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由智通财经和同花顺财经联合主办的深港通新机遇高峰论坛暨2016年度“金港股”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广电集团大厦隆重举行。彩生活投资者关系总监于婧应邀参会,在会议中,于婧就彩生活的简况和规划作出了介绍,以下为演讲实录:
很高兴受到智通财经的邀请和大家介绍一下彩生活的业务模式,彩生活于2014年6月30号在港股上市,对于港股市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企业,今天的演讲主题是彩生活社区生态圈的解构和重构。相信大家也略有耳闻,彩生活主要从事社区服务,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物业管理业务,大家可能会好奇,社区服务、物业管理是非常传统的行业,这个行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新的B2F到家模式催化下会有什么新的玩法?
给大家看一些彩生活的最新数据,目前彩生活的整个管理面积在2016年中期已经达到了3.6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这是什么概念?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基于住宅社区的服务运营商,彩生活目前已经为全国2236个社区超过300万户家庭,1000万人口提供社区服务,规模非常庞大。我们的收入、利润、现金流都呈现出非常好的趋势,相信这是投资人最愿意、最希望看到的数据。
与此同时,伴随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彩生活搭建了彩之云APP,这个APP主要服务于我们自己的业主,2016年中期大家可以看到注册用户数是215万,活跃客户113万,虽然用户规模并不是很庞大,但是活跃度很高,达到了52.7%,高于很多纯互联网企业,证明了彩生活是高黏性、精准流行、精细化运作的企业。
很多拥有优秀商业模式的企业,本质相通。我们概括为三句话:一是低成本获客;二是低成本黏客;三是客户黏性强。我们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华南区域,占比达到了60%,整个战略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大家可能好奇为什么是彩生活?这归咎于我们的扩张路径——内生式增长和收并购。彩生活的总部位于深圳,2002年成立之初,主要服务于当地的开发商。大家可能知道,整个房地产市场本身就很分散,彩生活进行战略版图扩张时,选择通过收并购进行异地扩张是第一步,迅速进入了华东、华南一系列的市场,与当地开发商合作,迅速在当地建立标杆项目。与此同时,当地新开发商的新项目建设,采用全权委托的方式交给彩生活管理,这就是通过外延式收并购带动内生式增长的扩张路径,过去几年彩生活在管面积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说明我们的扩张速度非常高,而且证明彩生活的服务充分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欢迎大家到彩生活位于深圳北站的总部看一下,那边有一个监控中心,可以通过总部实时监控全国2000多个小区的现场情况,包括车辆道闸的起落情况,车辆出入情况都可以进行实时监控,这都是基于14年运营沉淀下来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此,我们才能以低成本获取资源。同时,彩生活的粘客成本也很低,目前在管项目的续期率超过95%以上。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创新业务部分,2013年移动互联网诞生之初,彩生活已经研发出彩之云APP,坦率的说,那个时候彩之云主要承担线下物业管理功能的完善,只能解决APP的装载问题,活跃度并不高。后来,我们与第三方合作伙伴搭建了基于社区服务的生态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e维修。2014年底,彩生活管理2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我们有2000个维修工,维修工种在所有的劳动开支中是最高的,因为他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一旦这些人收固定工资,维修的积极性、满意度可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我们和第三方平台搭建维修平台,一旦小区内有什么维修需求,社区主任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劳动技能和历史好评程度下单,我们发现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建立维修师傅的优胜劣汰机制。与此同时,业主家庭也会找他们进行维修,目前e维修日单量已经突破1万单,其中95%是来自于彩生活的社区家庭,说明我们从公共区域进入业主家庭的B2F孵化模式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同时e师傅也送给彩生活5%的股权,一旦它在二级资本市场上市,我们也会有一笔不菲的投资收益。基于同样的思路,目前彩生活也在孵化基于社区进入家庭的保洁、绿化和安全等一系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