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孙岭峰和他的爱心棒球基地的故事里,有两个巨大的矛盾。维系基地里26名“事实孤儿”生活、上学和打球的经费,是孙岭峰以“商人”身份拉来的投资,但他没能反馈给投资人以清晰的盈利模式,只是以圣徒般的偏执和笃定,始终托着孩子们用棒球改变命运的可能。棒球在美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运动,是“中产里的中产”人群玩儿的项目。而在爱心棒球基地里,它变成了一种生存,一种挣扎,一种救赎,一种希望。
2018年12月26日是北京33年来最冷的一天,室外体感气温接近零下20度。傍晚时分,来自云南省龙陵县徐家寨的小文(化名)走出首都机场。寒风不停地钻进他的领口、袖口,但7岁孩子的脸上笑容灿烂,他从未想象过自己能走出山村,更没有想过头一次坐飞机就是去首都北京。
棒球基地迎来来自云南的新成员
小文是中缅混血儿,出生没多久缅甸妈妈就跑了,爸爸在他4岁大时去世,奶奶伤心过度,不久也去世了,伤残的爷爷成了他仅有的亲人。因为爷爷尚且在世,妈妈生死未知,所以小文无法被孤儿院收养,他这样的孩子被称为“事实孤儿”。
接小文的车,并没有驶过繁华的高楼大厦,而是途径大量拆迁房废墟,来到北京昌平区南七家村的爱心棒球基地。暖心的一幕出现了:深夜中,两排棒球少年顶着寒风提早列队站在门口,用整齐的“欢迎!”口号迎接小文。这些棒球少年大多家庭残缺,都与小文拥有同样凄惨的童年。
2015年底,曾参加过北京奥运的前国家棒球队长孙岭峰打造了这样一个“家”。他通过各地公益组织牵线,实地走访后将孩子带到北京。像小文的爷爷,根本不懂棒球为何物,但因为有当地红十字会的背书,他愿意相信孙岭峰的“棒球宣言”能解决家庭困境,让小文有成才的可能。在说出“孩子交给你,我就可以去看病了。”之后,爷爷落笔在协议上签了字。
孙岭峰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借此解决孩子们的温饱。他替孩子做好了人生规划:最大的愿景,是这些孩子中天赋最高的人能冲向美国棒球大联盟殿堂,成为登陆MLB的“姚明”;不能成为职业球员,孩子也不能荒废教育,他们可通过棒球特长上大学或进专业队;至不济,也能成为一个懂礼仪的棒球传教士,跟随自己在棒球产业领域打拼。
对于棒球基地的孩子们来说,棒球是希望,是救赎
成立棒球基地立是个“糊涂”决定
建立“棒球孤儿基地”并非孙岭峰突发的灵感。早在北京奥运前的汶川地震时,孙岭峰就曾尝试过向慈善基金捐款,并参与定向捐助贫困生。但过了一阵他发现,前者款项去向不明,后者又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受助者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于是他决定改用自己的方式。
前国家棒球队长,棒球基地创始人孙岭峰
退役后在棒球圈折腾了几年,孙岭峰便打算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他在自己的朋友圈子中,向一些“金主”朋友游说,表达了成立孤儿棒球基地的意愿。“当时想得很简单,粗略算了算,只要有一个便宜的基地,有些资金这事儿就能办。一个孩子一年大概5万块左右吧。”
“金主”朋友们最开始都持支持态度,有人还在酒桌上向孙岭峰吹牛,能拉来好几千万的赞助。待到2015年12月,头一批7个孩子找来了,这些“金主”都摆摆手,逐渐对孙岭峰敬而远之……
孙岭峰这才意识到自己“很傻很天真”。“孩子带来了总不能再送回去。”他拿出了全部积蓄,清点了一下有限的资助,凑到了200万就当成启动资金匆匆上马。
待到2016年国庆前夕,孙岭峰又因理念分歧与第一位合伙人分手,留下了一地鸡毛。当时的局面:启动资金即将烧尽,自己的部分积蓄通过装修等环节,变成生产资料搭了进去。孙岭峰带着赔钱的窘境,把基地换到现在的南七家村。
孩子们在棒球基地训练
