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引汤合防风通圣散治愈中风闭证一例广东何炎燊]人卫中医助手中国临床决策辅助系统人卫智数

患者平素阴虚火旺,有10年以上高血压史。

11月8日午膳之际,突然昏厥,口肢瘫,某院诊断为“脑溢血”。中西药并进,中药用羚羊角、钩藤、天冬、生地黄、龙骨、牡蛎、阿胶、牛膝等(西药未详),治疗3天无起色,14日下午转来我院。

患者神志丧失,口噤失语,直视握拳,肢体强直,面赤,气粗,痰鸣,壮热(39.8℃)无汗,胸腹热满,大便秘结,小溲涓滴自遗。撬视其舌,色干绛,中有黑苔如烟煤,脉沉弦滑数,血压192/124mmHg。

病虽起于阴虚火旺、阳化内风,然目下风火扑腾莫制,热痰壅盛,乃中风闭证之甚而致三焦壅塞不通者。标症急,急则治标;前所用之胶地育阴、介属潜阳,反滋腻留邪矣。

宜急下以釜底抽薪,佐以大寒清降,宜折风火上腾之威,风引汤合防风通圣散加减。

防风9g荆芥9g桔梗9g大黄15g芒硝15g连翘12g栀子12g赤芍12g当归须12g薄荷3g竹叶卷心20g石膏30g滑石30g寒水石30g冲竹沥1杯安宫牛黄丸1枚,鼻饲给药。

(当日深夜)服药后12小时无动静,再用下法。大黄15g芒硝15g甘草6g

化服安宫牛黄丸1枚(连夜鼻饲)。

(15日晨)昨夜药后6小时,患者腹中鸣动,大泻黄秽胶粪两次,微汗出,体温降至37.6℃,血压降至170/116mmHg,神志略清,能瞬目。

此时壅塞得通,病有转机。续用羚羊钩藤汤合温胆汤20余剂,以清火熄风涤痰,中用三甲复脉辈以育阴潜阳,最后则左归饮与补阳还五汤交替使用,以峻补下焦,益气活血,共治疗4个月而康复(方药从略)。惟左手若废,左足跛行,能操持家务20余年,活到91岁。

[按语]中风闭证即《内经》所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是也。此时并走于上之血气已转化为邪,并非正常之血气,故《金匮》亦揭示此病为实证。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治中风一案云:“痉厥神昏,风淫火炽极矣。夫内风多从火出,欲熄其风,必须清火,欲清其火,必须镇逆。”王氏针对血气并走于上之病机,提出镇逆一法,确有真知灼见。余师其意,每用《金匮》风引汤与河间防风通圣散加减化裁,一取硝黄之急下,泻热存阴而泄可去闭;一取诸石药慓悍滑疾,大寒沉降,直折风火上腾之势;而方中又有行气活血、疏风透解之药为之佐使,再合牛黄丸(或至宝丹)苏神通窍,整体大用,数十年来,用之屡效。

何炎燊,1922年生,广东省东莞市人。幼从宿儒习古文,考入高中后丧父失学,乃发愤自学中医。从21岁行医迄今,已五十余载。现任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东省东莞市分会理事长。历任东莞市(县)政协第一、二、三、四、五届常委、副主席;从1977年起任广东省政协委员至今。197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86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著述甚多,已在医刊发表论文48篇,专著有《常用方歌阐释》、《竹头木屑集》。

何氏精勤力学,至老不倦,治学态度严谨,钻研伤寒温病数十年,主张寒温合流,对外感热性病的理、法、方、药都有所创新。

他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古今医家的学说流派,能博采众长,不存偏见,因而临证精思明辨,治病不拘一格。

治疗急重病,何氏擅用猛峻之剂。他大大扩展了吴又可用下法逐邪的范围,认为疾病总的发病机制不外是邪正斗争、阴阳失调、升降乖戾三者。在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一个特定阶段,可运用下法,使邪势鸱张者得挫,阳热亢盛者得制,气机逆乱者得平,疾病便向有利于机体的方面发展。他用下法治疗内科急症如中风、乙脑、肾衰、血证等都取得较好疗效。而且他运用大剂姜附成功地救治了高血压危象和“慢脾风”。

