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孤儿入内蒙”60年:上海娃娃草原儿女国家孩子

宝德不知道。60多年来,她时常在心里想,小时候不理解,长大后,她开始去靠近那段历史,然后内心暗暗作出选择,尝试与自己和解:是饥荒年代父母的迫不得已,是“太困难,留一条活路”的无奈之举。

宝德和宝德的牧场

1960年前后,中国物资短缺,上海孤儿院的孩子们面临生存威胁。在总理周恩来和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安排下,“三千孤儿”远上内蒙古草原,交由牧民抚养,其中28个上海孤儿被送到四子王旗,宝德便是其中之一。

在草原深处见到宝德时,她出门迎接,常年的风吹日晒使其皮肤呈黄褐色,宝德会说蒙语和当地汉化的方言,谈话间时常大笑,散发着属于草原儿女的爽朗。一辈子待在草原,养在蒙古族家庭,宝德的样貌、举止已全然是一个草原牧民。

3月初的杜尔伯特草原下了两场雪,沟壑纵横的地方,积雪几天未化,不用外出放牧的日子里,宝德内心又开始了思考。关于“从哪儿来”这个问题,62岁的宝德想弄个明白。

上海娃娃

“爸爸想要小子,妈妈想要姑娘,最后我来了。”1961年,宝德三岁,作为“三千孤儿”之一,从上海来到四子王旗,成为牧民的女儿。

八九岁时,宝德第一次知道自己是孤儿。那时她刚开始念书,牧区来了几个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逗宝德玩,说她是上海的娃娃,被抱养来的。那时宝德的汉语不好,听得懂一些,但反驳的话不会说,内心既生气又委屈,下了学就立马跑回家跟爸爸妈妈“唠叨”。

“那个时候父母第一次告诉我,我是上海孤儿。”但年幼的宝德选择不相信,觉得父母也是逗她,气乎乎地说“都是胡说的”。

同一时期,在四子王旗第三小学的孙保卫,因为磕磕碰碰的小事与同学打架,对方气急了揭他短,说他是没人要的孤儿,孙保卫更愤怒了,连打架的气势都猛了几分。

“打架的次数多了,有时候回家我会告诉母亲,但她对‘上海孤儿’这事好像特别忌讳,每次说,她总会找到人家家门口,弄得我也不好看。”孙保卫回忆,后来再打架,他便再不敢跟母亲提了,“自己只能尽量不惹事了,即使惹了事,也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拉到”。

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真的是上海孤儿呢?宝德和孙保卫回忆,大约是上了中学后,身边陆续有人跟他们提起那段历史。当时,孙保卫班上就有三四个上海来的孤儿,“虽然不能说、不能问,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宝德的父母其间又提起几次当年的情况,向她解释因为不能生育所以才领养了她,宝德才开始慢慢地接受并相信这个特殊的身份。

宝德说,那时候还没“国家孩子”这一说法,除了故意挖苦的人,很少有人直接叫他们“上海孤儿”,往往叫作“上海娃娃”。

草原儿女

在养父母的眼中,上海娃娃来到自己家,就是自己的娃娃,是草原的孩子。

父母特别疼爱宝德。1960年代的草原,能去上学的孩子不多,但她去了,一上就是8年;“文革”期间,父亲被抓走的时候,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宝德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在学校受欺负……

初中毕业时,宝德准备考中专。“我成绩一直很好,要考绝对能考得上,”宝德回忆,“只是当时出了点岔子,我自己放弃了,之后成了牧民。”

在牧区,宝德的家庭条件算得上富足,由于舍不得家里唯一的女儿,20岁那年,父母做主给她招了女婿。成亲那天,家门口摞着彩车、礼品,屋前屋后站满了亲友,年轻的宝德身骑骏马,意气风发。

年轻时的宝德和她的父母

之后的草原生活忙碌且累。在四子王旗瀚乌拉嘎查,宝德拥有5100多亩草场,羊群最多的时候有500多只,每天喂羊、喂牛、放牧,等大羊生了羊羔,把小羊养三四个月,稍大点就能拿去卖钱,日复一日。

羊群乖乖吃草的时候,宝德就能停下来歇会,“草原大啊,一眼望不到头,也没有人家……”那时,宝德会想起已经离世的养父母,虽然自己是抱养来的,但养父母待她比亲生女儿还亲;也会想着,养育她的是内蒙古大草原,但生她的地方是哪呢,她想去弄个明白,但家里走不开,总没有实现。

60岁的孙保卫在四子王旗经营着一家兽药店

相对于宝德在牧区的安定,孙保卫的大半生则起起伏伏,“有很多故事”。“文革”结束,平反后落实政策,当过知青的孙保卫被分配到四子王旗食品公司,“那时没有礼拜天,就一直干”;国企改革后,孙保卫成为下岗工人,就琢磨着和人合伙开冷库,盖屠宰场;年纪越来越大,干不动了,最近几年,孙保卫又在旗上经营着一家兽药店。