昔日队友均对孙岭峰表示费解。中国棒球队2008年奥运会的队员,大多进了省、市棒球队当教练,或者是去学校当体育老师。“他做这件事很值得敬佩,但也没有像他这样,不计成本把锅往自己身上背的。”当年的一位前队友说:“如果完全不管这些孩子,开公司搞搞棒球培训,在北京可以过得很轻松滋润啊。”
但孙岭峰认为,自己向未知世界挑战的勇气和能力,比这些队友都强。“我一直在说,如果当初知道后面有这么多困难我保证不会去干这事,但既然我干了我就保证不会停。”
孩子性格逆天转变:礼貌、感恩、担当
无论基地面临多大的困境,孙岭峰从没把压力转移到孩子们身上,更没有从营养上亏欠孩子。孩子们对外部环境的压力毫无感知,每天学习生活、训练照常,每顿饭肉菜不会少,牛奶、酸奶都能正常供应。
孩子们一起吃早餐
孙岭峰顶着外部压力,但内心很愉悦。因为棒球给孩子的身心、性格带来巨变。很多孩子在刚来到基地时营养不良,有“自闭症”倾向,面对大人的问题一脸彷徨。但跟棒球“打交道”多了之后,身体强壮普遍有了小腹肌,只要踏进运动场,聊起棒球就笑容灿烂。
在基地朝夕相处,即便孩子们仍有些幼稚行为,但在基地规则指引下,他们变成得讲卫生,有礼貌,懂得感恩。大些的孩子也都树立了成为职业运动员的目标。
蒙古族孩子小乐是在小文之前不久来到基地。听说公益组织牵线,棒球基地挑选了小乐,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专门请假回家,陪着儿子一起来到基地看看虚实。
小乐享受到的是和小文一样的列队欢迎待遇。晚上睡觉前,孩子们都围住小乐,争先恐后地给他传授基地里的生活经验。“看这照片,这是在给上场做准备。”“在基地要讲卫生。”“注意不要犯错,会被弹脑壳儿。跑步200圈,或者蛙跳100圈。”“不能剩饭,吃完饭自己刷碗。”……
临走这天清早,父亲还想去帮小乐穿衣服,却被基地教练拦住了。基地教练告诉小乐父亲:“他以后是要在这里生活的,让他自己来吧。总有这样一天你要离开他对不对?您可以在旁边看着他。”
孩子们的独立能力都很强
临近2019春节的一个下午,孩子们还在基地操场上训练,一个叫小双的孩子被问起:“过年还想回家吗?”
“不想。”小双回答。
小双是遗腹子,母亲在他5岁时以7000元的价格把双胞胎哥哥卖掉跑路,小双此后跟着二伯生活,长期遭到打骂。两年前孙岭峰去接的时候还被当成“人贩子”,小双扒着家里的门框流泪高喊:“二叔千万别把我卖了啊!”
“现在他是打死也不想回去了。”孙岭峰说。“孩子的老家普遍家徒四壁,相比之下基地已经称得上先进了。孩子们四人一间房,有独立卫生间,还有自习室,有人辅导功课,餐餐能吃肉,天天能喝奶,打球手疼了都有人问寒问暖。在老家怎么可能?”
按常人理解,小双挨了很多打,必然跟二伯父关系不好。但小双在基地逐渐忘了过去的伤痛,有次与二大爷通话,小双说:“二大爷您的胃不好,一定要多吃一点热的东西。”
来到棒球基地以后,孩子们的性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还有个小虎(化名),性格转变可谓反差最大。“小虎在来基地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基本就是0,如果没有来这里,估计他以后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孙岭峰说。
小虎来自宁夏,他妈妈去世,只有奶奶抚养。在来棒球基地前,他小小年纪就会抽烟,跟着一些所谓的“大哥”抢劫,基本沦为一个街头“小混混”。12岁的他,学习仅仅是小学二年级水平,被当地学校勒令退学。
刚来到棒球基地,小虎的目的就是想“称王称霸”,他的行为令人触目惊心:一旦有机会就会殴打队友,打架后睡觉,裤子里还藏把刀准备对付队友……
日常训练多次被打乱。孙岭峰决定要出手了,他先是立规矩,讲道理在先,小虎一旦“犯浑”,就取消训练资格,将其晾在一边。
