角粉、钩藤、桑叶、菊花、夏枯草、旋复花、代赭石、牡蛎等药物。本病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反复失眠、头痛10年,长期用西药治疗症状反复发作,坚持用纯中医治疗,服药1月左右,最终取得理想效果。
???(整理:傅晓芸)
?
2.萆薢土茯苓汤治疗“三高”
????患者陈某,男,42岁,于2019年5月15日初诊。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半年,服西药效果欠佳,近4天出现右踝关节肿痛,伴咽痛、咳嗽、咳黄痰,无发热畏寒、鼻塞流涕、胸闷气促,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孙老认为:患者长期外出就餐辛辣油荤的饮食,易致湿热痰浊内生,现在咽痛咳黄痰是湿热郁阻上焦所致,应先用上焦宣痹汤合苇茎汤加味,宣肺郁,化痰热,等咳嗽治愈后再加强清化湿热治疗“三高”。
????一诊处方:枇杷叶15克,郁金15克,射干15克,通草5克,淡豆豉10克,炒栀子10克,芦根15克,北杏仁15克,薏苡仁3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萆薢25克,土茯苓30克,车前子(包煎)15克,甘草5克,7天,每天1剂。
????2019年5月29日患者再诊,诉右踝关节疼痛缓解,咳嗽咳痰服药7剂后完全好转,咽痛消失但咽部有异物感,偶有头晕耳鸣不适,患者于2019年5月24日在当地医院复查生化示:血尿酸603.5mmol/L,甘油三脂15.38mmol/L,总胆固醇6.62mmol/L,血压155/95mmHg,请孙老继续调理“三高”。症见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孙老认为继续应用萆薢土茯苓清化湿热,并合用菖蒲郁金汤化痰、黄芪钩藤降压。
????二诊处方:萆薢30克,土茯苓30克,钩藤(后下)15克,黄芪30克,泽泻15克,荷叶15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化橘红5克,法夏15克,茯苓15克,玄参15克,浙贝15克,甘草5克,7剂,每天1剂。并嘱患者控制饮食,加强运动。
????患者服药7剂后,血压恢复正常,咽部异物感及头晕耳鸣不适消失,感觉身体较前轻松,并坚持每天早上跑步半小时,因孙老门诊号已约满,患者自行将上方继续服药1月,2019年7月8日复查生化结果血尿酸、血脂完全恢复正常!具体结果示:血尿酸322.1mmol/L,甘油三脂1.25mmol/L,总胆固醇3.47mmol/L。并而体重下降10斤。
????2019年7月17日患者三诊,患者精神较好,无明显不适,舌淡红苔薄黄,脉滑软,孙老认为患者要加强补气健脾化湿,守上方加用四君子汤再服1周巩固疗效,今后仍需控制饮食,加强运动。
????三诊(巩固)处方:党参2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淮山20克,炙甘草10克,萆薢30克,土茯苓30克,黄芪30克,泽泻15克,荷叶15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化橘红5克,法夏15克,7剂,每天1剂。
???(整理:孙庆凯)
3.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
????2019年11月30日初诊。症见:精神烦躁,面色潮红,口唇无发绀,呼吸气粗,胸闷咳嗽,咳粘白黄痰,量不多,难咳出,双肺闻及散在干湿罗音和哮鸣音,心腹未见异常体征,有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偏干,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考虑里实夹瘀,方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5克,枳壳15克,赤芍15克,大黄5克,甘草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石膏30先煎,7剂。
????2019年12月22日复诊,诉患者平日不喜欢服中药,在女儿强烈监督下患者才服一天停一天地间断将7剂中药服完。服完后患者咳嗽、气喘明显缓解,患者自觉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呼吸平顺,每天没有咳嗽气喘,也不用打针服西药,患者自认为自己完全治愈,可以不用再服中西药治疗了。但停中药一周后,患者又出现活动后气喘,间有咳嗽,痰少难出,故又前来复诊。刻症:呼吸明显较前平顺,偶有咳嗽,双肺未闻罗音及哮鸣音,口稍干无口苦,间有头晕、失眠,小便偏黄,大便正常,较前稀烂,每天1次。舌红苔薄白,脉稍弦,效不更方,继续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龙骨、牡蛎:
????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5克,枳壳15克,赤芍15克,大黄5克,甘草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龙骨、牡蛎各30先煎,7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