“如果当初没来到草原,那会是怎样的人生,拥有什么样的命运?”60多年来,孙保卫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像是一种游戏,内心推演出许多种可能。“人的一生转折点很多,如果不是自然灾害,我或许会在上海,但如果不是那次大迁移,我也可能连人都没了。”

但无论如何,宝德和孙保卫都觉得,草原养育了他们,他们便是草原的儿女。

寻亲希望

直到父母离世后,孙保卫才敢面对“上海孤儿”这一身份。

从小,孙保卫家境优越,享受着“相当好的待遇”。父亲在四子王旗的法院工作,属于高干,那个年代,能上托儿所的孩子少之又少,他是其中之一。高中毕业后,按当时政策,孙保卫属于知识青年,应该下放到牧区,但家里人担心他受苦,想方设法把他调到旗旁边的“菜队”。

2006年,逢乌兰夫诞辰100周年,“三千孤儿”中许多人受邀参加,只四子王旗的28个孩子就来了20多个,活动持续三天,热闹非凡。孙保卫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当时他的养父母已经去世,他才开始陆续与其他孩子有了联系。

纪念乌兰夫诞辰100周年活动邀请不少上海孤儿参加,宝德和孙保卫都在其中

“回去寻亲的愿望大家都有,尤其是过了60岁,生活稳定下来,就会有疑问,到底我们的根在哪?”答案至今是未知的,孙保卫觉得“到了这个年纪,没什么希望了”。

同样的话,宝德从家人、亲友以及其他孤儿那里也听到过许多次,寻亲的念头因此也一点点的往下压。

直到2017年,锡林浩特来了几个寻亲的南方人,其中有个哥哥,在大饥荒中弄丢了妹妹,之后找妹妹找了50年。“他在锡林浩特验了DNA,竟然真找到了妹妹”,那一年,妹妹已经64岁。

听到这个消息,宝德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想着“这次说什么也得做DNA”。后来宝德去了,只是老乡劝她:“年轻时也许还有机会,咱们这个年龄就不必要了……”那一次,宝德犹豫许久,终究没验成DNA。

最近几年,儿女相继成人、成家,宝德也把牧场大多交给了儿子打理,压在身上大半辈子的担子,忽然之间就轻了起来。闲暇时,宝德愈发想去上海看看。

“也不一定寻亲,去踩踩生我的那块土地也成。”只是,宝德的想法至今没得到家人的支持,因此只能搁置。

国家孩子

事实上,2002年,28个孩子中的10多位曾回到上海寻根访问。

当时他们已是中年,其中有医生、教师、牧民、高级工程师,还有地方政府的官员。如今他们都是过了60岁,大都已经退休,却仍未找到当年的亲人。

关于“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四子王旗的28个孩子都没弄明白,更遗憾的是,其中已有三位孩子离世。

但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三千孤儿”如今成为了彼此的亲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呼——“国家的孩子”。

孙保卫记得,近年来,“国家孩子”之间组织过多次大聚会,前年在呼伦贝尔的那次来了很多人,曾经的“三千孤儿”如今是蒙古族、汉族、回族、达斡尔族、佤族……模样不同、服饰各异,有人说汉语,有人说蒙语,话题从饥荒年代聊到当今时事,从家长里短聊到国家未来,天南、地北、大雪、草原……仿佛“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能说”。

孙保卫觉得,这或许是全世界最大的家庭,拥有着最多的亲人。

本文图均为澎湃新闻记者巩汉语摄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

南京江宁红十字救援训练现场!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之旅”2024贵州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走进六盘水、铜仁