一旦自己停训看到队友们打棒球,好动的小虎就浑身难受,渐渐地,火爆的性格就变了。在基地内,都是教练无微不至的关爱,同伴们积极训练,互相加油打气的场景,小虎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说出了一句令人哭笑不得的话:“这里世界真大,他们不同意我当老大。”
基地的老实孩子们本来想抱团与小虎“断交”。但在孙岭峰的教育下,他们都写了原谅小虎的纸条:小虎,虽然你打过我,但是我们现在和好了,仍然是好兄弟。希望你好好训练。每当小虎翻开这些纸条,读出声来都会傻笑。
孙岭峰发现了小虎的变化,他通过主动担当值日组长等方式,学会换种方式“当大哥”。小虎指导新加入的弟弟们铺床叠被子,给他们讲故事。一起吃饭,小虎会主动拿来饮料,给周围的兄弟们先倒上。球队外出打比赛队伍比分落后,小虎会发话给大伙儿加油鼓劲。他现在作为捕手,也是球队核心,要指挥全队防守,经常要求自己主动加练,双倍训练量完成教练布置。“孙教练说了,打棒球打得好,可以挣大钱。所以我的梦想是当职业棒球运动员。”小虎天真直白地说。
患难中的基地众生相:年轻教练跑了启蒙恩师打义工
孙岭峰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合伙人之一郭忠健回忆:“当时大家开了个圆桌会议,达成的共识是:棒球队不能解散,咱们这些棒球基地的大人,每人起码领养一个孩子,不行就再找咱们的亲戚帮忙……”
棒球基地的合伙人之一郭忠健
困境中,有教练无力坚持,向孙岭峰表示“干不下去了”后递交辞呈,但留下来的人都对孩子视如己出,甘心陪孙岭峰打“义工”。外人看来,他们“圣徒”般的举动难以理解,令旁观者感到有层深深的隔膜,但真实发生的事却又不得不令人动容。
孙岭峰棒球生涯的启蒙教练张锦新,就被“带进了坑”。一辈子培养出了40多名棒球国手的老教练原本只是打算一周给孩子们上一节训练课,但他最后把家都搬到了基地……
张锦新带出了孙岭峰,也对孙岭峰挑来的孩子很有信心:“这些孤儿中天赋最好的几个苗子,是有希望进入美国大联盟的,不能给耽误了。”而这也是老帅放弃执教大学队,奋斗数十年仍不愿离开棒球场的缘由。他不拿工资带队训练,自己还倒贴了孙岭峰不少钱帮他渡过难关。
郭忠健教练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也是清华棒球队的创办者之一。热爱棒球的他跟孙岭峰也属故交,为基地掏过自己的腰包。因为跟孩子们“有感情”,他把自己公司的事务交给别人打理,同样不拿工资无私陪伴。这份理想获得了妻子和女儿的支持,几年间他一直担任孩子们晚间学习的老师,自己18岁的女儿高考也没顾得上陪。
在孩子面前,郭忠健总是刻意回避提出棒球是中产运动,他总对孩子们说棒球是“聪明人”的运动,不但要团结,有纪律性,还要有战术理解力,大局观思维,对综合素质有很高要求。“孩子们教育基础很差,但练棒球的同时更应该尽力吸收知识,如果成绩好,棒球会打得更好。”他有时还“吓唬”孩子,如果被班主任反馈学习不好,就停训。有了这句话,孩子们普遍在学校用功上进,很多人班里成绩位居前列,一个藏族小孩扎西英语还考过满分。
早上起来,孩子们排队去上学
理论上,李阿姨完全可以去城里找一份类似育儿嫂的工作,收入相对更高。被问到这个问题,她的回答令人惊讶:“我没啥文化,也不懂棒球,但我看到孙导带着孩子们,觉得他是个很‘正能量’的人。孩子好好练球,我成就感就很强。儿子从部队复原回老家暂时还不娶媳妇,我没想过换个地方干。”
李阿姨的房间是孩子们的衣服储存库
棒球基地渡过难关,外人也给予了无私的帮助。要是没有基地的房东杨大姐,或许棒球基地会过早“夭折”。南七家村这块地未来将规划建地铁线,杨大姐本可以租给地铁公司当施工队宿舍,一年租金收入可达200万。但杨大姐放弃了更高的租金,只收了孙岭峰30万订金,之后也再没主动开口要……
为了就近入学,南七家村打工子弟民办小学的校长也痛快地帮了孙岭峰。在请示教委后,他给棒球基地孩子的学费进行了减免:2016-17年第一学期免了学费,之后的学费两个孩子只收一份钱。
要来了钱但基地躲不过拆迁的命运
孙岭峰为了挽救棒球基地,想到了一个大胆的办法。他穿上西装打上领带,频繁出入电视节目,扎向前几年火爆的创业投资圈。