与此相反,治疗慢性病及顽残痼疾,何氏却主张“王道勿求近功”,既要逐邪,更应时刻勿忘扶正,而扶正又以“顾护真阴”与“扶持胃气”为主。因为“真阴枯竭,虽卢扁莫救;胃气溃败,则百药难施”,这是何氏所常谈及的。

顾护真阴,何氏善用育阴潜阳之法。认为阴虚之甚者,不能维阳,阳气必亢,而过亢阳气又会魁削真阴,故育阴潜阳双管齐下,才收良效。

扶持胃气就是重视后天给养源泉。他善于融汇李东垣补气升阳、叶天士甘柔濡润及缪仲淳疏补中州诸法,对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康复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THE END
1.中医执业医师方歌配伍意义:方中羚羊角清热解痉;风从内生,以钩藤平肝息风,助羚羊角息风止共为君药。风盛于内,桑叶、菊花既能清热平肝,又兼疏散风热,使肝热从外疏散共为臣药。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滋养筋脉;筋脉挛急,以白芍养阴补血,助生地黄生津养筋舒筋;以贝母、竹茹清热化痰通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茯神益气安神,共为佐药。https://www.med66.com/new/201404/wy201404015358.shtml
2.涤痰汤方歌中医内科119方必背歌诀柴胡防风五味美、白芍甘草、钩藤地龙白僵蚕、桑白皮用于减少肺部过敏。 8.定喘汤“学生最佳方” 定川银杏、麻黄、款冬花、半夏、白桑、紫苏、黄芩、甘草、杏具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 9.平川固本汤“南京中医学院方” 平喘固本党参味,核桃、冬虫夏草与肚脐结合,沉磁橘、夏款冬,治肺肾。 https://www.baiyuzhengxin.com/yangsheng/225873.html
3.羚角钩藤汤方歌是什么羚角钩藤汤方歌是什么 羚角钩藤汤方剂歌诀:用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相当。能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这方剂由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白芍、生地黄、贝母、茯神、竹茹、甘草组成。它可以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热盛动风症,包括肝风上扰、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瘈疭、狂乱痉...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0372e0f9ff54b8d311152d0f437ddf67.html
4.方剂配方:羚角钩藤汤降养生酷降羚角钩藤汤 - 方剂配方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汤方歌羚角钩藤汤的功效是: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羚角钩藤汤配方组成:羚角片(4.5克),霜桑叶(6克),京川贝(12克),鲜生地黄(15克),双钩藤(9克),滁菊花(9克),茯神木(9克)...http://www.52gfan.cn/zyfj/qtfj/2544.html
5.羚角钩藤汤中药方剂动物实验表明,羚角钩藤汤能提高实验对象大鼠的热耐受时间,延迟暑风痉厥发生,对痉厥强度无影响,但能缩短痉厥后大鼠的昏迷时间,促进其意识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方歌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摘录 清·《通俗伤寒论》...https://www.zysj.com.cn/zhongyaofang/lingjiaogoutengtang/index.html
6.羚角钩藤汤与大定风珠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异同之处...【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主治】 阴虚动风证。https://m.chem960.com/ask/q-e3cd4f0bcf1045dbb9ea42a177138b62
7.伤寒论方剂歌诀总结三、栀子生姜豉汤: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四、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酒疸心热且懊憹,栀子大黄力能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7d6l1l4.html
8.治疗失眠的十大药方心脾失调者,主方合归脾汤;纳呆明显者酌加陈皮、焦三仙;腹胀明显者酌加砂仁、川朴;大便稀溏者,去当归,酌加山药、薏仁、白扁豆。心肝失调者,肝血虚者合用四物汤;肝阴虚者合一贯煎;肝阳上亢者,合羚羊钩藤汤;月经不调者,酌加香附、益母草。 验案:姚某某,男,35岁,干部,1995年2月21日初诊,门诊号为:127489。 https://www.douban.com/note/708226416/
9.[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秘方]名老中医王翘楚秘方——治疗失眠218心脾失调者,主方合归脾汤;纳呆明显者酌加陈皮、焦三仙;腹胀明显者酌加砂仁、川朴;大便稀溏者,去当归,酌加山药、薏仁、白扁豆。心肝失调者,肝血虚者合用四物汤;肝阴虚者合一贯煎;肝阳上亢者,合羚羊钩藤汤;月经不调者,酌加香附、益母草。 验案:姚某某,男,35岁,干部,1995年2月21日初诊,门诊号为:127489。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67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