贵州省红十字会“人道精神、生生不息,博爱中华、大爱黔山”主题图片展

THE END
1.上海哪里的孤儿院能收养到降的宝宝?需要什么条件?一、到孤儿院领养小孩需要什么条件 办理收养登记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4895218.html
1.上海青浦区淀山湖福利院地址电话/收费价格/怎么样(图)上海青浦区淀山湖福利院是一家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区级福利院,地理位置优越,占地382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965平方米。福利院设有1000张床位,内设养护院、护理院、残疾人养护中心、退役军人及烈属养护中心、儿童福利中心、认知症照护中心,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https://www.yanglaob.com/shanghai/16982.html
2.便民提示上海市人民政府 海纳百川 · 追求卓越 · 开明睿智 · 大气谦和 本站本站站群 搜一下 驻温哥华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留学生注意交通安全2024-11-13 奉贤区2024年11月13日主副食品价格监测表2024-11-13 11月18日报名截止,崇明这些企业正在招聘2024-11-13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7239/index_4.html
3.上海收养孩子的条件及流程是什么呢(寄养孩子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承办人员调查取证、确认孤儿、弃婴身份,并符合转送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条件的,应开具《孤儿、弃婴转送社会福利院通知书》,送养当事人签字领取后,由送养人到当地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办理孤儿、弃婴收养、入院手续 四、上海领养子女的条件 1、(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https://www.kstnjscl.com/flzx/324519.html
4.上海领养孤儿需具备哪项指标上海领养孤儿需具备哪项指标2024.06.07医疗纠纷39人浏览举报 报告编号:NO.20240607***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法律分析 医患纠纷中判定医疗过失的法定准则包括:1)医务人员未履行当时医疗水平对应的诊治责任;2)医务人员违反相关诊疗...https://v.66law.cn/wenda/3106491.aspx
5.上海孤儿院可以领养孩子吗本篇文章给大家讲一讲上海孤儿院可以领养孩子吗相关内容解释以及对应的法律知识,希望会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就进行讲解,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具体请仔细阅读下文内容。 请问在孤儿院可以领养孩子吗?可以的话需要怎样的条件? 1、在孤儿院可以领养孩子。领养孩子需要符合领养法规定的资格条件,例如有经...https://www.fljg.com/baike/430139.html
6.“上海市荣誉市民”都贵玛,60年前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往事摘要:60年前,她在草原上将28个上海孤儿抚养长大。 今天(2日)上午,上海市代表团驱车100多公里,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来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登门看望“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都贵玛老人。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向都贵玛老人颁授“上海市荣誉市民”证章、证书。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373192
7.上海收养孤儿需要什么条件上海收养孤儿需要什么条件时间:2024.07.10 标签: 婚姻家庭 收养赡养 阅读:871人 律师解析: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五)年满三十周岁。 法律...https://www.64365.com/tuwen/cpkvp
8.上海歌舞团酝酿新作,以舞剧再现“三千孤儿入内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南地区连续多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食品短缺,孤儿数量陡增,仅凭上海之力已无法继续养活这些孤儿。在周恩来总理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的协商下,3000余名孤儿从上海乘坐火车抵达内蒙古,交给牧民抚养,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这段历史,上海没有忘记,《静静的巴拉嘎尔河》就将用舞剧的...https://www.icppcc.cn/newsDetail_1071126
9....上海出品热剧《国家孩子》再现“三千孤儿去草原”的民族大爱...以国家孩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不少,《国家孩子》发挥了电视剧长篇幅的载体优势——故事线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细腻展现了国家孩子从最初远离家乡的排斥、迷茫,到融入草原生活的心路历程。带给孩子家庭温暖的,正是草原父母坚韧的爱与无私的奉献。 剧中,草原额吉乌兰与上海孤儿小鱼的故事,感动了不少观众。https://www.whb.cn/zhuzhan/xinwen/20191011/294042.html
10.这30幅连环画,讲述“草原母亲”养育上海孤儿的动人故事!61年前“三千孤儿进草原”是蒙汉民族心相连、共患难的一段历史:19岁的都贵玛,一人承担起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那些上海孩子们,如今也该是花甲之年了吧。而抚养他们的草原“额吉”还好吗? 《草原母亲都贵玛》连环画近日正式编印出版,史诗般的人间佳话又牵动起上海人的思绪。30幅作品,串起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http://www.northnews.cn/p/2022623.html
11.中国女童被弃厕所美国夫妻领养18年回上海寻亲——中国青年网你好,我叫Marinna,中文名叫唐易鲜。1997年,我是两岁半的孤儿,一对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夫妇从上海儿童福利院领养了我。我马上就21岁了,处于高中的最后一年。再过不久,我将会来一次中国。 我非常想让我的中国父母知道,我现在过得很开心、很幸福。我的美国父母一直教育我说:要对亲生父母常怀爱和感激之情。毕竟,他...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1601/t20160104_7488215.htm
12.视频主动请缨!都贵玛抚养28个上海孤儿:都要有名字都贵玛抚养28个上海孤儿:都要有名字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2021-06-11 21:36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饥荒和自然灾害,3000多名来自沪苏浙皖等地的幼小孤儿,从上海去往内蒙古,在蒙古族母亲的悉心照料下长大成人。 在前往各个领养家庭之前,孩子们会在保育院中过度一段时间,其中就有一位名叫都贵玛的保育员,孩子们都叫她...https://m.kankanews.com/detail/DgwMk1xzZyW?isVertical=1
13.上海市委书记北上考察,驱车100多公里登门看望一位79岁老人政知君注意到,在今年4月,三千孤儿中的孙保卫曾接受媒体采访,他是都贵玛领养的孩子中年纪相对小的。 “如果没有来内蒙古,我大概是个上海人,但是饥荒灾害,我能不能活就不知道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孙保卫说。 来到内蒙古,遇见都贵玛额吉,遇见养父母,在孙保卫看来是个奇迹。 https://i.ifeng.com/c/86ksGNr9f20