在向投资机构公开介绍的场合,他带着“棒球队长”的光环,巧妙地把棒球产业与慈善公益结合在一起进行包装,获得了投资人认可。2017年初,第一笔200万的天使投资就打到孙岭峰公司的账上,这让基地起死回生。2018年初,又有两大投资机构给孙岭峰投资超过1000万。
外界质疑孙岭峰利用孩子去“圈钱”,拿融资的钱挪来当善款。孙岭峰面对流言蜚语,只能装作听不见。“我去谈融资,都是带着孩子一起去的,投资人也很理解支持我,‘棒球基地’就是产业的一环,是达成共识的未来规划。我人格很踏实,如果你要质疑我,不妨到基地里来看看。”
孩子们的进步也配得上这些投入。现在,他们的棒球实力在全国各地的同龄人中已是“无敌”的存在。2017年,基地中的4名适龄孩子代表国家少棒队赴日本参赛,捧回了“2017年小马联盟ECC杯”亚太区选拔成长组冠军奖杯。
大宝很意外自己的实力被美国人认可。去了一趟美国,他现在对棒球有了更多的向往。“美国有那么多高楼,天很蓝,草很绿。跟自己一样大的小朋友,随时随地都可以戴着手套去草坪上传球。跟他们比赛,我也不差,打出好球,美国人还给我加油来着。”
棒球基地的孩子们走出国门参加比赛
靠融资渡过难关,孙岭峰松了一口气,但他更大的苦恼,是基地拆迁的问题,这就不再是钱的问题了。
“拆迁这个问题,真的是让我压力大到快抑郁,甚至人格分裂了。孩子从不幸的环境来到我这里,我必须要让他们忘掉悲惨的过去,教给他们这个世界很美好。但现实生活中尽是不美好的事。我做这事,其实并没有合适的土壤……”孙岭峰猛抽着烟,卸掉了坚强的“伪装”。
2017年底北京大兴发生火灾,此后政府加大群租房的清查,孙岭峰的棒球基地也是清查目标之一。南七家加速拆迁,寒冬里,基地多次遭到强行断电断水的“警告”。漆黑一片之下,孩子没法学习,只能在冰冷的环境中睡觉。
在下个基地没着落的情况下,孙岭峰也不能告诉孩子们基地将要拆迁的事实,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孩子去昌平区政府上访,几经周折,终于得到了拆迁办的一时宽限。
孙岭峰硬着头皮,先从北京周边找起,他去了河北廊坊大学城、天津团泊洼基地,之后又去了济南,进而扩展到长三角、珠三角、福建……结果是吃了一波又一波的“闭门羹”。对方一听说“慈善”、“事实孤儿”的字眼,大都摆摆手,生怕是累赘和负担。即便愿意接收孩子,价格也谈不拢,学校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当然,孙岭峰也在这些选项中留了后手。“一旦南七家村告诉我棒球基地明天就要拆迁,我只能迅速找一个下家继续干。无非就是要接受租金高,场地条件不如意等问题。但孩子们的球队绝对不会解散!”
结语基地移至上海警报仍未解除
就在2018年底,孙岭峰竟然在此前自己没有一点资源的上海迎来了好消息,他总算为孩子们找到了合适的“新家”。
上海一所学校也同意,让孩子们以借读的身份入学。
孙岭峰和棒球基地的孩子们将搬去上海
但是,搬到上海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并不意味着警报完全解除。孙岭峰用融资的方式继续供养孩子,模式是否能持续?目前,中国进入“资本寒冬”,融资难度大增,孙岭峰后续筹措资金的结果将左右孩子们未来的生活质量。为此,孙岭峰将北京公司的40个人裁到只剩9个,转移到上海,还把上海新公司的总裁位置、权力一同交给合伙人。合伙人带着钱和资源加入,目前算是给孩子们多上了一层“保险”。
一年后,合伙人、基地房东还有没有继续合作下去的动力,谁也说不清。起码郭忠健教练要离开了,他表示:毕竟北京和上海是两个城市,以后有比赛会去看孩子,但恐怕不能再跟他们一起生活了。李阿姨仍然不舍得孩子,决定去上海继续陪伴孩子。张锦新会把上初中的孩子交给专业教练,自己仍将倾注在小孩子身上。
孙岭峰憧憬着,如果将来这里能走出个棒球届的姚明,那基地事业就起飞了,当下的困境自然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